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香榧—多花黄精—雪莲果!赶紧来试试这些发大财的种植套路!

香榧—多花黄精—雪莲果!赶紧来试试这些发大财的种植套路!



为了满足黄精产业化发展需求,科研工作者在黄精栽培模式上展开了大量研究。黄精现有的人工栽培模式主要有三种:大田栽培、林下栽培和田间套种。

一、大田栽培

黄精喜阴,大田栽培有露地栽培和大棚遮阴栽培两种模式。露地栽培时宜选择有自然遮阴条件的山边或沟渠边的大田,自然遮阴效果不良的大田需搭建大棚进 行人工遮阴种植。大田栽培时遮阴度对黄精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

朱波等研究发现,大田栽培模式下的黄精在3月中旬至9月经市售50%双层遮阴网(遮阴度约70%)管理后,其株高、根茎直径、叶长、叶宽和结果个数等农艺性状均反映为最佳。

另外,根据资料报道大田种植的黄精和多花黄精越 冬芽出土时间多在3月底到4月初,出苗率较好,且常有一 窝多苗的发生 。

所以,栽培户在开展黄精大田种植之前, 应重视做好早春田间管理,以确保出苗情况平稳,并增加种植群体生长率。

育苗大棚是黄精栽培的重要场所,但现有的大棚管理技术操作烦琐,劳动成本较高。目前,丽水市景宁县高海拔大田无遮阴及稻草覆盖栽培种植黄精收效明显,其一年生块根生长量高于同规格林间套种的黄精。

此模式不仅降低了黄精种植时的投入成本,还提高了黄精产量,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 进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下栽培

林下经营是山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障方面起重要作用。

林下环境阴凉、湿润、生境多样化 ,且多为纯林经营,林地 空间利用率较低,为开展林下种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立地环 境,因此如林下多花黄精、苦参、决明等药用植物经营模式 已逐步推广应用,既利用了林下生境,改善了林地环 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毛竹林的经济效益。 黄精具有喜阴耐湿的生长特点,适宜与林木进行套种栽培,常见林分 类型有香榧林、锥栗林、杉木林及毛竹林等。

目前,林下多 花黄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林分结构、坡位、海拔等环境因素对多花黄精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以 及摘花打顶增效等方面,种植年限对多花黄精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影响的研究则鲜见报道。



各种林分类型下种植的黄精,在生长发育情况、有效成分积累及产量方面均有一定差异。

据调查表明,在香榧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发育状况与其郁闭度密切相关,即当香榧森林郁闭度约为 0.7 时,多花黄精的生长良好,同时香榧的各种发育指数和单株榧蒲量都很好,复合经营的总体经济效益显著良好。

然而在实际栽 培过程中,传统单一的香榧—多花黄精栽种模式往往存在着 林分郁闭度不达标、多花黄精倒苗时间早、生长期过短及林 下套种多花黄精“以短养长”效益不显著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种植模式,以延长林下栽培黄精的生长期并提高其根茎生产量。

郑文彪等发现,在香榧—多花黄精—雪莲果 三元套种模式下,多花黄精倒苗时间比传统模式延迟了30多天,根茎增殖倍数以及香榧基径年生长量较传统模式分别提高了37%和28%,雪莲果当年经济收入达1.95万元/hm2。

此外,刘跃钧等还探讨了在9个不同的经营方式下,多花黄精的根茎新鲜产量、多糖含量以及锥栗果实的生长质量等,认为在锥栗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整地40%-60%—覆盖物”不但可以明显提高多花黄精和锥栗果实的生长数量和品质,还可以明显降低林下泥沙流失率,从而提 高林下耕作层土的理化性能。

叶秀萍等在各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红花油茶林、猕猴桃林、毛竹林和杉 木林下种植的黄精,年株高度、地径、叶量和块根鲜质量,均显示黄精在红花油茶林下套种的生长势较强,块根鲜质量高达42.75g。

林下栽培黄精所选择地的高度以及坡位、坡 向等都对黄精生长与发育有关系,在具体的培育工程中,需按照具体要求选用合适的林分密度形式和立地条件对黄精 进行栽培。

三、田间套种

黄精还可与大田作物进行套种栽培,在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实现了农作物与中药材共生,提高了 土地的利用率,为种植户创造了更高的生产效益。

大田种植中,可立体套种玉米、大豆等粮油种植作物以及梨、猕猴桃、桑等经济效益种植作物及其他中药材,实现一地多用。黄精套种玉米时,作物与药材的栽培密度需根据实际栽培情况确定。

田启建等的调研结果表明,30000 窝/hm2黄精套种单株玉米 30000 窝/hm2的种植模式,与本地常规种植模式比总产值提高了85%,平均纯收入提高了340%,为当地黄精和玉米套作的良好立体种植方式。

此外,田间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对黄精根茎的有效成分积累和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吴康靖等的分析结果认为,4年生黄精在大田套种玉米与林下仿野生抚育2个栽培模式下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趋势相同,但浓度差别较明显。4-10月大田套种玉米的黄精根茎中的多糖含量为8.3%-22.9%,而 林下仿野生抚育黄精根茎中的多糖含量则为6.5%-18.5%,2个栽培模式中又以8月中旬收获的根茎中多糖浓度最大, 其最佳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

黄精的田间套种与移栽模式 不但充分利用了土壤资源,而且增加了田间遮阴度,降低了 黄精大田栽培时需人工搭建大棚的成本。

去购买

四、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1)相较于传统大田种植粮食作物,黄精施肥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施肥方案多借鉴其他中药材种植技术,没有针对黄精的系统性施肥技术。多数的资料都仅仅证实了某种物质或某些营养元素对黄精的生产与加工中有效成分的作用,至于基理方面的资料甚少。

(2)药用植物专用肥研究虽处在起步阶段,但人参、三七等中药材已经有很成熟的专用肥流通,而黄精专用肥市面上基本无流通,即使有也是局部地区适用型,没有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3)由于人工栽培过程中水肥管理措施对黄精的繁殖和有效成分都有重要影响,目前的农业科学研究多着眼于研究水及施肥等单一措施对黄精的影响,而研究黄精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的并不多见。

(4)黄精育种过程中存在着种子发芽率不高、繁殖周期过长,根茎繁殖品种易退化、繁殖系数低,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要求和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推广等问题;黄精栽培种植过程中,优质种苗匮乏、栽培技术不规范、林下种植管理投入较大等问题依然突出。

2、建议

(1)黄精的研究应当借鉴大田作物研究的优秀成果,推 广测土配方施肥。要通过对全国不同区域、不同黄精种类、 不同土质情况下需肥规律的调查研究,构建全国黄精施肥与栽培管理信息库,为因地制宜的施肥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2)应深入系统地开展施肥与栽培技术对黄精产量及有效成分影响的基理研究,这对完善国内黄精施肥与栽培技术理论意义重大。

(3)有色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是黄精产品在国内流通, 更是未来产品迈出国门流通的“绊脚石”,黄精产业的发展方 向一定是“绿色、安全”,因此未来一定要做好黄精产品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确保合格的微量元素施用量,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和各种微量元素超标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4)随着黄精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黄精标准化种植 管理的逐渐推行和各种新施肥技术的问世,发展黄精专用肥具 有很大的前景,是未来黄精肥沃化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5)加强黄精种植过程中水肥及各种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的探讨,以发挥化肥丰产提质功能,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

(6)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黄精繁育技术,加快优质黄精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开发高效鉴别区分黄精品种的技术,因地制宜改善区域黄精栽培模式,以促进我国黄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黄精多种栽培模式研究进展!》黄精那些事

《黄精大田栽培、林下栽培和田间套种研究进展!》百度文库

相关知识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
携手共创共富村 黄精苗下有“黄金”——市林水局在河桥镇召开林下种植多花黄精技术指导现场会
多花黄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多花黄精盆栽】
河南省多花姜型黄精种苗种植前景
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的区别(形态特征)
多花黄精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范.pdf
多花姜型黄精种子种植技术
多花黄精图片

网址: 香榧—多花黄精—雪莲果!赶紧来试试这些发大财的种植套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70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如何养殖黄精 黄精开花后怎么养
下一篇: 黄精种植要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