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抱子芥(十字花科云苔属植物)

抱子芥(十字花科云苔属植物)

20世纪70年代,抱子芥从中国四川南充发掘出来,经发展,栽培已遍及长江流域和中国约20个省、市、自治区。

二年生草本,生长势强,腋芽在茎上重叠、呈宝塔状。肉质茎膨大,茎和茎上功能叶的腋芽变态肥大呈肉质作为主要的食用部份,其质地柔嫩,鲜食清香略带甜味。按肉质侧芽的形状和大小,可将抱子芥分为胖芽型、瘦芽型两个基本类型。胖芽型,每株密生肥大肉质侧芽15-20个,侧芽呈不正的圆锥型,纵径10-15厘米,横径5-7厘米,纵横径比值2.5以上,单个侧芽平均重达50克以上。瘦叶型,每株密生肥大肉质侧芽25-30个,侧芽呈不正的纺锤型,纵径11-14厘米,横径3-4厘米,纵横径比值3.5以上,单个侧芽平均重达35克以上。基生叶宽卵形至倒卵形,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大头羽裂,边缘均有缺刻或牙齿,叶柄肥厚,具小裂片;茎下部叶较小,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花瓣倒卵形,长角果线形,果瓣具1突出中脉;种子球形,直径约1毫米,紫褐色[4]。

抱子芥这是一种生长非常奇特的蔬菜,一般长15~25厘米,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从叶腋处长出的芽不断膨大,以至以膨大的芽块代替,每个芽块100-200克,每株生有芽块菜15-20个,呈宝塔形,非常美观。

抱子芥在种子在8-10℃即可发芽,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2-25℃。幼苗期60-70天,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肉质茎膨大期为120天左右,肉质侧芽的发生和膨大约需110天;膨大对温度要求较严格,秋季播种后,当气温降至旬均温17℃左右时,肉质茎开始膨大;当旬均温降至15℃左右时,肉质茎上的侧芽开始抽生并膨大,腋芽膨大最适温度10-15℃。抱子芥耐寒性较差,在膨大后期若气温较长时期处于0℃以下,肥大的茎、芽及叶片则易受冻害。播种过早、暖冬和长日照条件下易发生先期抽薹。

原产中国四川、重庆地区,现栽培已遍及长江流域和中国多个省、市、自治区。抱子芥适生在喜温凉湿润环境中。长江以南地区[4]。

栽培地的选择: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轻、无冻害的远郊区种植,栽培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质地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粘壤土和沙壤土。

品种选择: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一些经济性状较好的地方品种或经提纯复壮的品种,由于儿菜的品种资源较少,因此生产上显得品种单一,主要有南充儿菜、临江儿菜和川农1号儿菜等品种。

适期播种

抱子芥抱子芥苗期耐热力稍强于茎瘤芥,且生长期长,播种期可稍提前,四川东部8月23日至9月8日为宜。播种偏早,病毒病及软腐病加重;播种偏晚,生长量不够,产量降低。儿菜栽培要严格播种期,播种过早或偏迟就会导致先期抽薹、发病、儿菜小或儿菜出现尖头等畸形,影响品质和产量。不同地方适宜的播种期不同,特别是生态条件差异大的地区,播期也就差异大。如在重庆市海拔500m以下地区,宜在8月25日至9月5日播种,其中“川农1号”和“临江儿菜”还可提早3-5天播种。海拔500-800m地区的播种期应相应提早3天左右。在浙江省儿菜适宜播种期一般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在上海市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因此生态相似地区其播期才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培育壮苗

每公顷苗床地播种量以7500克为限。播种过密,形成瘦长苗,严重影响产量。因种子细小,苗床地应特别精细整地,播种应均匀。覆盖遮阳网防烈日暴雨,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幼苗1-2片真叶时第1次间苗,3片真叶再间1次,以培育壮苗。苗期彻底防治蚜虫,并防治猝倒病。壮苗的标准是短缩茎粗壮、植株矮健整齐、无病虫害等。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地势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床地,同时应尽可能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减少病毒侵染

因种子细小,苗床地应特别精细整地,每667平方米的苗床施腐熟的土杂肥1000-1500千克、较浓的腐熟的人畜粪水2500-3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草木灰40-50千克,并与床土混匀。

播种要做到稀播匀播,每667平方米苗床地播种量以500克为限。播种过密,形成瘦长苗,严重影响产量。播种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播前施粪水使厢面湿润,播后以草木灰或细泥沙盖种,再用稻草或麦草或遮阳网覆盖防烈日暴雨,48小时内可发芽,傍晚即时揭去草或遮阳网,以防幼苗徒长。

幼苗1-2片真叶时第1次间苗,3片真叶时再间苗1次。第二次间苗后和幼苗五片真叶时各进行苗期追肥一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人畜粪水2500千克,尿素5千克左右。如遇连日高温、土面干裂,选傍晚或清晨浇清粪水抗旱。苗期一定要彻底防治蚜虫。

适时定植

抱子芥幼苗5-6片真叶,苗龄35-40天时,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带土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每公顷30000-33000株。抱子芥喜肥沃土壤,栽培地深耕,并施足有机肥作基肥。

肥水管理

抱子芥需肥量大,除基肥外,在定植成活后、叶片生长盛期、茎刚开始膨大期及充分膨大前分四次追肥,施肥方式以前期轻施,中期重施,后期看苗补肥,这样空心较少,产量较高。移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有利于返苗成活。儿菜需肥量大,除基肥外,在定植成活后、叶片生长盛期、茎刚开始膨大期及充分膨大前分四次追肥。基肥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千克与20-25千克过磷酸钙和2千克氯化钾配合在移栽时施用。追肥以每667平方米施25-30千克尿素,并以前期轻施、中期重施、后期看苗补肥的原则进行,一般四次追肥分别施入总追肥量的10%、20%、60%和10%,每次追肥要用2000-2500千克人畜粪水,这样空心较少,产量较高。注意尿素忌干施,如遇秋旱要勤施淡粪水保苗。

采收

抱子芥抱子芥外叶浓绿苍老,开始发黄,为成熟特征。此时肉质腋芽白色带绿,并长出小叶,剥去外叶后,肉质腋芽在主茎上呈分枝状围绕着主茎重叠。3-4月为采收高峰,4月以后久不采收,容易空心。为排开收获,可在1月下旬至2月份尚未达成熟高峰时提前采收上市。

抱子芥

病毒病:病毒由蚜虫传播和病株汁液接触传染。高温干旱、植株长势弱、抗逆性差等,有利于病毒病的增殖和蚜虫的繁殖,成为该病大发生的诱因。儿菜抗病毒病能力弱,病虫防治应以避、防病毒病为中心。其方法:一是驱蚜虫,蚜虫对银灰色等有负向性,分别在苗床周围和上方1m处铺、挂银灰色薄膜,可收到较好的驱蚜效果;二是治蚜虫,苗床期和大田前期是关键时期,可用50%灭蚜净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蚜虱净、大功臣)1500-2000倍液喷雾;三是用病毒病防治剂也有一定效果,用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防治因蚜虫传播的病毒病,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软腐病:儿菜抗软腐病能力很弱。该病是土壤中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由菜株茎基部或近地面根部伤口侵入所致。一般平畦栽培的虫害多,病害就重,遇寒流侵袭或湿度大等发病更重。其防治方法:⑴高畦栽培,防止冻害,减少伤口。⑵合理掌握播种期,不宜早播,播前20天耕翻晒土,施用腐熟有机肥。⑶药剂防治。用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防。

霜霉病:儿菜抗霜霉病能力也较弱。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片干枯,极大地影响产量和品质。该病由寄生霜霉和芸薹霜霉侵染所致。在气温稍低(15-20℃)、天气潮湿、低洼积水和土壤粘性重的菜地易发生流行。其防治方法:⑴选择排灌方便和疏松的土块种植,做到合理密植,并搞好田园卫生,减少菌源。⑵及时喷药。在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控制其发展。

蚜虫:蚜虫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病,防治方法同上所述。

菜青虫:主要为害叶片。在低龄期,用Bt乳剂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液2000倍等药剂喷雾。

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十字花科—南芥族:拟南芥
芥兰(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植物界全系列】十字花目—十字花科
芥蓝栽培技术
十字花科植物简介
十字花科植物芥酸合成基因FAE1
十字花科
【花卉摄影】油菜花又名芸苔、寒菜、胡菜、苦菜、苔芥、青菜
独特的二行芥,十字花科中的“二行”奇观 —【发财农业网】
西兰苔产地在哪?西兰苔和西兰花有什么区别?

网址: 抱子芥(十字花科云苔属植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67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干苔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下一篇: 松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