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目的:三花莸(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又名野荆芥、大风寒草等,亚灌木,为马鞭草科(Verbenaeeae)莸属(Caryopteris Bunge)植物。莸属植物全世界约 15种,分布于亚洲中部和东部,我国有 13种,2变种及 1变型,除东北地区之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三花莸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资源丰富,为常用民间草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莸属植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消肿和止血止痛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等。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莸属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目前对莸属植物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三花莸资源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三花莸干燥全草7.5kg,采用50%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三次,提取液合并后减压浓缩,经真空干燥后得干粉,用适量水分散溶解,离心,减压浓缩得水不溶物与水溶物。水不溶物用乙酸乙酯溶解,上硅胶柱,以不同比例的二氯甲烷-甲醇(100:1, 50:1)进行洗脱,所得洗脱物反复使用 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等柱进行柱层析,并结合制备液相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水溶物适量水溶解上Diaion HP-20柱,依次用水、10%甲醇、20%甲醇、30%甲醇、40%甲醇梯度洗脱。各洗脱部位减压浓缩上Toyopearl HW-40 柱,依次用水、50%甲醇梯度洗脱;各流份反复经过 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等柱层析,并结合制备液相及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1H-NMR、13C-NMR、DEPT-135、1H-1H COSY、HSQC、HMBC、MS等)并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从三花莸中分离得到24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19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黄酮类4个:猫眼草酚D (YH-d),喷杜素 (YH-e),木犀草素 (YH-c),芹菜素 (YH-6);木脂素类 4 个:丁香脂素 (YH-g),南烛木树脂酚 (YH-13),落叶松脂醇-9-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 (YH-14),八角枫木脂苷D (YH-15);酚酸类4个:对羟基桂皮酸 (YH-f-1),对羟基桂皮酸甲酯 (YH-7),香草酸 (YH-8),水杨酸(YH-g-1);二萜类 2 个:17(15→16)-移-20-降松香烷-12,16-环氧-7-羟基-5(10),6,8,12,15-五烯-11,14-二酮-18(1)-内酯 (YH-a),17(15→16)-移-20-降松香烷-12,16-环氧-7,17-二羟基-5(10),6,8,12,15-五烯-11,14-二酮-18(1)-内酯 (YH-f);其他类 5 个:马替诺皂苷 (YH-10-1) , 2-甲氧基-4-(2-丙烯基)苯基 β-D-葡萄糖苷(YH-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YH-19),油酸 (YH-18),豆甾醇 (YH-b)。
  结论:除YH-b外,其余18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三花莸中分离得到。本研究结果对开发利用太行山区的植物三花莸具有一定意义。展开▼

相关知识

三花的化学成分研究.docx
三裂蟛蜞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紫穗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龙船花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丫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蒙古莸种群繁殖更新策略
节水耐旱园林植物——金叶莸
绣球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棒柄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冷水花化学成分研究

网址: 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15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紫红鞭
下一篇: 凤尾蕨怎么养,叶子蔫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