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3月3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邵琪)3月3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按照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以建设生态强省为目标,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河南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摄)
会上,河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朱延林表示,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要全面推进黄河三门峡灵宝至郑州桃花峪段天然林保护和林草植被带建设。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营造乔木林、乔灌草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带。加大对水源涵养林的封山禁牧和封育保护力度,促进自然恢复。结合地貌、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科学选用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提高成活率,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适度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提高生态效益和农民收益。加强废弃矿区、采煤沉陷区等区域生态修复。
河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朱延林(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摄)
开展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保护修复。对桃花峪至台前段滩区和蓄滞洪区因滩施策,加强防风固沙林、生态景观林、护岸固堤林建设,推进滩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建设平原生态绿网。在堤内重点建设黄河南北岸保育林带、湿地涵养带,进一步织密堤内“绿网”。在堤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沟河路渠林带为骨干,推进乔木混交、乔灌搭配的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加强平原防风固沙林建设、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林修复。在黄河干流两岸大堤外侧建设复合型生态廊道,同时,持续推进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建设。
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修复。统筹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和布局,依法依规对黄河流域的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耕地实施有序退耕还林还草、退养还湖还湿,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开展生物多样性拯救保护,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朱延林提到,重点开展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要依托黄河干支流库塘、湖泊、沼泽和明清黄河故道等湿地资源,整合归并优化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布局。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综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重建,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扩水增湿、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自然湿地面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关知识
河南:以建设生态强省为目标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
河南嵩县:修复水生态,打造“聚宝盆”
新技术赋能生态治理
提升生态环境 守护美丽海湾——东营市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兰州新区:“生态绿城”尽展新颜
久别重逢的生态之美
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集链成群建设世界一流花卉产业
我们共有一个家——“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六
济南生态绿化项目生态景观建设、精品公园建设篇
“生态张掖”赛江南
网址: 河南:以建设生态强省为目标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55.html
上一篇: 城市话题|继中国科学家重大发现后 |
下一篇: 浙江云和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