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菊花会:花落花又开瑙璨八百年 2022-02-25 15:35:22 浏览次数:811 来源:《血脉传承》 撰稿单位:中职语文课题组 校对人:吴昊
(文章作者: 林凤群)
丹霞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世界巾遗的关注:
“什么时候中山拥有自己的世遗项目?”在中山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这自然成了热门话题。
其实,在中山,最有可能申报“世遗”的项目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榄菊花”会。身为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的乌丙安老教授,近年积极建议中山的小榄菊花会应该去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榄菊花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是绿色自然的大型民俗活动,百年民俗还能符合当代世界环保潮流,太有价值了。“乌教授对小榄菊花会发出由衷赞叹。
在我国的民俗研究领域有肴“泰斗”般地位的乌丙安老教授,对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活动了如指掌,中山小榄菊花会能够让乌老如此垂育,自然有它迷人的魅力所在——
纪念先辈开村之功每逢甲戌盛会菊花
历史上,小榄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桑基鱼塘经济作物区。据史料记载,小榄自南宋开村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小榄人最初与菊花会结缘,可朔自宋末金元时期:中原战乱,士大夫避难南迁,南宋咸淳十年(甲戌),时值金秋,从南雄珠玑巷南来小榄的先民,为小榄遍野黄菊所吸引,便在此垦荒定居,俟后并将野菊移植于园圃中。同时又将中原文化尤其是菊花文化带到小榄,与本地区的菊花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活动一小榄菊花会。
到了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已盛。乡中名门望族者,应试科举,踏上仕官之途。其荣归故里者多营府第且同,以栽花艺菊为乐,借菊会友,借菊吟咏。到了清代,这种原本流行在中原地区的菊花民俗文化已在北京及广东小榄盛行起来,形成了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北派艺菊和以广东小榄为代表的南派菊花会。
清康熙年间,小榄艺菊水平已相当成熟。清乾隆元年(1736)丙辰,遂有赛菊之举,名为“菊试”。乾隆五年菊试后,菊试不再复举,改办“菊社”。“菊社”又名“黄华会”,每过重阳会届,斗菊筵开。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由乡内伲氏内阁大宗祠菊社等十个菊社联合举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菊花大会。由于“甲戌“花菊会有纪念先辈定居之意,故小榄人习惯称它为第一届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并商定以后每逢甲戌年举行一菊花盛会。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正是前约盛会之期,榄乡长者及各姓主事经商议,决定依期重开,并广招花师搜罗名种,大事艺植。各菊会盖搭菊棚花楼、花桥、戏棚等;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正值东北沦陷,国难当头。民间不少人对举办第三届菊花会已抱消极态度。但乡人多认为盛会难逢,仍群策群力妥为措置,使第三届菊花会仍得如期举行,成为了当时动乱时势下的一抹温暖的亮色;1994年,值逢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之期,全镇布展区域内设置花街花路31条总长16公里,展出各种菊花82万盆,游客超过600万人次。
小榄菊花会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时期,然而,花落花又开,依然是堆璨。
花楼花塔花桥及花棚菊城遍地尽是黄金甲
先辈定下每逢甲戌年举行一届菊花盛会的”规距",数百年来,小榄人认真地践诺。而当小榄迎来太平盛世,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后,小榄人觉得要等六十年才举行一次菊花会太久了,因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小榄几乎年年都举办大中型的菊花欣赏会,吸引海内外游人前来赏花。每逢菊花会举行,小榄遍地尽是堆璨绚丽的菊花,花楼、花塔、花棚、花桥,菊花无处不在,化成一道道自然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榄的花楼、花塔有三层至七层不等,规模十分巨大。各姓氏宗祠或坊社为争妍斗丽,纷纷在本地或邻县雇请棚工木工巧匠,用葵竹在自己的宗祠前或庙宇前搭建花楼花塔,花楼花塔高耸雄伟,图案装饰华丽,楼塔四周陈列菊花,堆砌花山。祠前河涌用竹盖搭花棚,花棚一般有疏笸棚顶,悬挂彩灯饰物,陈列名菊。
小榄乃水乡之地,菊花会期间,环镇河涌之上必是花桥处处,并张灯结彩,十分壮观。
菊艺展示是小榄菊花会的主要内容,菊艺展示分品种菊、大立菊、盆景菊、悬疽菊、树菊、吊菊和艺术造型菊等多项。大立菊是历届必不可少的菊艺主角。其独特的衭扎方式从清代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广式”大立菊的代表,并以巧夺天工的嫁接技艺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获第九届全国菊展览会金牌大奖。近年小榄举行菊花大会,来自韩国、日本等邻近国家的菊艺专家,也专程前来“观赏“菊艺技术。
水色匝上耍水色最是独特和传统
小榄菊花会期间,小榄还举行大型的传统五人飞艇赛、风筝赛等群众体育项目。而在纵横河涌中开辟出具有特色的水色匝进行水上飘色活动(俗称水色),则是小榄菊花会中最有水乡特色的民俗活动。
水色本是小榄中元节的一项民俗活动,素有色彩艳丽、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力学讲究、内容含蓄的特点。每当出色,色船内结彩悬灯,陈列菊花等花卉,船外以彩笺装缀,张挂联额,俨如楼船画舫。
飘色扮演者俗称“色芯”,由几岁的小童担当,他们按照戏曲人物造型、化妆,其下者以手捧一物,或扇或葫芦枪剑花鸟,上之小童则立于所持物上,巡游时随船在水上缓行,俨然凌空而来,飘然而去,令人叹为观止。
因为城镇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小榄的水色曾经停办了数十年,近年来,小榄人民大力整治环境,恢复昔日的水色匝景色,使水上飘色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如今,每逢小榄举行菊花会,人们又能欣赏到极具传统特色的水色”活动。
菊花美食美味远扬大批港澳乡亲回乡品尝
在小榄菊花的栽种传承人中,梁伟文是最受欢迎的其中一人,因为他承接祖传技艺,栽种的菊花不但能够观赏,还能够食用。他所栽种的紫凤牡丹、黄莲羹等食用菊花,广泛用于菊花肉、菊花饼、菊花酒、菊花鱼球、菊花水榄、菊花八宝糯米饭等菊花系列美味食品的制作中。
在小榄众多的饮食习俗中,以菊花鱼球最有代表性。其中,公记、中记、罗富记三家所做的菊花鱼球闻名省港澳。随若小榄百姓后来到海外谋生,小榄菊花饮食习俗也随之传到海外,其中,罗富记的后人将制作菊花鱼球的手艺带到香港,小榄菊花鱼球成为了当地极有影响力的风味食品之一。
小榄菊花饮食在海内外甚具影响力。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小榄举行盛大菊花会邀请海内外乡亲回乡赏菊和品尝菊花美食,吸引了霍英东、马万祺等港澳知名人士带领大批港澳乡亲到小榄赏菊和品尝菊花美食,曾经轰 动一方。
如今,每逢金秋时节,小榄举行菊花会之时,琳琅满目的菊花美味佳肴也同时登场,海内外的旅游团一个个接踵而来,小榄的大小酒楼里,一席席以菊花鱼云羹、菊花鱼球、菊花水榄、菊花八宝糯米饭等美食构成的菊花宴盛情款待游客。离开菊城时,游客还不忘带上一盒盒的菊花肉、菊花饼等作为手信。
赏菊、食菊,小榄人将菊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菊花会免费让游客共赏以此搭起经贸旅游桥梁
小榄菊花会内涵丰富,菊花会延绵半月,十多天的会展中,除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外,"菊花戏”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无论是菊试、菊社还是中型展会、甲戌盛会,镇内各大宗祠或坊社,多自筹款项从外地邀请戏班助兴,在其布展地段内搭 建戏棚舞台,表演粤剧、木偶戏、八音等。菊花会开蕃当日,全镇十多台戏同时开锣,梨园歌舞,笙歌处处 。不少粤剧大老倌如马师曾廖侠困谢醒侬、李自由、白驹荣、白玉棠等亦曾随班来榄演出,盛况空前。
可以说,小榄菊花会是菊文化最栠中体现的民俗活动,具有传承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可是,小榄菊花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免收门栗,让群众自由参观!不过,虽然活动本身是非盈利性,但因影响面广,吸引力大,每届菊会都能吸引上百万甚至数百万游客,特别是港澳乡亲,每年都组织庞大的旅游团回乡赏菊,成为了维系乡情的一条重要纽带,对推动地方商贸、旅游起若重大作用。这是小榄人的精明所在。
如果你还没有到过小榄看菊花,今年秋天,你会不会来?如果你已领略过菊花的堆璨和美味,金秋时节,你想不想再来?
无需等待六十年一回甲戌年。每逢金秋,我们在菊城小榄者问i一个菊花的约会。
(来源:非遗网成果 林凤群著 《血脉传承》)
相关知识
小榄菊花会
“花情秋韵 雅致菊城”2023年小榄菊花会11月23日盛大开启
历史传承,小榄菊花
小榄镇举行第十五届菊花花艺设计大赛
菊花会(习俗之一)
浅谈现代菊展与古代菊市、菊花会
平谷区刘家店镇花会的百年传承
中山菊花节是在几月举行?
河北承德农村百年历史传统花会闹新春
秋天,去哪里赏菊花?
网址: 小榄菊花会:花落花又开瑙璨八百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083.html
上一篇: 中国园林“三陈”:陈植、陈俊愉、 |
下一篇: 余姚的林木、苗圃、花卉、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