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乌头荠族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乌头荠族
乌头荠族,学名Trib. Euclidieae DC.,十字花科的一族。共13属;我国有7属,主产于西北地区。
1.形态特征
植株无毛,或有单毛、分枝毛,有的有腺毛。侧蜜腺汇合或不汇合,中蜜腺有或无,花丝条形,花药钝;子房无柄,少数有极短的子房柄;柱头头状或浅2裂,很少深2裂。短角果不裂或稍裂,坚果状,隔膜多数坚硬。种子子叶直,少数螺旋状内卷,缘倚或背倚胚根。
2.下级分类
匙荠属 Bunias L.
乌头荠属 Euclidium R. Br.
绵果荠属 Lachnoloma Bunge
脱喙荠属 Litwinowia Woron.
球果荠属 Neslia Desv.
螺喙荠属 Spirorhynchus Kar. et Kir.
舟果荠属 Tauscheria Fisch. ex DC.
3.匙荠属
匙荠属(学名:Bunias)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地中海区及亚洲。中国2种,产东北及华北。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有单毛、分叉毛及腺毛;叶羽状浅裂至大头羽状全裂,具波状齿;萼片开展,基部稍成囊状;花瓣白色或黄色,倒卵形或圆形,顶端截形,具爪;花柱圆锥形,柱头2浅裂;果卵形,小坚果状,不开裂,果瓣具瘤状突起或每侧有翅;种子每室1个,圆形;子叶圆形,螺旋状内卷,背倚胚根。
(2)匙荠
匙荠(学名:Bunias cochlearioides),为十字花科匙荠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于草原地区的水泡子旁。产黑龙江、辽宁、河北。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蒙古。苏联的西伯利亚(模式标本采集地)与中亚均有分布。俄罗斯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
4.乌头荠属
乌头荠属(学名:Euclidium)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约3或4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地中海地区、中亚、澳大利亚、北美及智利。中国有1种。
该属是由英国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托马斯·纳托尔(Thomas Nuttall,1786年1月5日-1859年9月10日)于1753年发现并命名。
(1)形态特征
萼片分离,基部不呈囊状;花瓣淡黄色或白色;雄蕊分离,花丝无齿,侧蜜腺三角形,小,位于短雄蕊两侧,中蜜腺无;子房无柄,花柱圆锥形,向外弯曲。短角果小,卵形,呈坚果状,2室,果皮与隔膜均本质化;果梗粗短,几乎与茎相贴。种子每室1粒;子叶扁平,缘倚胚根。
(2)乌头荠
乌头荠(学名:Euclidium syriacum)为十字花科乌头荠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水边、田边及宅旁。产新疆(北疆)。(中亚)、亚洲北部及欧洲均有分布。
5.绵果荠属
绵果荠属(学名:Lachnoloma)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仅有绵果荠(Lachnoloma lehmandii)一种,分布于中亚和中国新疆。
该属是出生在基辅的波罗的海的德国植物学家和西伯利亚科学考察家亚历山大·乔治·冯·邦吉(俄语:АлександрАндреевичБунге;1803年10月6日 - 1890年7月18日))于1853年发现并命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有单毛及分叉毛;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叶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上部者全缘,下部者具弯缺粗齿,有叶柄;总状花序稀疏;花中等大,浅红色;萼片直立,上部连合,仅在果时裂开,有长柔毛,外萼片线形,基部渐窄,内萼片披针形,基部是囊状;花瓣长圆形或宽卵形,有长爪;内雄蕊花药比外雄蕊花药大;子房有2胚珠,花柱长,有很厚的脱落性长单毛或分叉绵毛几达顶端,柱头深裂,具极叉开的分枝;短角果坚果状,卵形,稍侧扁,4棱,未成熟时密生黄色绵毛;种子倒卵形,子叶背倚胚根。
(2)绵果荠
绵果荠(学名:Lachnoloma lehmannii)为十字花科绵果荠属下的一个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周缘的盐渍化荒漠环境,中亚也有分布。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6.脱喙荠属
脱喙荠属(学名:Litwinowia)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仅有脱喙荠(Litwinowia tenuissima)一种,分布于西伯利亚、中亚、伊朗以及欧洲东部。我国新疆也有,生长在河岸的沙荒地、山坡。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木,全株有单毛,并有少数分枝毛;茎直立,分枝;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萼片直立,基部略成囊状;花瓣白色或淡紫色,具长爪;短角果球形,表面有细网纹,并有短单毛;花柱细长,比角果长,基部有1细关节,果实成熟时由此处脱落;种子2个,每室1个;子叶缘倚胚根。
(2)脱喙荠
脱喙荠(学名:Litwinowia tenuissima)为十字花科脱喙荠属下的一个种。生河岸边、沙荒地、山坡。产新疆(北疆)。西伯利亚、中亚,以及伊朗、欧洲东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7.球果荠属
球果荠属(学名:Neslia)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及亚洲西南部。分布于我国有球果荠1种,产新疆、东北。
该属是由尼凯斯·奥古斯特·德沃(Thomas Nuttall,1786年1月5日-1859年9月10日)于1814年发现并命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有单毛及分叉毛;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基部耳状,抱茎,全缘至有锯齿,具柔毛;总状花序伞房状,果期伸长;花小,黄色;花梗丝状,果期遥长于果实;萼片成囊状;花瓣匙形;子房有4胚珠,花柱线形,柱头头状;短角果近球形,2室,不裂,花柱宿存,在果期变硬;种子1个,近圆形,棕色;子叶背倚胚根。
(2)球果荠
球果荠(学名:Neslia paniculata),为十字花科球果荠属下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山坡草丛。产于东北各省、内蒙古、新疆、西藏。西伯利亚、克什米尔地区、欧洲及加拿大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8.螺喙荠属
螺喙荠属(学名:Spirorhynchus)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中亚、伊朗、巴基斯坦。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拥有无毛或有短柱状、乳头状突起,花萼黄白色;果实为短角果不开裂,四棱状卵形,顶端有扁平长喙,呈镰状或螺状弯曲;每室种子1粒,长圆卵形,悬垂于室顶。
拥有无毛或有短柱状、乳头状突起。萼片直立,稍展开,基部略呈囊状,有窄的白色边缘;花萼黄白色;长雄蕊花丝扁,联合,短雄蕊败育;侧蜜腺愈合成球状,位于短雄蕊内侧,中蜜腺位于长雄蕊外侧。短角果不开裂,四棱状卵形,顶端有扁平长喙,呈镰状或螺状弯曲,有窄翅。每室种子1粒,长圆卵形,悬垂于室顶;子叶条形,背倚胚根。
(2)螺喙荠
螺喙荠(学名:Spirorhynchus sabulosus)为十字花科螺喙荠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半荒漠带沙地, 覆沙戈壁, 荒漠沙丘, 丘间地, 沙地, 沙砾荒漠, 沙丘 [1] 。分布于新疆。生于沙丘。中亚、阿富汗、伊朗等地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中亚。
9.舟果荠属
舟果荠属(学名:Tauscheria)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仅有舟果荠(Tauscheria lasiocarpa)一种,分布于中亚。
该属是由瑞士植物学家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法语: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或Augustin Pyrame de Candolle(1778年2月4日-1841年9月9日))于1812年发现并命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叶全缘,抱茎。萼片分离,直立,基部不成囊状;雄蕊分离,花丝无齿;侧蜜腺半披针状长圆形,联合,向内开口,外侧成浅波状,围绕短雄蕊;中蜜腺宽而短,三角形,生于长雄蕊外侧,与侧蜜腺汇合;子房无柄,1室,柱头头状。短角果具翅,翅向上折转,上凹下凸,成一舟状,不开裂;果喙为扁三角形。种子1粒,悬垂于室顶;子叶扁平,背倚胚根。
(2)舟果荠
舟果荠(学名:Tauscheria lasiocarpa),为十字花科舟果荠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多生长于荒漠草原,少数生长于砾石戈壁、路边、田边、河岸。产自新疆、西藏西部。蒙古、苏联的中亚,以及克什米尔地区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中亚。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十字花目—十字花科
【植物界全系列】十字花科—南芥族:拟南芥
中国十字花科果实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蝉翼荠
十字花科
昆明植物所解析核心十字花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中国水生植物新记录属——钻叶荠属(十字花科)
种质库团队解析核心十字花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植物界全系列】树兰亚科—树兰族(一):竹叶兰
【植物界全系列】树兰亚科—万代兰族(一):多花脆兰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十字花科—乌头荠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0554.html
上一篇: 十字花科概述课件 |
下一篇: 食用“十字花科”蔬菜会导致甲状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