首页 > 分享 > 朱根发:全面加强我国野生兰花资源保护

朱根发:全面加强我国野生兰花资源保护

​​作者 | 朱根发 杨凤玺 徐晔春

作者单位 | 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

目前,我国已记载有兰科植物约194属1620种。2001年,野生兰科植物作为重点保护物种列入由国家林草局编制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30年)保护范围,兰科植物的保护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春兰‘金泰荷’▲春兰‘金泰荷’

野生兰花资源保护现状

兰科植物丰富多样  1999年《中国植物志》17~19卷出版时,记录我国兰科植物约有171属1247种,随着野外调查工作的持续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属(如丹霞兰属、先骕兰属等)、新纪录属(如二叶兰属等)、新种、新纪录种被发现和发表。目前,我国兰科植物约有194属1620种,物种名录仍在不断更新(金效华,2019)。兰科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野生居群分布状况等信息进一步积累和丰富,比如云南省高黎贡山地区,2002年记载的兰科植物种类只有230种,到2018年已增加到450种。

就地保护网络进一步完善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名录和野外工作调查结果,我国目前约有70%的兰科种类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有分布,就地保护也成为我国兰科植物保护的主要方式。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保护地网络逐渐完善。

迁地保护有序开展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院系统的植物园多数设有兰科植物专类园或者温室,开展兰科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一些花卉科研教学单位也在开展资源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已有越来越多的兰科植物保护中心成立,目前有超过800种中国原生兰科植物在植物园、迁地保护中心保存并生长良好。

市场需求量大的兰科植物已成功人工繁育和规模化栽培  天麻、白及、石斛、金线兰等传统的名贵中药以及春兰、建兰、墨兰、蕙兰、莲瓣兰、春剑、寒兰等传统国兰,已进行人工繁殖和大规模栽培,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有效地促进了资源保护。兰花产业化发展也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偏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发展,如广东的翁源县,福建的南靖县、连城县等,云南的鹤庆县、师宗县,贵州的惠水县、锦屏县等。

▲丹霞兰(左)和野生的西藏杓兰(右)▲丹霞兰(左)和野生的西藏杓兰(右)

兰花分会所做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积极倡导兰花资源保育,推动兰花产业化发展,在野生兰花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引导行业自律,树立野生兰花保护意识  在2008年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温州)兰花博览会上,分会提出将兰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形象大使,发表了《温州宣言》。在2010年举办的第十届亚太兰花大会暨第二十届中国(重庆)兰花博览会上又举办了“兰花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倡导以兰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形象大使,让更多人了解兰花,保护野生兰花,禁止滥采乱挖,倡导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科学培育新品种,从而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推进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兰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每年理事会及论坛上,都会对全体会员阐明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的责任。

制定中国兰花博览会参展参评的有关规定,禁止野生兰花参展参评  在各地申办兰博会及兰展相关工作中,分会均强制不允许野生兰花(下山兰)进行交易及参展,违者将取消参评及获奖资格。

积极宣传保护兰花资源,弘扬兰花文化  2013年以来,兰花分会负责人多次在《中国兰花》《生态文明世界》《森林与人类》《中国花卉园艺》等杂志发表相关文章,强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出版兰花相关书籍;利用中国花卉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兰花博览会,通过制作展板、会刊、小册子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公众科普兰花相关知识。

规范兰花品种登录,保护野生兰花资源  1991年3月设立全国兰花品种登录委员会,规范兰花品种的注册登记。30年来,已登记注册兰花新品种580多个。并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一批品种样品园和资源圃。2016年推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远东国兰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野生兰花收藏基地有限公司申报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并成功入选,对保护兰花品种资源,促进品种规范流通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积极推动兰花产业化发展,倡导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  分会协同各省(区、市)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教育单位、兰花协会和企业等建立兰花研究机构、兰花学院、兰花产业园、兰花专业镇、现代兰花企业。据农业部全国花卉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兰花类种植面积11664.1公顷,占全国盆栽植物类花卉种植面积的9.8%;销售额90.2亿元,占全国盆栽植物类花卉销售额的23.6%。2019年广东翁源兰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管理序列。

呼吁将野生兰科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等15家单位联合发起“保护野生兰花”倡议书,呼吁将野生兰科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制止乱采滥挖野生兰科植物的现象。

▲中国兰花品种登记注册证▲中国兰花品种登记注册证

▲兰花科普▲兰花科普

野生兰花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兰花市场的过度开发,确实出现了野生兰花的乱采滥挖现象,随着2006年前后天价兰花泡沫的破裂,兰花品种鉴赏知识的普及和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为掠夺性采挖已得到初步遏制,一些山区的野生兰花种群正在恢复。由于兰花的特殊繁衍方式和对生态环境的个性化要求,使得兰花生存能力脆弱,山地的开发、森林的采伐和环境的污染,都会造成兰花资源毁灭性的破坏。当前兰花资源保护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兰花对于生态的重要性,没有积极进行保护,对于盗挖野生兰花没有采取相关措施。

法规滞后  对于保护区外的盗采无法可依,缺少有效的兰花保护法规,很多兰花种类没有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很难依法处罚。从现行国内法规上看,私挖、贩卖野生兰花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环境保护不力  兰科植物保护基于对生境的保护,但由于各地追求经济利益,毁林开荒、各类工程建设等对原生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当前道桥、工厂、水电站等工程建设项目,对兰花的毁灭性影响还在加剧。这些工程在做环评时肯定不会关注兰花的保育,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科普不足  尽管分会在兰花普及和兰文化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各地对兰花的科普关注及投入较少,公众并不了解兰花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导致盲目盗挖,破坏资源。应加大科普投入,让公众更加了解兰花,认识兰花,喜欢兰花,保护兰花。

▲华南植物园兰园迁地保护野生兰花▲华南植物园兰园迁地保护野生兰花

对策建议

兰科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最多,北方相对较少,其中云南约1000种、西藏约400种、四川370种、贵州280种。兰科植物虽然是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科,但对生态系统最为敏感,是全球最为濒危的植物类群。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之人类过度采集导致一类兰花灭绝或濒临灭绝,很多种群大量消失。对野生兰花资源保护要多管齐下,加大力度。

就地保护  严禁对兰花分布丰富区域进行开发,建立各级保护区,以保护兰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迁地保护  对于一些环境严重破坏兰花栖息地,且无法恢复的,要进行迁地保护,如迁至研究保育机构或生境相似的保护区栽培。

立法保护  兰花资源多的省(区、市)可立法公布更为全面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野生兰花列入,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采挖野生兰。环保、林业部门加大巡查打击和宣传力度。

贸易监管  实行进出口许可制度,杜绝兰花非法贸易,特别是野生兰花交易要坚决禁止。

兰花回归  通过科研部门对珍稀兰花进行繁育,在原生境相似地区进行野外回归,扩大兰花繁殖地,形成新的种群。

实行采集证制度  对野外采集兰花,建立采集信用证制度,可有效防止盗采乱挖。

规范商品质量监管  对销售的兰花产品进行溯源管理,倡导产业化、规范化人工栽培和品种保护,杜绝贩卖野生兰花。

▲铁皮石斛的规模化生产▲铁皮石斛的规模化生产


​​​​

相关知识

朱根发:全面加强我国野生兰花资源保护
加强我国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通江县林业局加强野生兰花植物资源保护
野生兰花资源现状、保护与发展建议
新春走基层丨朱根发:让兰花开进寻常百姓家
“中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路线
江西省林业局 图片新闻 庐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兰花资源保护专项行动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 | 科技导报
我国新花卉作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pdf
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范例6篇

网址: 朱根发:全面加强我国野生兰花资源保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5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广西乐业:珍稀兰科植物的资源“宝
下一篇: 大理特色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