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酒泉子·谢却荼蘼》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译文
在那一片月明如水的夜里,白色的荼蘼花凋谢了。篆香已经燃尽,可是我却还没有睡着,早起的乌鸦已经开始啼叫,又是一夜不成眠。
丝丝的寒冷透过微薄的锦衣,不要再倚靠栏杆远望了。那灯要燃尽,鸿雁犹飞的情景是最让人伤怀的啊!
注释
谢却荼蘼(tú mí):荼蘼:落叶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攀缘茎,茎绿色,茎上有钩状的刺,上面有多个侧脉,形似皱纹,夏季开白花。王琪《春暮游小园》:“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篆香(zhuàn xiānɡ ):盘香,为篆字形状。
嫩寒:轻寒,春寒。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全词都从对方落笔。这是一个夏初的夜晚,繁盛的荼蘼花已经凋落殆尽,窗外,一片如水的月光倾泻而下。自己所思的伊人正独立窗前,呆呆地望着月色出神。这个情景跟杜甫《月夜》诗所写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其相似,望月思人、借月传情是千百年来怀人者共同的精神依托。荼蘼被赋予了一层伤感的、悲情的文化内涵,苏东坡说:“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此外茶蘼在佛教中也有寓意,有人以为它就是所谓的彼岸花,这就给荼蘼赋予了更多的让人联想的深意。所以纳兰以一句“谢却荼蘼”开头,点出时间的同时更传达了春华殆尽的含义。古人常以春花象征人的青春时光,短短一句“谢却荼蘼”,包含时光流逝、青春虚度的感叹。后面诸句都是
从词本身来看,这首词,像作者的早期作品。有人考证说这首词是写在纳兰性德的表妹谢氏被选到宫里之后。作者与表妹谢氏一块长大,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在她走入深宫之后,才会感到孤独、落寞、痛苦,为此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燕婷·纳兰词评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
《酒泉子·谢却荼蘼》是一首怀人之词。上片重于写景,而景中含情,明丽清晰;下片转以抒情为主,情中有景,表达出女子内心深处无爱的孤独、落寞和恐慌之情。全诗看似是客观的叙述,却以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刻画了一位失眠的女子形象,将她的愁情显露无遗,展示出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很有感发的魅力。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6篇诗文 ► 1284条名句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月明花好更悲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全诗赏析
荼蘼
宣城见杜鹃花全诗赏析
“蔌蔌清香细。”全诗赏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赏析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全诗赏析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全诗赏析
网址: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2353.html
上一篇: 我想看看真正的荼蘼花是什麽样的? |
下一篇: 求荼蘼花的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