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粽叶飘香 端午安康

粽叶飘香 端午安康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

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全体干警

祝大家

端午安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端午节习俗

DRAGON BOAT FESTIVAL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佩戴五彩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此,各家大人在端午这天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上五色线,这样拴有五色线的儿童就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避五毒

人们在端午这天把饼上印上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五种毒虫,端午当天吃下去就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

画额

斗草

斗草分为武斗和文斗,是端午节最常见的民俗活动。武斗是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文斗就是事先制定规则然后对出花草名。

饮雄黄酒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同时也能驱赶恶灵。

值此佳节到来之际

特别提醒您:

新冠疫情尚未结束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

请继续加强自我防范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长途旅行。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端午佳节!

原标题:《粽叶飘香 端午安康》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端午粽飘香!花城街兰花社区居民齐包粽子送安康
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
端午 | 端午安康
同心共育石榴花,粽香情浓话端午——福建园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南通如皋:“浓情端午,‘粽’享欢乐”端午节主题实践活动
端午安康!来看看端午节的花样打开方式,你“粽”意哪一种?
【悠悠粽子香】浓情端午 乐在其“粽”
栀子飘香,龙舟竞渡,粽叶传情,好戏连台 百场活动迎端午 传统节日新习俗
端午仲夏粽语,深圳君悦酒店悦颂安康
如何选购粽叶

网址: 粽叶飘香 端午安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37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从春天出发2021第84期】经
下一篇: 粽叶有什么用处?粽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