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山東泰山區積極打造“擊鼓傳花”演出品牌

山東泰山區積極打造“擊鼓傳花”演出品牌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打造“擊鼓傳花”式演出品牌,通過完善“育”“傳”“潤”“養”4個環節,實現“花開遍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在社區(村)之間、街道(鎮)之間傳遞交流、互動提升,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豐富節目儲備,抓好“育”這一前提。在基層設立工作點,發掘民間藝人和各類文化帶頭人,建立起完備的文化特長人員檔案和管理服務制度。目前,全區共有文化帶頭人1210人,舞蹈隊、腰鼓隊、藝術劇團等民間文化隊伍370支。同時,加大對各類文化團隊和文化帶頭人的培訓,泰山區文化館及各街道(鎮)綜合文化站分別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培訓,僅今年已開展各類培訓活動200余場次,培訓1.5萬人次。群眾文化創作和演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優秀文藝節目不斷涌現,當地整合這些優秀節目資源創建了區、街道(鎮)和社區(村)三級文藝節目資源庫,共儲備節目2268個,為“擊鼓傳花”活動提供了演出資源。

  創新運行模式,把握“傳”這一關鍵。具體工作中,當地先由各街道(鎮)綜合文化站挑選轄區內最優秀的民間藝術團體組織一台節目到各社區(村)演出。每到一個社區(村),就把該社區(村)准備的節目吸納進來同台演出,並把吸納的節目“傳”到下一個社區(村)演出。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街道(鎮)之間也通過組織“擂台賽”等形式進行“接力”演出。每年年中和年底,由區裡組織文化下鄉綜合匯演,在參與“擊鼓傳花”的節目中挑選出優秀節目,通過文化下鄉和重大節慶演出等把這些節目再一次送回到群眾身邊。截至今年10月底,全區各社區(村)已舉辦“擊鼓傳花”式交流演出300余場,參與群眾26.6萬人次。

  拓展形式內容,突出“潤”這一宗旨。泰山區不斷拓展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在演出中滲透思想道德和文明禮儀教育。在每次演出活動前,從全區評選的“泰山好人”中挑選部分好人好事錄制成“微電影”進行播放﹔在演出中,通過知識問答、發放宣傳品等形式,穿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普及教育活動。實現了演出“傳”到哪裡,精神文明宣傳就“跟”到哪裡。

  健全體制機制,強化“養”這一保障。明確活動由當地區委宣傳部牽頭、文廣新局負責組織實施,各街道(鎮)、有關部門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把責任落實到位。當地已將“擊鼓傳花”式演出等全區性重點文化活動納入區財政保障范圍,加大對文體小廣場等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設立民間藝術發展扶持資金,用於支持各類文化活動。今年以來,各級用於“擊鼓傳花”式演出的資金有400余萬元。此外,每場演出都有滿意度調查,以發放問卷、隨機訪談等形式了解群眾對演出內容、形式等的建議,形成演出、評價、反饋、改進的良性循環。(來源:山東省文化廳)

相关知识

山東泰山區積極打造“擊鼓傳花”演出品牌
口袋公園、路口花境、城市公園……浦東這個鎮的網紅打卡點真多
人文交流合作正成為中國—東盟關系新支柱
【春季踏青之旅】春天裡,踏青季,花正開(廣東賞花…)
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稅收助力民族文化產業“錦上添花”
重慶渝中:守住文化根和魂 收獲產業“花”與“果”
為文化產業培育新生力量(牆內看花)
産業新名片 花香溢渾南 瀋陽大東北藝園花卉市場復工兩周漸入正軌
東西問丨中華文化中的賞花傳統有何美學內涵?
黃山等多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首次聯合發佈杜鵑花花期

网址: 山東泰山區積極打造“擊鼓傳花”演出品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6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小学培训工作总结(精选6篇)
下一篇: 娱乐主播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