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的故事
银杏树的故事
蒼龙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誉为生物界活化石。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现有的化石证据显示,银杏等早期裸子植物至少在2.7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在银杏类植物的全盛时期,包括银杏类在内的高达百米的裸子植物组成了浩瀚的森林,能够抵受干旱、炎热与风雪,在不同的土质上屹立不倒。它们为恐龙等大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但是在白垩纪晚期,由于气候急剧变化,裸子植物开始衰落,低矮开花的被子植物逐渐挤占了高大的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间。进入冰河期后,冰川运动又给裸子植物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不但让恐龙集体灭绝,也几乎消灭了地球上所有高大的裸子植物。生长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银杏类植物相继灭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我国浙江天目山、湖北神农架以及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大别山等狭小深谷地带受冰川侵蚀的影响较小。<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6年,我国科学家解码了银杏的基因组,找到了4万8千多个基因,(人类都只有2万多),基因多为银杏的进化带来变数,从而增加自己活下去的可能性,挺过了数次冰川期。此外,银杏基因组中的抗逆境基因组的基因列远远多于其他物种,这使得银杏在生长缓慢的同时,还得到了极大的抗病害能力。</span>因此生长在这些地区的银杏树祖先十分侥幸地存活了下来。至今,这些地方还残存着非常少的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树,但近十年来都没有发现天然更新的银杏幼树,这是因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能帮助银杏授粉的生物包括豹猫、獾、恐龙等,部分已经绝种,大多数动物对银杏果有异味没兴趣,所以野生银杏后代几乎是断层式消失</span>,又由于缺乏多样树种,一旦爆发针对银杏的疫病,所有银杏树可能会全部感染而灭绝,如果离开人类栽培,银杏树可能重新回到濒危,甚至灭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IUCN在《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里就把银杏列为了濒危物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抗病能力强,不需要苛刻的种植条件, 银杏树被我国古代人工栽培之后,才真正地躲过了灭绝的命运,逐渐复苏繁荣。如今世界各地的其他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入的,先从中国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再通过德国植物学家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从日本传到西方。在欧洲美洲安家推向世界。我国银杏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均有栽培,是常见的景观植物和行道树,世界各地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都可以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北京就有一条著名的银杏大道,在钓鱼台宾馆附近,美丽的景色已经成为了北京秋天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古人以美丽的银杏叶作为传递友情的信物。最早出自宋‧欧阳修的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便成为中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一种写照或谦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银杏树的各种称呼及深厚的文化根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杏树生长非常缓慢,从栽种到结果要20多年,40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在民间留下了爷爷栽树子孙吃果<b>公孙树</b>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杏树叶好象一只鸭脚,因此古人就起了个形象的<b>鸭脚树</b>的名字,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皇帝问果名,宋朝进贡的官员恐名称不雅,急中生智回答为银杏,龙颜大喜,自此以名为<b>银杏树</b>,其种子以其形似杏而核色白称之为白果在名间流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银杏树在佛教中更被喻为圣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印度每个佛教寺庙都要求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我国的气候条件菩提树较难成活便用银杏树代替菩提树来衬托寺院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树叶金黄,与僧人身穿的袈裟混为一体,更能衬托出寺院的出世空灵质感;树木坚硬细腻,常被用来雕刻观音塑像或者法器木鱼。几乎达到逢寺必栽银杏树的地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杏树高大挺拔,树形优美,叶子形态独特漂亮,<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银杏杏树和其果实和叶子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span>。银杏树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上百种保护性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保护物质包括抗氧化剂,抗菌剂以及可以抵御干旱和其他环境压力的植物荷尔蒙等,体内拥有强大的免疫防御系统。遗传研究还显示,银杏树不像其它植物那样携带天然的衰老指令树龄寿命长。银杏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可以抗氧化,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延缓衰老,含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预防心脑血管疾病。</span>《本草纲目》中记载:“白果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但跟很多果仁一样,白果中含有氰甙等有毒成分,这是一种有剧毒且致命的物质服用时务必小心,不能生吃多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观赏特色的银杏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有很多千年以上甚至万年的银杏树,天目山的1.2万年古银杏树,至今仍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此树老、壮、青、少、幼22株共生一根,一树成林,相互偎依,被誉为“五世同堂”,世所罕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老银杏树,如福泉6000多年古银杏树、贵州长顺中华银杏王、 山东莒县浮来山千年古刹定林寺的天下银杏第一树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东莒县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棵银杏树树龄4000多年,树高2 7米、8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该树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被列入“世界之最”和《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span>传说东周春秋时期齐国和莒国国君就在此树下结盟,当地的老人们都说先有了白果树才有了莒县城和定林寺。4000多年的岁月,这颗银杏树躲过许多的战火,灾难,坚强的生存着,至今还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泗水县安山寺庙一对银杏,<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传为孔子所植。两株一大一小的银杏树,根深叶茂,苍翠欲滴,雄树高大粗壮,雌株不及雄株一半,果实累累,人们誉之为夫妻树。</span>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摄制成记录片巜中国古树》,名列《中国古树》排行榜第二名,树龄约25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杏是雌雄异株,雌株雄株开的花不一样,这是雌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雄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安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一颗千年银杏树,有1400多年的树龄,从唐朝一直到今天,传闻这棵树乃李世民亲手种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陝西周至的楼观台,还有棵近2600年的银杏树,比观音寺的银杏树年长1000多岁、陕西古树保护名录中的第一号古树, 是老子讲经说道时亲手所植,此刻正叶渐黄,20世纪七十年代层遭遇一场火灾,树干中空,靠着仅剩的树皮提供养分,若干年后重新散发生机,长出了新枝叶,时至今日仍然郁郁葱葱,构成了一处独特的古生物奇观。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与周总理谈判还有一则趣闻,田中说,中日友好的标志之一就是唐代鉴真和尚把银杏树种传到了中国。周总理则说,中日交流,源远流长,但银杏树应该是由鉴真和尚带回日本去的,日方表示怀疑,后来由中国外交部人员陪同日方,专程来楼观台勘察并得以证实。每逢秋冬之日,银杏叶儿纷飞,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投下美丽斑驳的光影,满地都是散金碎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州的乾元寺,有一棵树龄超过1600年的古老银杏树。这棵银杏树的历史比苏州这个城市得名还要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传说古时山间曾一只灵狐在此修炼,渡劫时得到了这棵银杏树的庇护。银杏树在灵狐渡劫时承受了全部的天雷,因此失去了三分之二的树干。自此,这棵银杏树变得更加神奇,而乾元寺建寺后,这棵活“雷击木”又得到了佛法的加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棵银杏树的果型和味道也特别与众不同。它的银杏果非常圆硕,形状与樱桃差不多,而且味道甜美,因此常常吸引蜜蜂和其他昆虫前来采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元寺这棵银杏树 见证了乾元寺的历史变迁和苏州的城市演进。今天,其被雷劈过痕迹依然可见;1650的树龄也使它在所有与寺院有关联的银杏树中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树却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赏银杏树是我多年的向往,直到今年公园朋友送我白果,我才尋根溯源,见到了种植在路旁的银杏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美篇发布后,老友玉舜发来照片说,"交大一村这颗银杏树,不惧风雪严寒傲立在树丛之中,茂宻的金黄色树叶摇曵多姿,笑看路过的行人。"今年8月底我还去过一村五舍周边,和这树擦肩而过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羡慕玉舜女儿(左二)和同学去汉中留坝和四千年的银杏树的合影,想到91年夏,教研室组织去楼观台一日游,我还为儿子升大学抽了签,怎么就没留意到那棵银杏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友凤琴(右一)看了玉舜发出的照片说:"鄙人寒舍,后院儿就有一棵银杏树啊!"遗憾的是我们老朋友到她家最多,竟然没有-个人注意到她家有棵银杏树, 今天凤琴就特邀良运(左一)和殿秀(中)三位老友在树旁拍张照片为证。原来这棵银杏树,已经披上黄金甲笔直向上这么高大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学生于平在北京西城天宁寺桥下周日刚拍的落地白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从志清老同学发来的视频截取的照片,中国银杏第一村-湖南永州 桐子坳拥有217棵百年银杏树的金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好久没在小区散步了,上周转了一圈才发现,在小区出口大道旁的4棵树就是银杏树,那是新建街边最后几栋楼时种下的,真是给了我异外的惊喜!可能管理不善,种了七、八年了只有一棵长得比较好,另一棵凑合,中间两棵岌岌可危还没有1米高。上周树叶大部分还是绿的,今天也是满树金黄了,希望它们能好好成长,成为这条大路上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相关知识
银杏树
银杏树的寓意
银杏树的产地及分布情况(探秘银杏树的栖息之地)
银杏树的人工授粉要点
银杏树的种类
银杏树几月份修剪
银杏树如何繁殖
如何养护银杏树,让其生长茂盛?(银杏树的养护技巧与注意事项)
银杏树怎么修剪方法
银杏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探秘银杏树的形态、习性与适宜种植条件)
网址: 银杏树的故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