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一、芒种的起源与含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6日前后。
“芒种”,从字义上理解的话,“芒”指那些长有芒刺的农作物,诸如稻子、黍子、稷子等谷物;而“种”这个字,在此处蕴含着双重意义,既代表着各类作物的种子,又意味着播种这一动作。农谚说“芒种忙,忙着种”,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芒种,芒种,农谚说:“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句话其实形象地表达了这一节气的特点,即芒种,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首先,芒种作为盛夏的头阵节气,它是万物肆意生长的季节,“芒种”这一名称的深层含义,便是指在这个时节,那些长有芒刺的谷物正值播种良机,若错过此时机,便难以再种植。
对于南方地区的庄稼人来说,芒种是种水稻的时节。当然,除了水稻,其他也皆可播种。老话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也就是说芒种是最好的播种时机,过了这个节气,再种就晚了,存活率以及收成都大打折扣。老话说:“晚种一宿,秸矮二指;晚种一天,秸矮粒扁。”说的便是如此。
因此,“芒种”之名也是在提醒农人,要抓住这关键的种植时刻,否则将错失农时。
其次,芒种节气,除了播种,还要收割成熟作物。老话说:“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芒种到,收麦要紧。否则,耽误了,又是夏季的多雨时节,成熟的麦子就烂在地里了。
在24节气中,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节气。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个夹在一年中间的节气,它既承接了春季播种的希望,又是夏季播种之后秋季丰收的初始萌发。所以,芒种时节是农人最忙的时候。
二、芒种三候:自然的微妙变化
芒种节气被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体现了自然界在这个时期的微妙变化。
1.一候“螳螂生”
在芒种时节,螳螂开始破壳而出。读书君记得小的时候,在老家的乡下,夏季行走在田间地头,总能在草木枝头上看到螳螂的身影,幸运的还能看到小螳螂初生的情景,有时“手痒”了还将其抓回家里养。
成语典故中,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生物学上,有雌性螳螂吃掉雄螳螂的说法。以至于很多人以为螳螂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其实,螳螂是一种益虫,它吃食各种农业害虫,所以它的存在其实对农作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二候“鵙始鸣”
“鵙”,所指即为伯劳鸟,这是一种体型小巧的雀鸟。尽管外表娇小,伯劳鸟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凶猛性格。它通常在芒种节气之际开始发出清脆的鸣叫,那尖锐而绵长的鸣声,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去,同时也在热烈欢迎夏天的莅临。
在南朝乐府诗歌中,有这样一句诗:“东飞伯劳西飞燕”,这句诗精妙地描绘了伯劳与燕子两种鸟类截然不同的飞行方向。
3.三候“反舌无声”
在芒种时节,与伯劳鸟那悠扬的歌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反舌鸟(亦被称为百舌鸟)却在这个时节停止了歌唱。这是因为反舌鸟是春天开始鸣叫的,春季是繁殖的季节,
北宋诗人文同在《百舌鸟》诗中曾写道:“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这里写的便是关于百舌鸟春季学鸟叫的场景。而到了芒种时节,已经入夏,且阴气初升,反舌鸟感受到了阴气的出现,开始停止了鸣叫。
三、芒种节气的历史发展
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历史的推移,芒种节气的意义也在不断演变。最初,它主要是农民用来参考田间劳作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时令标志。
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芒种节气的关注逐渐减少。在现代社会,芒种节气的意义已经转变成了文化传承和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四、芒种节气的那些习俗与活动
芒种节气是农民们忙碌的季节,他们忙于收割成熟的麦子,同时播种新的稻谷。芒种的到来,意味着新一轮的农忙开始。除了农耕活动外,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来庆祝这个节气。
1.祭神祈福
在芒种时节,农民们会举行丰收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农作物丰收和平安。他们用新麦做成的面食和其他祭品来祭拜土地神和谷神。
比如皖南地区有“安苗”的农事习俗活动,这个习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初。每当芒种时节来临,农民们在完成水稻的种植之后,为了期盼秋天能有一个丰硕的收获,都会举办盛大的安苗祭祀。
在这个活动中,每家每户都会用新麦面制作发包,将面团捏塑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各种形状,再巧妙地用蔬菜汁为其上色,用来祭祀,祈求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2.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是花朝节,人们热烈地迎接花神的到来。而到了芒种时节,百花逐渐凋零、散落。所以,便有了芒种节气送花神的习俗传统。在这一天,人们会庄重地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 ,向花神致敬。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便精彩地描绘了大观园内送花神的盛况。书中的女孩子们手巧心灵,她们或用娇嫩的花瓣与柔软的柳枝编织成轿马,或以绫锦纱罗巧妙叠成千姿百态的花朵……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孩子们的匠心独运,更透露出对花神的无限崇敬与依依不舍之情。
3.打泥巴仗
在贵州东南部的侗族聚居区,每年芒种时节,青年男女们都会热烈庆祝一项独特的传统节日——打泥巴仗节。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新婚夫妇会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共同下田插秧,享受着劳作的乐趣。田间地头,青年们一边辛勤劳作,一边嬉戏打闹,互相投掷泥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活动结束后,大家会相互检查身上的泥巴,而泥巴最多的人将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人。
4.吃应季食物
芒种时节正是许多水果成熟的季节,如梅子、杏子等。古人素有品尝梅子的传统,更擅长以梅子为原料,精心酿造甘醇的梅子酒,或是制作成风味独特的梅子酱,以供品味。这些应季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比如在南方地区就有煮梅的习俗。每年五六月间,梅子逐渐成熟,新鲜诱人,但由于生食常常带有酸涩之味,难以直接食用。因此,人们便采用煮梅的方法,经过一番巧妙加工,使其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五、芒种节气的养生
当然,芒种时节,也是人们关注健康、注重养生的好时机。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应该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防晒、避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六、读书君说
总之,芒种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记忆与期望,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习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并珍视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它们。
芒种,一个特殊的节气,芒种其实也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不断努力,才能收获美好的未来。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相关知识
人间好时节丨芒种
借势海报必看!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
芒种祭花神,青梅煮好酒 | 节气 · 民俗
为什么芒种要忙着种?从养生来聊芒种的由来,get夏季养生知识点
2024年二十四节气表
芒种,有芒作物的驯化史 — 新京报
二十四节气品花之芒种
『设计+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 生态环保健康网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二十四花信的故事
网址: “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解读芒种节气物候及习俗传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2793.html
上一篇: 芒种习俗活动有哪些 芒种时节一些 |
下一篇: 赣州花朝节几月几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