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瑞雪
绒花又称“宫花”“喜花”,是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工艺精美,外观雍容华丽,美而不娇,谐音“荣华”,有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唐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
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六位穿着艳丽华服的女子,头上所簪之花,便是绒花。元明时期,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时节,制作不同主题的绒花。直到宋代,绒花制作仍以头戴花为主,无论男女老幼,皆以戴花为美。
到了明代,朝廷设立了江宁织造,为皇家供应织物——云锦。云锦素有“寸锦寸金”之说,在织造的过程中,只会选择缫丝厂最优质的蚕丝入料。这样就剩下了大量的边角料,用之不匹,弃之可惜,却恰恰是制造绒花的绝佳材料。随着江宁织造府云锦的繁荣,江南地区的绒花织造也随之兴起。在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七回中,就有薛姨妈送宫花的描写。而在87版的同名电视剧中,上至贾母、下到平儿,演员们头上簪戴的,也是绒花。
清末至民国期间,绒花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大众化装饰的一种,绒花的种类也有了新的变化,从单一的首饰绒花,发展出了戏剧花(舞台表演时使用)、胸花、帽花、礼服花等多种类型。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绒花行业渐渐式微,在时代匆忙的脚步中隐入尘烟。20世纪90年代,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保护性地整理了有关绒花的文字、图像和视频资料。2006年,南京绒花与扬州绒花联合申报“绒花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渐成时尚,“着我旧时裳”的汉服热在各地纷纷兴起,与传统服饰相得益彰的绒花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野。近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复兴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他们活跃在互联网上,有的自学成才,自产自销绒花,有的拍摄短视频,传播传统服饰文化,为绒花这门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呼应时代需求,保护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念芳华:非遗绒花教程》一书。
在选题筹备之初,编辑们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凡是能够“活”下来的传统技艺,都是因为融入了当下的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传统的绒花造型主要来源于龙凤、各类花卉、蝙蝠、寿桃、石榴等具有吉祥寓意的中国传统纹样,但总体来说款式传统、外形单一、色彩太艳、用途狭窄。既然要传承技艺,就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遴选作者时,一位90后非遗传承人让编辑们眼前一亮,她设计的绒花款式已有600多种,直播平台号上有上万粉丝,世界各地都有合作和订单,很多演员、时尚达人也都佩戴过她的作品。她就是非遗绒花技艺的传承人——征珊珊。
和其他非遗技艺一样,绒花制作技艺也是代代传承,尤其是家族传承。征珊珊师从她的母亲刘梅,二人均为扬州绒花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梅更是具有40多年制花经验的“守艺人”。母女二人致力打造扬州绒花新面貌,她们的设计不受形制约束,将时尚流行元素与绒花工艺相结合,实现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平衡;她们的作品灵感不仅来源于宫廷,更结合生活实际,满足消费者日常配搭需求。
该书精选了20款古风饰品范例,包括花卉、果实、动物等多种样式,不仅有“富贵大气”故宫典藏款,更有“小家碧玉”的民间簪花款。每一个花型都有特别的吉祥寓意,能够搭配发簪、胸针、发夹等佩戴样式,可谓丰俭由人。尤其是工艺繁复、富丽堂皇的“婚庆款”绒花,不仅展示了绒花技艺的高超水平,更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做到了非遗技艺传承,又增强了实用性,更受年轻人喜爱。
对作者来说,最珍贵的就是一生习得的技艺,相比于保留,更想让非遗成为看得见、学得会的技艺,要让更多年轻人来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她们要做一本看得懂、学得会、能够传承下去的非遗技艺教程书。
作者花费了很多工夫“传道授业解惑”,该书的文字翔实,从选材、工具、蚕丝染色到打尖、传花……完整地记录了传统绒花制作的十几道工序。图片超过1100张,拍摄工作量巨大,一步一图,甚至一步多图。为了能专注于图书的拍摄,完成所有技法教学和饰品范例的演示,刘梅和征珊珊每天边做边拍十几个小时,用大半年时间完成了书稿和拍摄工作。这种以第一视角带读者边看边做的构图法,能够真实还原古法技艺的全貌,让更多热爱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能够按图索骥,尽快上手。
为了教会读者中国传统配色,作者还贴心地指导设计师将绒花作品的配色方案放在书上,方便读者参考学习。此外,书中还穿插了绒花制作的诸多窍门和技巧,配合清晰的图示。
对于初学者来说,该书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能够迈入绒花制作的大门。通过亲手制作绒花,读者仿佛穿越时光,与传统技艺来一次“亲密接触”,与古人的情感来一场共鸣。在一捻一扭之间,一根根蚕丝条在指尖间变幻成绚烂的花朵,这种亲手创造的成就感已经远远超越了绒花本身,让内心更加宁静、富足,在快节奏的当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专属于东方人的浪漫,也是其魅力所在。
相关知识
昆报传媒
文化创意+数字出版 能玩出什么花样?
什么叫数字传媒
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陆艳、教师敖雪受邀出席 第18届中国数字传媒教育与发展论坛
现代商业插画发展趋势探微
什么就数字传媒
第十四届中国(玉溪)兰花博览会获奖作品选
“熊猫出版中心首批出版成果全球发布仪式”,来自熊猫故乡的”走出去“故事
中国计算机报企业信息查询
大作家浩然的读书经——“营养”要全面
网址: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数字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5824.html
上一篇: 缠花和绒花有什么区别 |
下一篇: 知荐非遗技艺 | 缠花、绒花永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