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目—脂麻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目
脂麻科
脂麻科(学名:Pedaliaceae),曾讹称胡麻科,属于真双子叶植物唇形目。全世界有14属70种,分布于非洲热带、南非洲、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大多数生海岸或沙漠地区,栽培于西半球热带。中国二属二种,脂麻属的芝麻与茶菱属的茶菱。
脂麻科在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玄参目中,并将角脂麻科(Martyniaceae)也分入本科,两科的植物都具有毛,所以叶子和茎都有一种喇手的感觉,果实都类似角状,但最新的依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两类植物的关系并不近,因此将角脂麻类植物单独分为一个科,将这两个科分入唇形目。
1.形态特征
草本,稀灌木,具腺毛。叶对生,最上的有时互生,单叶,全缘或浅裂,无托叶。花出于叶腋,单生或聚伞花序(常具3花),柄的基部,具1~2特殊腺体(变形的花),两性,萼片5,基部结合,花冠常广筒形,5裂,稍二唇形,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后方第5枚退化为假雄蕊),花药2室,纵裂,花粉粒扁球形或近长球形,具3孔沟,或具3孔,更多的具多沟或散孔。子房上位,2室,或因假隔膜隔成4室,中轴胎座,每室有一至多数倒生胚珠,花柱细长,柱头2。蒴果室背裂开,或坚果,种子平滑,胚乳薄肉质,胚直伸。染色体基数x=8,13,15,18。
2.脂麻属(芝麻属)
脂麻属(学名:Sesamum)也称芝麻属,曾讹称胡麻属,是脂麻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3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我国南北各地栽培1种。
(1)形态特征
直立或匍匐草本。叶生于下部的对生,其它的互生或近对生,全缘、有齿缺或分裂。花腋生、单生或数朵丛生,具短柄,白色或淡紫色。花萼小,5深裂。花冠筒状,基部稍肿胀,檐部裂片5,圆形,近轴的2片较短。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药箭头形,药室2。花盘微凸。子房2室,每室再由一假隔膜分为2室,每室具有多数叠生的胚珠。蒴果矩圆形,室背开裂为2果瓣。种子多数。
(2)脂麻(芝麻)
脂麻(学名:Sesamum indicum),俗作芝麻,别名巨胜、苣蕂、油麻,有时讹称胡麻,是脂麻科脂麻属植物。虽然它的近亲在非洲出现,但品种的自然起源仍然未知。
①分布范围
芝麻原产于南非,是喜温植物,种植主要分布在45°N和45°S之间。中国芝麻种植区域可至45°N的地方,主要在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分布较多,其中河南产量最多,约占全国的30%左右。据统计,全国芝麻种植面积约为79万公顷,产量约为58万多吨。
②经济价值
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的佼佼者,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从芝麻种子中提取的油脂气味芳香,又称作香油,可用作食用油,也可以用于医药用途:作优质按摩油,或作为软膏基础剂、粘滑剂、解毒剂。糖制的芝麻油可制造奶油和化妆品。从芝麻的花和茎中,可获取制造香水所用的香料。热榨的芝麻油可用于制造复写纸。芝麻油燃烧所生的油烟,可以制造高级墨汁。芝麻的茎杆可做燃料。
芝麻还可以供工业制作润滑油和肥皂。芝麻饼粕含蛋白质较高,是很好的精饲料,饼粕中含有氮素5.9%左右,磷酸3.3%左右,氧化钾1.5%,所以也是很好的肥料。
近几年中国芝麻产量大幅下降,2002年芝麻产量高达89.5万吨,2011年芝麻产量降低到58万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芝麻及其制品消费量呈增长趋势。由于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芝麻进口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10%,2011年进口量高达38.9万吨。
③食用价值
芝麻可用作烹饪原料,如作糕点的馅料,点心、烧饼的面料,亦可作菜肴辅料。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吃的芝麻制品有:芝麻粉,芝麻糊,芝麻饼,芝麻酱。
护肤美肤:常吃芝麻,可使皮肤保持柔嫩、细致和光滑。有习惯性便秘的人,肠内存留的毒素会伤害人的肝脏,也会造成皮肤的粗糙。芝麻能滑肠治疗便秘,并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利用节食来减肥的人,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
减肥塑身:芝麻中含有防止人体发胖的物质蛋黄素、胆碱、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在节食减肥的同时,若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肤可获得改善。
④营养价值
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其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等的甘油脂;又含甾醇、芝麻素、芝麻酚、叶酸、烟酸、蔗糖、卵磷脂、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芝麻中的亚油酸(Linoleic、C18∶2)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
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
芝麻还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⑤药用价值
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通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
在中国古代,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食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认为,芝麻能强身体,抗衰老,以九蒸胡麻,同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3.茶菱属
茶菱属(学名:Trapella)是脂麻科下的一个属,为浮水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产1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
(1)植物学史
本属植物多被归于脂麻科,但有些分类学者会将之归于茶菱科(Trapellaceae Honda & Sakis.),特别是角脂麻科被独立成科时。
本属属名在1887年由丹尼尔·奥利弗命名,同时发表了当时的新种植物,茶菱,这份标是韩尔礼在1881年至1887年间,被派驻宜昌海关时采集,送到邱园。丹尼尔·奥利弗于1887年,根据韩尔礼第1671号标本发表。据丹尼尔·奥利弗1887年发表新种时的注文称:“这是最近在中国采到最让人觉得有趣的植物。....我暂时将之归于脂麻类(Pedalineae),但极可能它自成一自然群(distinct Natural Order)。
(2)形态特征
浮水草本。叶对生,浮水叶三角状圆形至心形,沉水叶披针形。花单生于叶腋,果期花梗下弯。萼齿5,萼筒与子房合生。花冠漏斗状,檐部广展,二唇形。雄蕊2,内藏。子房下位,2室,上室退化,下室有胚珠2枚。果实狭长,不开裂,有种子1颗;果顶端具锐尖的3长2短的钩状附属物。
(3)茶菱
茶菱(学名:Trapella sinensis)是脂麻科的水生草本植物,具二型叶。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
最早由韩尔礼采集,送至邱园由丹尼尔·奥利弗发表新种暨新属茶菱属 (Trapella)。其种加词“sinensis”意为“中华的”。
常群生在池塘或湖泊中,适应性广,最适温度为1 8~3 2 oC。植株形体小,生长速度较慢。适应全日照环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群生于池塘或湖泊中,海拔300米左右。在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用于小型水体边缘或浅水水体绿化,常作成片栽培,形成水体覆盖景 观。容器栽培可在庭院、室内造景观赏。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香茜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爵床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连翘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科—薰衣草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茄目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马鞭草科:马缨丹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车前科:柳穿鱼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紫葳科:蓝花楹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紫丁香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脂麻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0438.html
上一篇: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母草科 |
下一篇: 唇形科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