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药,患者对于其的传统印象大多是牛皮纸包裹的形状各异的块状物,陶罐小火炉煎煮成又苦又涩的深色汤剂,满满的一碗端出来总是需要捏着鼻子咽下去。其实好多常用的药物并不是仅仅靠“实力”获得患者的认可,通常是颜值与实力并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中药中的“颜值担当”——花类中药吧。
一、辛夷
【来源】: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木有香气。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因而俗称木笔。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又呼为玉兰。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散风寒、通鼻窍。治疗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鼻痛。
【性能特点】:辛夷辛香发散,味芳香质轻,性升浮可通达。可入肺经,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可入胃经,引胃中清气上达。因其解表之力较弱,故仅为治疗鼻渊头痛与风寒头痛鼻塞所常用药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本品有绒毛,刺激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本品辛温香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民间验方】:辛夷花治疗鼻炎:可以用辛夷花煮鸡蛋,将鸡蛋煮熟,剥去外壳,然后再鸡蛋上刺几个小孔,最后将辛夷花放入砂锅,加两碗清水,然后将鸡蛋放入药汁中煮沸片刻即成,饮汤吃蛋。
二、菊花
【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黄者名黄菊花,白者名白菊花。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阴虚的眼目昏花;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眩晕;热毒疮肿。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泄,甘而益养,疏散清降。入肺经,善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善泄热益阴而平肝明目。善清解热毒而治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清肝明目多用黄菊花。
【使用注意】:本品寒凉,股脾胃虚寒者慎服。
【民间验方】:菊花茶:泡水代茶饮。
三、西红花
【来源】: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又名藏红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主要治疗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伤痛;热入营血,热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行散清泄,入心、肝经。既活血祛瘀,治血瘀兼热最宜;又凉血解毒,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常用;还解郁安神,治忧郁痞闷,惊悸发狂可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沸水泡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活血通经,故孕妇慎用。
【民间验方】:1、治闭经、痛经、产后腰痛:藏红花2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香附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2、治产后瘀血:丹皮6克、当归6克、大黄4.5克、藏红花2克、干荷叶6克,研末,调服,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下。(《青岛中草药手册》)3、治月经不调:藏红花3克、黑豆150克、红糖9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4、治跌打损伤:藏红花3克,煎汁,加白酒少许,外洗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5、治吐血:藏红花1朵、无灰酒1盏,将花入酒炖出汁服之。(《纲目拾遗》引王士瑶方)6、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四、密蒙花
【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原植物灌木,高1-4米。小枝略呈四棱形,灰褐色;小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性能特点】:本品甘而微寒,主以清泄,兼以润养,入肝、胆经。既清泄肝热,又养肝润燥,故而善明目退翳,为目疾专药,凡目疾,无论虚实,皆可酌情使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民间验方】:密蒙花明目汤。材料:土鸡腿1只、胡萝卜225克、桃仁37.5克;枸杞11克、谷精草7.5克、密蒙花7.5克;盐1小匙。
步骤:
1.土鸡腿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汆烫,捞起,冲净。
2.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桃仁洗净。
3.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加入中药,加水至八分满,移入蒸锅,转大火蒸炖20~25分钟,取出,加盐拌匀即可。
五、金银花
【来源】: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外感热病,风热表证;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热毒泄痢。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清泄,质轻味芳香,主入肺、胃经,兼入大肠经。为清热疏散之品。既善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凡热毒或风热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治血痢或便血多炒碳用。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也可煎汤含漱。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服用。
【民间验方】:金银花粥: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治疗风热感冒。
作者简介:张旭(冰片),女,汉族,生于1993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药理学硕士。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相关知识
【药师说药】川贝母小常识
药师说药
那些“颜值”与“实力”并存的花类药
花类药食同源中药,都给你整理好了
有“颜”有“实力”的花类药
花类中药知多少
如何应用花类中药
《中药一》:花类中药及其入药部位总结
对女人好的6组花类药
执业药师《中药一》重点知识:花类中药别名(37种)
网址: 【药师说药】花为媒——常用花类中药知多少(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1693.html
上一篇: 柠条花 |
下一篇: 中药枣皮别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