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7):23 - 25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病虫防控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三十九)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的 发生规律及防治 张 扬 李金萍 周慧敏 李宝聚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Xanthomonas 株,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呈现不同发病症状。病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Dowson)Pyeetal.〕是一种 原菌多从叶缘处的水孔侵入引起发病,形成“V”字形 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我国20世纪 的黄褐色病斑,病斑周围具黄色晕圈(彩色图版5), 70年代即有该病发生,80年代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病健界线不明显。病原菌还可沿叶脉向内扩展,形成 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我 黄褐色大斑并且叶脉变黑呈网状(彩色图版6)。病 国菜田复种指数的普遍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 原菌还可通过害虫取食或机械操作造成的伤口侵 黑腐病的发病程度和发病几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目 染,形成不规则形的黄褐色病斑(彩色图版7)。此 前,国内外市场上用于防治细菌性黑腐病的化学药 外,病原菌沿侧脉、主脉、叶柄进入茎维管束,并沿维 剂较少,虽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已经 管束向下蔓延,在晴天时可导致植株萎蔫,傍晚和阴 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防效容易受菌株、环境条件、土 天时恢复。在田间,病害发生严重时,外部叶片可多 壤类型、作物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Wulff,etal.,处被侵染(彩色图版8)。球茎受害时维管束变为黑 2002;Luna,etal.,2002)。因此,掌握十字花科蔬菜 色或腐烂,但无臭味,干燥时呈干腐状。种株发病,病 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 原菌从果柄维管束进入角果,或从种脐侵入种子内 的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部,造成种子带菌。花梗和种荚上病斑椭圆形,暗褐 1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症状 色至黑色,与霜霉病的症状相似,但在湿度大时产生 1.1 幼苗期发病症状 子叶感病,病原菌从叶缘侵 黑褐色霉层,有别于霜霉病。留种株发病严重时叶片 入引起发病,初呈黄色萎蔫状(彩色图版1),之后逐 枯死,茎上密布病斑,种荚瘦小,种子干瘪。 渐枯死。幼苗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幼苗萎蔫、枯死或 2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病原菌 迅速蔓延至真叶(彩色图版2)。真叶感病,形成黄褐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病原菌,也称甘蓝 色坏死斑,病斑具明显的黄绿色晕边,病健界线不明 黑腐病原菌或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显,且病斑由叶缘逐渐向内部扩展,呈“V”字形(彩色 病原学名为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 (Dowson)Pyeetal.(简称Xcc)。 图版3),部分叶片发病后向一边扭曲(彩色图版4) 1.2 成株期发病症状 病原菌以多种形式侵染植 先确定了该菌在瑞典芜菁和甘蓝上的致病性,并将 这种菌命名为Bacillus campestris ,之后,黑腐病菌的 张扬,硕士研究生,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省沈阳市沈河 病原学名经历了长 区马官桥,110866,E-mail:zhangyang8622@ Pye等人于1980年将该病原菌正式定名为Xantho- 李金萍,周慧敏,李宝聚(通讯作者,研究员,E-mail:libj@mail.caas. 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
相关知识
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需严防霜霉病、软腐病与黑腐病
蔬菜细菌性病害及防治
贡柑黑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黑腐病论文10篇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昆虫群落时间生态位研究
玉米青枯病及细菌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西兰花黑腐病
网址: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pdf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4534.html
上一篇: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菌快速检 |
下一篇: 细菌性病害到底有没有特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