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药桔梗的本草考证

中药桔梗的本草考证

中药桔梗的本草考证

【摘要】: 本课题选用中药桔梗作为研究对象,以记载桔梗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厘清桔梗的药名、基原品种、道地变迁、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六个部分的发展脉络,为桔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和借鉴。制定文献检索方案,确定检索词、检索范围和检索方法,在中国国家版本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国学大师网古籍数据库、中华医典等数据库中,检索确定历代文献中具有明确桔梗记述信息的古籍文献,同时对近些年的出土文献、新整理出版的古籍等未纳入数据库的古籍文献,进行手工检索确认,力求广泛、全面、准确、可靠地获取更多记载桔梗的古籍文献资料,按照药名、基原品种、道地变迁、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进行分类,结合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调查鉴定法等,将记载桔梗的所有历代文献按时间顺序整理出有序线索,并梳理出桔梗的药名、基原品种、道地变迁、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的演变过程及原因。研究结果如下:在药名上,考证得出桔梗别名者众,历代本草文献均以桔梗为其正名,但目前在临床应用时,仍存在桔梗、荠苨、甜桔梗、苦桔梗、南桔梗、北桔梗等药名给付不同药材的情况,为从根本上解决中药“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问题,作者建议在临床上统一中药名,如唯以“桔梗”处方,才能给付桔梗药材。在基原品种上,考证得出历代本草文献所记载的桔梗药材其基原植物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按照时间顺序考证得出本草记载药用桔梗的产地有:河南、山东、安徽、甘肃、山西,之后逐渐增加了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现代药用桔梗的产地遍及全国除岭南、新疆、西藏外的大多数省份。其中安徽自古就是桔梗的主产区之一,具有栽培面积广、栽培历史悠久、产出桔梗质量较好的特点,一直备受认可,但近年来其产量大幅降低,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以使安徽重新成为桔梗主产区,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桔梗药材。在采收加工和炮制上,考证得出桔梗宜在秋季采收,较春季采收桔梗体更重、质更坚,药效更佳。因现代桔梗药材多切片干燥储存,故建议不去皮和芦头。关于桔梗炮制有待结合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临床用药经验,从桔梗的四气五味和临床用药配伍出发做进一步研究。在性味归经上,考证得出桔梗性味可归纳为味苦辛,性平、微温,无毒或有小毒,有极少数古籍见“大寒”、“寒凉”。桔梗“入肺经”广受认可,但也有“入肾经”、“入脾经”、“入胆经”及“兼入心经”等小众观点。在功效主治上,《神农本草经》中桔梗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后世本草著作或有添补,如治咽喉痛、补气血、下蛊毒等,但法不离本经,部分新增功效主治来源于临床医学发展,但另有部分乃是含桔梗药方所愈病症被误归为桔梗功效所致。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3


相关知识

中药玫瑰花的本草学考证
经典名方中款冬花的本草考证
菊花的本草考证
本草学研究的二重证据——从本草文献考证到本草考古
闹羊花的本草考证及炮制历史沿革分析
中国药用玫瑰本草考证与生产开发现状
黄璐琦院士:从本草文献考证到本草考古
麻城福白菊的历史文化渊源及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药用百合本草考证
药用菊花论文:麻城福白菊的历史文化渊源及本草考证

网址: 中药桔梗的本草考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01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桔梗提取物图片
下一篇: 桔梗炮制历史沿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