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摘要】: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于揭示土壤元素的循环和平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来布设样地,选取16个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窄叶鲜卑花灌丛样地进行取样调查,对土壤样品碳(C)、氮(N)、磷(P)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同步分析不同土层C、N、P比值特征.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表层(0-10 cm)C、N、P含量的均值分别为(73.27±20.25)g/kg、(6.27±1.8)g/kg和(1.13±0.25)g/kg,该灌丛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减少的程度不一;C、N含量的变异系数总体上随土层加深而增大,P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对稳定;C、N之间的相关性和线性拟合程度均高于C、P和N、P.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表层(0-10 cm)C/N、C/P和N/P的均值分别为10.88±0.87、59.49±18.64和5.49±1.84,空间变异性表现为C/N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单立山;解婷婷;马丽;杨洁;李全刚;典型荒漠灌木叶片功能性状特征随降水梯度的变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3年03期 2 关宇淇;李广;潘雪;徐国荣;魏星星;刘昊;吴江琪;降雨频率对甘南尕海湿草甸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3年06期 3 向雪梅;德科加;林伟山;冯廷旭;魏希杰;王伟;徐成体;钱诗祎;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1年12期 4 马丽;单立山;解婷婷;种培芳;杨洁;师亚婷;基于同质园实验的两种典型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研究[J];草地学报;2022年03期 5 刘美;马志良;青藏高原东部乔灌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年05期 6 李明;秦洁;红雨;杨殿林;周广帆;王宇;王丽娟;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年12期 7 陈鹏;郭建英;董智;李红丽;张铁钢;仇苏倩;陈小雪;郝瑞芬;达拉特旗砒砂岩裸露区退耕还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分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0年01期 8 张智博;刘涛;曹起孟;张菊;邓焕广;东平湖沉积物-菹草系统碳、氮、磷空间分布及化学计量特征[J];环境化学;2020年08期 9 刘小菊;单奇;李园园;喀纳斯泰加林林下72种植物叶片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0年07期 10 欧延升;汪霞;李佳;贾海霞;赵云飞;黄政;洪苗苗;不同恢复年限人工草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有华;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土壤—微生物对外源养分输入的响应分析[D];青海大学;2022年 2 秦洁;长期氮沉降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 3 赵建诚;毛竹氮素利用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星星;极端降雨频率对尕海湿草甸土壤养分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22年 2 苏昊海;山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坡向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 3 许文静;氮磷添加对不同类型盐生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 4 李明;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 5 刘颖;川西高寒山地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养分分布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6 马盼盼;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养分特征[D];兰州大学;2019年 7 傅仲豪;采伐剩余物和施肥管理对杉木生长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8 唐剑东;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表层土壤养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9 郑跃芳;林木个体大小与其养分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10 刘培杰;连续施钼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镱锂,李炳元,郑度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地理研究;2002年01期 2 杨阳;刘秉儒;杨新国;韩丛丛;荒漠草原中不同密度人工柠条灌丛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5期 3 张珂;何明珠;李新荣;谭会娟;高艳红;李刚;韩国君;吴杨杨;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14年22期 4 王建林;钟志明;王忠红;陈宝雄;余成群;胡兴祥;沈振西;大次卓嘎;张宪洲;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氮比的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4年22期 5 王章伟;徐向红;陈笑天;庾石山;刘宏栋;林利光;李斌;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4年01期 6 高巧;阳小成;尹春英;刘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的估算[J];植物生态学报;2014年04期 7 洪江涛;吴建波;王小丹;藏北高寒草原紫花针茅根系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山地学报;2014年04期 8 肖烨;商丽娜;黄志刚;张文广;薛振山;张仲胜;吕宪国;吉林东部山地沼泽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地理科学;2014年08期 9 李娇;尹春英;周晓波;魏宇航;高巧;刘庆;施氮对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呼吸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19期 10 常云妮;钟全林;程栋梁;徐朝斌;胡波;张治;尤溪天然米槠林植物碳氮磷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分配格局[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合亮;阳小成;王东;孙誉育;尹春英;李婷;黎云祥;周国英;张林;刘庆;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年06期 2 刘美;马志良;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06期 3 王珊;党晓宏;高永;胡生荣;王则宇;潘霞;西鄂尔多斯高原5种荒漠灌丛土壤碳排放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8年04期 4 许文强;罗格平;陈曦;干旱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灌丛土壤属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5 杨阳;刘秉儒;杨新国;韩丛丛;荒漠草原中不同密度人工柠条灌丛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5期 6 刘美;马志良;增温和植物去除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土壤不同形态氮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年03期 7 韩胜利,叶冬梅,秦佳琪,田有亮,郭连生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土壤水分及物理特性的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4期 8 王国荣;陈秀蓉;韩玉竹;杨成德;徐长林;东祁连山高寒灌丛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J];草原与草坪;2006年03期 9 袁伟;董元华;王辉;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混合营养下番茄生长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土壤;2010年04期 10 王晓光;乌云娜;宋彦涛;霍光伟;张凤杰;土壤与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艺琼;孟德飞;赵洪雷;李学鹏;励建荣;徐永霞;基于GC-IMS和化学计量学分析鲐鱼干制过程中风味的变化[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2 吴海龙;俞汝勤;高阶仪器结合化学数学分离用于计算毒理学研究[A];人工智能与人类健康论文摘要集[C];2021年 3 赵浩安;程妮;曹炜;氨基酸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过度热加工蜂蜜[A];2000—2018中国蜂业科技前沿[C];2019年 4 龙婉君;吴海龙;王童;董明月;俞汝勤;化学计量学辅助液相色谱-全扫描质谱快速测定蜂胶中的多酚类物质[A];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5 孙政;赵玲玲;程妮;吕新刚;高慧;曹炜;游离氨基酸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5种单花种蜂蜜[A];二十一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摘要[C];2016年 6 王童;吴海龙;龙婉君;陈安祺;俞汝勤;三维荧光结合数据融合和高维化学计量学策略用于中国不同厂商黄啤酒的分类[A];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7 王勇;倪永年;纳米传感测量中的化学计量学应用[A];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8 陈增萍;化学计量学:不仅仅是数据分析与处理[A];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9 吴海龙;复杂体系数学分离精准定量研究新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2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9年 10 卞希慧;王靖;刘鹏;谭小耀;桂建舟;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及化学计量学的四种相似中药鉴别及掺混定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韶华;Tchebichef矩方法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应用及相关拓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应仰威;化学计量学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武均;不同管理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4 陈蕾;浮游动物的深海适应性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5 崔东;伊犁河谷苦豆子种群不同扩散阶段的植物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6 勾昕;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7 赵发珠;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库及组分的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许青松;化学计量学基础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郝丽娜;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食植系统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Waqas Ahmed;长期施肥与耕作管理对不同农业气候区稻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龙;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D];青岛大学;2014年 2 张光波;草地不同植物多样性背景下放牧对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亚南;宁南山区不同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冬梅;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不同生长期C、N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赵亚芳;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6 徐怡;千岛湖水层食物网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7 李培培;千岛湖鲢、鳙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驱动的养分再循环[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8 杨羽;贵州草海湿地土壤及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 9 李培玺;巢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植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D];安徽农业大学;2020年 10 贾明静;红外模型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食品及药品掺假及安全检测[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祝华 通讯员 梁淑仪 郑润泽;科学氮素管理能促进土壤氮驻留[N];科技日报;2024年 2 高雅丽;植被自然恢复可提高土壤碳固持[N];中国科学报;2018年

相关知识

施氮对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呼吸的影响
Research Progress of Terrestrial Plants N/P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under Global Change
石荠苧属六种植物生态分化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Characteristicsofplantecological.PDF
灌丛沙丘形成演化及环境指示意义研究的主要进展
土壤酶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试论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管理——以云南西北部的报春花属植物(Primula)为例
Distribution and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in Lake Fuxian
松嫩平原北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生态安全评价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对不同载畜率的响应

网址: 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8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
下一篇: 虱螨脲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