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腐病是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病害,尤其在甘蓝上为害严重。我国20世纪70年代即有该病的发生,80年代全国各地普遍流行。近年来,随着复种指数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程度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甚至造成20%~50%的减产,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的生产和供应。 病原白菜黑腐病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Xanr/i。m。wasc。mpestrispv。c。mpestris(D。ws。n)Pteetal。致。该病菌不但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白菜、甘蓝、油菜、萝卜和黒芥等),还存活于其他的杂草和观赏植物上。 菌体杆状,大小为(0。7~3。0)微米X(0。4~0。5)微米,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可链生,革...全部
黑腐病是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病害,尤其在甘蓝上为害严重。我国20世纪70年代即有该病的发生,80年代全国各地普遍流行。近年来,随着复种指数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程度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甚至造成20%~50%的减产,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的生产和供应。
病原白菜黑腐病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Xanr/i。m。wasc。mpestrispv。c。mpestris(D。ws。n)Pteetal。致。该病菌不但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白菜、甘蓝、油菜、萝卜和黒芥等),还存活于其他的杂草和观赏植物上。
菌体杆状,大小为(0。7~3。0)微米X(0。4~0。5)微米,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可链生,革兰染色阴性,不抗酸,好气性。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5~38°C,最适温度25~30°C,致死温度51°C持续10分钟,在干燥的条件下可以存活1年以上。
症状黑腐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它的症状特征是引起维管束坏死变黑。病菌从幼苗子叶叶缘的水孔侵入,引起发病,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使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斑或细黑条。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和虫伤处开始,出现"V"字形的黄褐色病斑,该部叶脉坏死变黑。
病菌能沿叶脉、叶柄发展,蔓延到茎部和根部,致使茎部、根部的维管束变黑,植株叶片枯死,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球茎受害时维管束变黑或腐烂,但无臭味,干燥时呈干腐状。种株发病,病原菌从果柄的维管束进人角果,或从种脐侵人种子内部,造成种子带菌。
花梗和种荚上病斑为椭圆形,暗褐色至黑色,与霜霉病的症状相似,但在湿度大时生成黑褐色霉层。留种株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茎上密布病斑,种荚瘦小,种子发育不良。病害循环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是一种种传病害,种子带菌率为0。
03%时就能造成该病的大规模暴发。因此,带菌种子是该病重要的初侵染源。在田间,病菌主要寄生在植株病残体上,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黑腐菌可存活2~3年,而离开病残体其存活时间不超过6个星期,带菌的病残体是该病在田间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此外,一些十字花科杂草也是该病菌的寄主,如独行菜、荠菜、野生萝卜、大蒜芥、臭荠和毛果群心菜等,所以,田间和田块周围的带菌的杂草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之一。病原菌以雨水和灌溉水进行传播,据报道,在潮湿条件下,叶缘形成吐水液滴,病菌聚集在吐水液滴中,水滴也可将病菌传播到相邻的植株上。
此外,田间昆虫取食和农事操作也可以将该病菌传播至健康植株上。田间杂草未及时清除或清除后仍堆放在田块周围,没有及时焚烧与深埋等处理,也会进一步增加病原传播与侵染的机会。发病因素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易暴发流行。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期过早、与寄主作物连作、种植过密、管理粗放、植株徒长和虫害严重等地块发病严重。温度为25~35°C,湿度为80%~100%时,幼苗发育不良,在子叶上形成坏死斑并最终枯萎死亡。
在气温低于15°C时感病幼苗的症状和发病程度通常不明显。防治措施针对上述黑腐病初侵染源及传播途径,可以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该病的传播和蔓延。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目前'中甘11号'、'中甘15号>、'中甘21号'、'开春1号'和'碧玉'等甘蓝品种较抗黑腐病;'改良83-24'、'德高1号'和'正旺达12'高抗黑腐病。
据报道,一些华北类型的晚熟大白菜对黑腐病也有一定的抗性。种子处理播前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具体操作是:50°C温水浸种20~25分钟,随后在20~30°C浸种3~4小时,沥水后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
或种子用100毫克/升的链霉素,3%的过氧化氢处理种子30分钟,用清水洗3~4次,催芽,播种,可有效控制病菌传染。农业防治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深沟高畦,避免田间过涝;及时防治虫害,减少对植株的机械损伤;及时摘除病黄叶,收获后清除田间的残株病叶。
化学防治细菌性病害传播很快,短时间内就能在生产田中造成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对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病原菌的传播。在白菜幼苗2~4片真叶时期,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3天一次,连续喷2~3次。
发病初期也可以喷施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此外,常用的防治药剂及方法还有: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700倍液喷雾或灌根。
另外,喷施抗病诱导剂可以诱导植物的免疫活性,大田喷施50%苯并噻二唑水分散粒剂,每公顷使用该药剂有效成分不超过35克,隔7天喷1次,连续喷4次,能够减少作物发病。收起
相关知识
及时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需严防霜霉病、软腐病与黑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是什么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 农业植物病理学 教材.ppt
菜花感染十字花科黑腐病如何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pdf全文
西兰花黑腐病的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网址: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播种前要如何做呢?十字花 – 手机爱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3034.html
上一篇: 种子生产术十字花科主要蔬菜的.. |
下一篇: 项目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