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个院子
小院,它是儿时的记忆,它是今世的奢侈。有小院一方,是多少人心中的奢想。时下,院子的营造,已成世人所慕之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造个院子名片添加关注
愿得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
第一章 植物配置基础知识
一、植物分类
1、木本植物——植物体的木质部比较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寿命较长。包括:
(1)乔木
小乔木(5-9m)、中乔木(9-18m)、大乔木(≥18m)。
常绿阔叶、常绿针叶、落叶阔叶、落叶针叶。
(2)灌木
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多呈丛生状或分枝点低自基部。
大灌木(高度大于1.5米),小灌木(高度小于1.5米)
2、藤本植物——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在其他物体(如树、墙等),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或匍匐于地面上生长的一类植物。
茎的结构——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和“草质藤本”(如牵牛)。
攀爬方式——分为“缠绕藤本”(如牵牛),“吸附藤本”(如常春藤),“卷须藤本”(如葡萄)和“攀缘藤本”(如藤棕)。
3、草本植物——植物体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1)草本花卉
草本花卉是指茎的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较弱,称草质茎。具有草质茎的花卉,叫做草本花卉。草本花卉中,按其生育期长短不同,又可分为 一年生、 二年生和 多年生几种。
(2)草坪
常用草坪类型:早熟禾与黑麦草(3:1)混播、早熟禾草皮。
扩展:
r(胸径)——距根茎1.3m处的树木直径,单位(cm)。
r地(地径)——指土迹处的直径,单位(cm)。
P(蓬径或冠幅)——指灌木、灌丛垂直投影面的直径,单位(cm)。
H(高度)——苗木种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要求乔木尽量保留顶端生长点。
L(长度)——主蔓长度。
PS: 地被植物——株丛 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 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 草本植物 ,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 灌木和藤本植物。
二、植物的美学功能
1. 完善作用
借助植物重现建筑物形状和块面完善某项设计,并为设计提供统一性。
2. 统一作用
植物作为恒定因素,可以把其他杂乱的景色统一起来。
3. 强调作用
借助植物不同的尺度、形态、色彩、或邻近环绕物不相同的质地强调或突出某些特殊景物。
5. 软化作用
种植树木使那些呆板、生硬的建筑物和无植被的城市环境显示出柔和并富有人情味。
6. 框景作用
利用植物形成多种遮挡物,使观赏者注意力集中到景物的目的,并使空间有较大的深远感。
三、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四大要素:颜色、大小、质地、形态
2、植物颜色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景观深度。
亮色调如红、黄、橘红等,让物体显得更显眼突出,使物体视觉上趋近。
冷色调如绿色、蓝色、紫色,让物体视觉上趋远。
灰色、黑色属中性色彩,最适合做亮色调的背景底色。
3、植物大小
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乔木、灌木)
植物大小要素是一个具有变化特征的要素,所有植物设计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植物成熟时的大小,二是植物初植时的大小。
4、植物形状与形态
球形,伞形,垂枝形,尖塔形,纺锥形,圆柱形,自由形。
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比如香樟与水杉,垂柳与龙柏种植在一起很步协调,因为形态差别很大。
原则上,形状极端的植物应作孤植而不是群植。如造型小蜡、垂柳、龙爪槐、龙爪柳等。
5、线条与质地
几何线条与形状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
直线表现强烈的方向性、运动性(如行道树),所以人们常用竖直或水平线状的植物群来引导人们的视线。
曲线使景观带有更多自然、温和、飘逸的效果。
质地为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细表象和整体气质的综合,它是植物大小、表面视觉,叶、枝形态等的综合表现(如金银木、连翘、榆树等树叶较为粗糙的树种尽可能稍微远离人的视线)。
第二章 植物认知
要做植物配置,首先就是认识植物,只有先认识植物才会知道都有什么种类可以选择,只有了解植物生态习性(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地形等)、对环境的改善以及防护功能、生长发育规律(什么时候长叶、什么时候开花、花期多长、什么时候观果等)、植物的高度、耐盐碱性等因素,才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种类。
举个例子:如果想要用一种草花放在花镜的最前面,可能会想到十几种品种来(比如:大花萱草、大花金鸡菊、美女樱、鸢尾、马蔺、金盏菊、长春花、波斯菊、三色堇、角堇……)然后根据草花的习性、高度选择最合适的一种美女樱,因为其植株最矮,而且花期长(5-11月)。
可是怎么认识植物呢???
1、留意身边的植物,注意其一个周期内的生长发育规律(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叶变色?什么时候落叶?);观察其树干(颜色、有没有裂开、有没有剥落等)、树叶(单叶、复叶、对生、互生,以及树叶的形状等)、花(颜色、管状花、舌状花、三基数、四基数、五基数等)、果(核果、浆果、聚合果、翅果、球果等);
a.植物形态图解——见文件夹《植物形态图解》
b.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
一、叶
(一)叶序——叶在茎或者枝条上的排列方式。
叶互生(杨树、苹果)、叶对生(丁香、女贞)、叶轮生(夹竹桃、茜草科)、叶基生(车前草、蒲公英)、叶簇生(银杏、油松)。
(二)叶形
卵形(大叶女贞)、倒卵形、阔卵形、倒阔卵形(玉兰)、圆形(荷花)、椭圆形(玫瑰、地肤)、阔椭圆形、长椭圆形(栓皮栎)、披针形(桃)、倒披针形(紫叶小糪)、针形(雪松等)、线形(小麦、韭菜等)、剑形(鸢尾)、菱形(乌桕)、心形(紫荆等)、扇形(棕榈)、盾形(莲)、管状(水葱)、带状(高粱)、马褂状(鹅掌楸)等。
(三)叶尖
渐尖(杏、榆叶梅)、急尖(女贞)、尾尖(郁李、梅)、钝形(冬青卫矛)、倒心形(红花酢酱草)、具短尖(紫穗槐、玉兰)、微缺(苜蓿、黄杨)、截形(鹅掌楸)等。
(四)叶基
心形(牵牛)、耳垂形(油菜)、箭形(慈姑)、楔形(垂柳)、戟形(打碗花)、圆形(苹果)、偏斜形(秋海棠、朴树)、匙形(金盏菊)、下延(烟草、山莴苣)。
(五)叶缘
全缘(大豆)、锯齿状(苹果)、重锯齿(榆、樱桃)、牙齿状(苎麻)、钝齿状(大叶黄杨)、波状(茄子)、皱缩状(羽衣甘蓝)、刺毛状(栓皮栎、冬青)。
(六)叶裂
羽状分裂(山楂)、掌状分裂(五角枫、梧桐)
(七)脉序
网状脉(苹果)、平行脉(竹子、美人蕉)、射出脉(荷花)、叉状脉(银杏)
(八)复叶
羽状复叶(苦楝、栾树、合欢)、掌状复叶(七叶树)、三出复叶(红花酢酱草)、单身复叶(柑橘)。
2、注重联想,看到连翘,想到春花植物还有哪些?先叶开花的有哪些?黄花的有哪些?平时做好积累,做好归类,不认识的植物查阅之后进行整理,及时查阅。
参考书目:
1、《地被植物与景观》(中国林业出版社);
2、《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标准图集03J012-2);
3、《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有民主编);
4、《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花卉教研室主编);
5、《园林设计树种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郭成源等主编);
6、《园林树木1600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天麟等主编);
7、《黄河三角洲常见树木花卉图鉴》(中国海洋大学,苟祥臣主编);
8、《图解景观植物设计-乔木、花卉、灌木》(机械工业出版社,盛永利著)。
参考资料:
1、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www.plantphoto.cn/)
2、山东植物志1990-1997版 上下卷合订(带书签可搜索)
3、微信公众号:园景人网、 植物前沿、园林养护与植保、园林植物设计等
4、看图识花网页版:(http://stu.iplant.cn/)
第三章 植物配置
1、植物选择的原则
(1)力求提高树种的 多样性
园林绿化兼有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彩化等多方位生态功能,只有拥有足够种类数量及个体数量规模的树种,才有可能使其环境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相对于中国园林工程来说,其设计木本植物的种类(含变种,品种)应该不低于150种)
(2)强调以“适地适树”为本
适地适树是园林树种选择最根本的原则。首先要全面分析立地条件类型特点,确定制约一般树木生长的限制生态因子,然后慎重筛选能符合当地气候生态型及土壤生态型的树木种类,以确保园林工程苗木移栽的成活率。
(3)大力应用本地乡土园林树种
园林绿化大力推广及应用当地乡土树种,不仅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而且能大大降低工程投资。
(4)充分结合城市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
园林绿化的基调树种一定要符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以此形成该城市园林绿化的主格调。东营市土壤盐渍化严重,应选用树形美观大方且又耐盐碱土壤的 白蜡、园蜡二号、绒毛白蜡为基调树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广饶经济开发区内工业相对集中,空气污染严重,应大力推广臭椿、苦楝等抗空气污染能力强的树种为基调树种。
(5)科学引用外来树种塑造异乡风光
在作好引种试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小气候的差异,积极引用少量外来树种用以点缀风景,可给人以新鲜感。如近年来引进我国的香花槐,其适应性特强,花色鲜红,花期特长,花香浓郁,生长快速,是极理想的外来园林树种。
(6)巧妙搭配和组合树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在对树种的选择时,要对常绿树种及不同物候期的树种巧妙调配和组合,使绿化区内的各个不同季相都有景可观。例如:“春观翠柳万千条,夏看荷花满池沼;秋望霜叶红似火,冬赏腊梅迎雪飘”。
(7)勇于创新,突出特色
植物配置最忌机械模仿、照搬套用,造成千篇一律。每项园林工程设计的树种选择要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及园林服务对象来确定特色,突出特色。例如:菏泽的牡丹,杭州及扬州的垂柳。
2、植物配置的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粗悟:五项原则、十八字纲领
一、五项原则
1、仿—仿生原则
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经艺术提炼而就。师法自然,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2、多—植物多样性原则
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
3、位—生态位原则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4、景—景观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5、适—适地适树原则
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二、十八字要领
1、显—“好东西”尽可能放在显眼处,彰显价值。
2、礼—植物的最佳观赏面,尽可能朝向主视点,必要时还可向主视点微俯5度左右。
3、清—表现一定主题时,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切不可一切都想表达,忌“语无伦次,话不由衷”。
4、渐—树种变化,群落过渡,采用渐变手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巧—尽可能在观赏面反向不显眼处收头。
6、稳—基调树种要明确,在保证上层树冠飘逸的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球类植物使整个林层的重心下沉,求得相对的稳定并控制全局。
7、衡—注意整个画面或空间重量感的均衡。
8、幻—通常把常绿树理解为实,落叶树为虚,注意虚实的结合。
9、韵—有些主题可反复强调。(主旋律)
10、律—空间的大小间距,景点的布置等等要有一定的节奏感。
11、变—植物的大小、高低、粗细,常绿与落叶、叶片的大小、质感、色彩和花期以及天际线,林缘线,投影线,要有丰富活泼的变化。
12、突—该精处精,粗细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
13、借—巧于因借,把好的风景借进园来。
14、挡—用植物遮挡不雅欠美之物。
15、顾—植物搭配需协调,相互间要有顾盼关系。
16、场—空间疏密处理:“密不插针,疏可走马”,“疏密有致,收放自如”。
17、错—不等边三角形构图:高低错位、前后左右错位,无论平面布局还是空间处理均须遵循。
18、虚—用有形的植物追求特有的空间效果。
3、植物配置的景观层次
相关参考书目:
(1)苏雪痕.植物造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何平,彭康华主编.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第四章 实例讲解
4.1 道路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些年,全国各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力度,争创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园林部门把创“全国园林城”作为重要任务,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是重中之重。因此,新街道的绿化建设,老旧街道的绿化改造,成为大多数中小城市园林部门每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东营地区应用较多的有大叶女贞、雪松、国槐、刺槐、香花槐、速生法桐、黄山栾、垂柳、苦楝、千头椿、楸树、青桐、白蜡等;花乔、花灌木有樱花、金枝槐、紫叶李、榆叶梅、美人梅、木槿等。
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薇、丁香、紫荆、花石榴、连翘、迎春、北海道黄杨、金银木等。
3.地被植物的选择。
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东营多为早熟禾、黑麦草3:1混播,景观效果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选择早熟禾草坪卷);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小龙柏、紫叶小檗、棣棠等。
4.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鸢尾、马蔺、大花萱草、黄菖蒲、蜀葵、大花金鸡菊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金盏菊、万寿菊、三色堇、矮牵牛、波斯菊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二、道路的植物配置
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1.整齐式园林行道树。
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
(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2)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 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具有一定宽度又与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其作用与街头绿地相似,有时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不必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4.1 道路景观种植设计
(1)道路植物景观应营造大尺度的整体景观效果,优先考虑植物色彩搭配和分布,然后是植物形态。
(2)两侧分车带视绿化带宽度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3)中间分车绿带防眩光设计(高度在0.6-1.5m之间要枝繁叶茂),当隔离带达8-10m宽时,可不考虑防眩光。
(4)关键点的设计(道路交叉口,节点,转弯及隔离绿带车道汇合处,视线焦点交汇处交通绿岛及导向绿岛等。)
(5)安全视距的设计,注意车速与视线通透距离的对应关系。
(6)注意行道树与各类管线及构筑物、路缘石的距离,行道树种植间距。
(7)行道树树种选择应选用树干直,树冠大的种类,其净杆高的尺度控制在:城市道路≥2.8m,郊区(载货汽车)≥4m。
(8)行道树相关要求:
①株距:≥4m;
②胸径:快长树r≥5cm,慢长树r≥8cm;
③与路缘石外侧距离:≥0.75m;
④枝下高(停车场):小型汽车≥2.5m;中型汽车≥3.5m;载货汽车≥4.5m;
(9)高速公路交叉口150m范围以内及回车弯道处不宜栽种乔木。
(10)所有栽植不能影响交通标志的指示作用。
4.2 河岸滨海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1)结合实地情况,植物品种选择注意抗风性、耐水湿性或抗盐碱性等;
(2)结合环境特色、营造植物空间、组织林冠线、林缘线、透景线;
(3)营造季相、色彩突出的乔木林;
(4)营造滨水缓坡草坪观赏游玩空间;
(5)选择多类型的湿生植物,如: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浮水植物。
4.3 市政广场等公共空间种植设计
(1)选取切合环境的种植方式,满足公众活动的基本要求;
(2)避免选用树干有刺、落果、落花过多、花果散发刺激性气味的树种在铺装广场种植;
(3)一般选用大规格苗木,并对原有树加以保护、利用;
(4)对不同性质的广场空间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体现不同的氛围。具体如下:
①集会性广场多采用对称性布局,乔木种植应考虑遮荫效果;
②纪念性广场以烘托纪念气氛为主,植物种植种类不宜过于繁杂,以某种植物重复出现为宜,达到强化的目的,树种以常绿类为主;
③休闲广场应注重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利用植物造景营造及划分不同空间;
④文化广场应体现地方或场所文化韵味;
⑤商业广场结合环境种植遮荫树种,选择四季变化观花观叶的植物烘托热闹的环境气氛;
⑥交通广场植物景观应能疏导车辆与行人有序通行,注重视线的通透,保证交通安全。
最植物
植物,是我们望向世界的另一种视角,它们在自己的圈子里相互交融、此生彼落,从萌发到荼糜再至枯荣,终其一生不悔…生命的历程清晰可见,花朵并非最终的奥义,这过程,却直戳心底!
植物名片添加关注
万物自然,植物最美
PS:“植物优享+”小程序平台旗下,各类“ 植物交流社群”均已开通, 为保证各分类“植物交流社群”的用户质量,均采取实名制,在申请入群时,务必备注:“姓名+职务+城市+社群名称”,如:“张三+设计师+上海+养花群”,每人最多加入2个群,一个综合群+一个分类群(实名制),无备注或仅回复“进群”的朋友,将统一邀请加入“综合植物类交流群”。
植物前沿(ID:pl-frontier)
学习的人都在这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收藏』绿化设计专题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江淮地区屋顶花园设计研究
专题
景观人必收藏的花园花境设计细节
津城绿化从平面走向立体 立体花坛成城市主角
收藏!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标准与技术100条
庭院景观设计,庭院园林设计,别墅庭院设计,庭院绿化设计施工
13个“庭院设计”案例,造一个小花园,收藏四季风景!
[南京立体绿化墙]花镜设计的方法之色彩构成
网址: 『收藏』绿化设计专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84.html
上一篇: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与生态系 |
下一篇: 沐源川——原生态植物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