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马鞍山知音文化公园生态环境优美
入秋。早晨的一缕阳光,穿透蓝色天空,洒落在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每个角落。湖面碧波荡漾,荷花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粉色的花朵,荷香弥漫四周。游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漫步在弯曲而平坦的后官湖郊野绿道上,发黄的树叶随风飘落于眼前,仿佛将自己置身画中,享受这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很是惬意。
9月26日,清早,来自汉口的周先生和骑友们,着一身赛车装,带上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坐上才开通一天的蔡甸地铁,从知音站出来后,直接骑行到了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他们向往的退休生活: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
生态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丰富的蔡甸区,是湖北第一批、武汉市第一个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2012年,湖北省环保厅评审通过了《蔡甸区生态建设规划》。2013年10月,蔡甸区被国家环保部列为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蔡甸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聚焦绿色产业发展,围绕生态大保护,走出了一条生态引领、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径。
2017年,蔡甸成为全省第一批,也是武汉市唯一的省级生态区。同年,蔡甸区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并制定实施《蔡甸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17-2024)》,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各项创建任务高质量完成。目前,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6个领域、10个方面、40项考核指标中,蔡甸区有23项指标已达标或基本达标,其中稳定达标8项,剩余17项指标正按计划扎实推进。
今年1—4月,蔡甸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排名武汉新城区第一。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入选湖北省第五届环境保护政府奖。从2013年至今,蔡甸人砥砺奋进6年,坚守绿色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支撑蔡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理念
18公里嵩阳大道跨越美丽的索河
生态立区,绿色发展。
蔡甸区一直致力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优先开发的蔡甸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建设环保型工业园区,基本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节能环保等五大支柱产业。如,亿和数码模、锦瑞、冠捷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引领绿色发展潮流,武汉锦瑞建成国家级绿色制造数字化车间。
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大力引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生态、高端国际健康医疗、绿色智慧交通等产业,全力推进法国电力集团分布式能源管理、优炫信息安全产业园、中法企业中心和什湖治理等引领性、标杆性项目建设。在限制和禁止开发的中西部区域,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行“两清”“两减”生产方式,建成全市首家智能配肥站,实现科学配方、合理施肥。积极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今年上半年,蔡甸区接待游客378万人次,增长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8亿元。
为严把生态关,蔡甸区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树立了“绿色决定生死”理念,通过落实严格的土地预审、环境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审批条件,坚持把节能环保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标准”,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入驻。
近年来,蔡甸区对27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招商项目予以否决,把25家重金属污染、化工类企业拒之门外,涉及投资近10亿元。
该区还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实施“四水共治”,将湖泊保护、园林绿化、山体复绿、污水治理、污染企业关停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全区绩效考核范畴,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构建“人水城”生态框架
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域
蔡甸中西部地区背靠江汉平原,西部拥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和桐湖省级湿地公园,中部则有索子长河省级湿地公园、九真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风景区,是蔡甸优质生态资源的大后方。
划定生态红线,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构建“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生态框架。蔡甸区大力实施后官湖水质提升工程、朝阳河生态治理、大集环城污水管网铺设、马家渡污水提升泵站等29个项目,积极推进后官湖全面截污。强力推进沉湖等四大湿地的生态治理重点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编制实施28个重点湖泊、10条主要河流“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并实行“河湖长制”管理,建立“一湖一策”,全区重点湖泊河流水体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治理达标率100%。深入实施压尘、控烟、改燃、禁烧等工作,累计完成各类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改造等项目63个,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3万余辆。
2019年上半年,蔡甸区空气优良天数139天,优良率79.9%,同比增加3.6%。以军运会绿化提档升级为契机,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行动,完成工程造林17000亩,新增绿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城区主干道绿化品质全面提升,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43.1%、39.7%。蔡甸区荣获“湖北省绿化模范区”,并被列为武汉市唯一“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创建单位”。
蔡甸区的绿色发展已深入人心。全区共有各类民间绿色环保组织40余个,环保志愿者近万人,成为蔡甸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目前,全区创建市级以上生态街乡1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68个,省级以上生态村23个。
融合中法生态理念打造美丽城市“绿心”
连通什湖与后官湖的高罗河廊道整治工程效果图
蔡甸区坚持规划引领,融合中法两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领域先进技术和经验,注重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体系和绿色建筑等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突出生态环保示范和产业创新,按照既能示范领先又能复制推广的原则,制定生态城指标体系,形成以量化指标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
目前,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于一体的生态城高质量规划体系基本确立。到2030年,生态城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42%,绿色建筑比例100%,绿色出行率不低于9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低于20%,再生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30%,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60%。
推进全域生态治理,把什湖治理作为利用法国先进湖泊治理理念和技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标杆性项目。
位于蔡甸北部地区的什湖,地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北部,东至四环线,西至凤凰山,南至马鞍山,北至汉江,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中心。什湖治理项目总投资8亿元,总体规划面积约10.84平方公里。目前,连通什湖与汉江、后官湖的高罗河、香河生态廊道工程已启动建设。
该项目通过湖渠整治、生态修复、智慧水务、海绵城市建设等五大工程,改善什湖水质,恢复湿地涵养功能,构建良好的水系循环网络,为各类生物创造良好的繁衍栖息地,恢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江河湖连通、山水城相融,湖塘映城、河网穿城、城在园中”的共生格局,打造成为生态亮点。此外,区域内还将建设什湖生态文明公园和马鞍山知音文化公园,打造城市“绿心”。
外迁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10余家,关停养殖场、小作坊和“三合一”场所70余家。2019年6月,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获第五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生态示范区释放红利村民陆续吃上旅游饭
生态宜居的后官湖区域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核心区域内,后官湖湖水清澈,湖岸绿树成荫,碧荷红花,景色怡人。秀丽的后官湖,正和蔡甸其他山水美景一道,走入全球视界。
一位曾参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选址考察的蔡甸区委相关人士说,法国人最终选址生态示范城于蔡甸,正是见到了后官湖之秀丽、马鞍山之葱郁。
拥有居民673户的彭家山村,位于后官湖北岸、马鞍山南麓西侧,依山面湖。35岁的村“两委”干部汪小雄生长于此,也见证了后官湖从“藏在深闺无人识”到发展为“城市名片”。“后官湖成为知名的生态名片之后,的确给村里带来了各方面的好处。”他说。
早年间,彭家山村的村民以务农和开山采石为业,村旁的一座山头一度被挖空。但由于交通不便,这些并没有让村民们富起来,“种的作物卖不出去,出行也不方便。”
10年前,意识到生态价值的蔡甸,开始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开发之路。全区关停了所有采石场,在全市率先开展山体修复,后官湖、沉湖、索子长河、桐湖等湖泊湿地相继启动保护工作。在后官湖建设全市首条环湖绿道,确立湖岸保护线,生态保护逐渐覆盖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2016年,约20平方公里的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半程马拉松、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项目逐年开始,这里也逐渐成为远近知名的城市名片。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
变身武汉市城郊知名旅游景区的后官湖,也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让传统的农业生产者,逐步转变为旅游服务业者。利用自家果林从事水果采摘和农家乐生意的彭家山村村民樊火群,每年仅靠游客收入,就能额外增收上万元。展望未来,汪小雄说,随着蔡甸地铁开通,和周边生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后官湖的生态价值,会越来越凸显;村里的发展,也肯定会更好。”
位于蔡甸区的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入选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湿地是全球同纬度湿地生态保护最好的一处,栖息着至少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被生态学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沉湖湿地。消泗万亩油菜花海成为武汉十大赏花名片之一。曾经的重点贫困村七壕村贫困户也开始经营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蔡甸区众多村民看来,美丽蔡甸将逐渐释放生态红利,而他们就是最终的获益者。
策划:中共蔡甸区委宣传部
撰文:汪峥 张勇军 万世雄 孙克亮
【编辑 张操】
相关知识
蔡甸全力推进全域乡村振兴
聚焦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鄢陵县举办花木产业发展论坛
河南通许县: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协同发展
震泰主推绿色田园发展与农业绿色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科技惠农系列展(七)花色田乡创造乡村农旅美好生活
谷城将军山村:产业兴 百业旺 和美乡村入画来
李七庄街顶层谋划发展 构筑整体协调发展新格局
“鲜花经济”为绿色发展增色添香
科技小院助力国家标准研制,生态茶园建设促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归湖镇狮峰村:发展景观产业 激活美丽经济
网址: 良好生态环境成支撑蔡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美丽乡村入画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88.html
上一篇: 四川:视生态为最大的财富 |
下一篇: 一座县城这样理好“生态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