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常见果树, 如苹果、梨、李、桃、葡萄、枣、柑橘等, 在生产上经常出现裂果(包括果面裂口, 果皮皲裂, 果皮表面裂纹), 一般裂果率达20%~30 %,严重时高达50%~60 %。由于裂果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裂果是果实对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作出反应而使果实表面出现开裂的现象,属于生理性病害。果实开裂后既影响外观,又因易受病菌侵染而出现浆烂果,以致果实商品价值严重降低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了解裂果影响因子是预防和减轻裂果的前提,对提高各种植物果实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裂果类型
裂果的发生部位、开裂方式和开裂形状多种多样。在果实的梗洼部、中部、萼洼部均可发生裂果。根据裂果发生的部位和形状, 可将其分成半圆型、纵裂型、横裂型、放射型和混合型等5种类型。
半圆型:以果顶或梗洼部为圆心呈半圆形裂开, 裂口有时较大, 可达果肩部位;
纵裂型:在果实中部呈条状纵向裂开, 裂口有时可深及果肉内部达2~3mm;
横裂型:在果实中部呈条状横向裂开;
放射型:以果柄等处为中心呈放射状裂开;
混合型:在同一果实上有上述两种以上开裂方式组合裂开。
2、裂果时期
从果实膨大期至果实采收期一般都可发生裂果, 尤其套袋果摘袋后是裂果发生的高峰期。树种不同, 裂果发生的时期也不尽相同。葡萄裂果一般发生在着色成熟期,富士苹果裂果病一般发生在秋季的雨后,从8月下旬至采收前陆续有裂果现象发生,柑橘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油桃裂果始于果实速生期的始期,并且随果实渐进成熟和果实体积的迅速膨大, 裂果率急剧增加。总得来说裂果的发生大都发生在果实近、成熟期前后。
3、影响裂果的因素
3.1 果实的表型特征
品种的果型大小、果皮厚度、果实表面气孔数量和气孔大小、细胞紧密度、果皮发育质量等都会影响到果实裂果。一般来说,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有弹性、抵抗果肉细胞迅速膨胀所造成的膨压的能力强, 则抗裂果能力强;果皮角质层越厚,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越强, 越抗裂果;果实表面气孔数量和气孔大小对裂果也有直接影响,气孔数目多或气孔不断增生均可导致裂果发生。果实的组织结构与裂果也有密切的关系,果实开裂是果肉的生长应力和果皮抗张能力的相互作用, 在抗张能力不能忍耐生长应力的情况下导致果皮断裂的结果。
3.2 果实生理特性
裂果的发生和果实在某一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性有关, 裂果发生时期大多在近成熟期, 而有的在生长早期或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果实内源激素及比例的变化, 果实内部各组织分化不一致,果实各组织间生长不协调,果实的贮存物质, 结构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果皮破裂应力降低等均加剧裂果。
裂果的发生还与细胞活性氧及清除系统如保护酶的活性有关, 植物器官衰老或遭受逆境时, 产生活性氧积累, 发生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使细胞膜系统遭到伤害, 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有效地清除超氧自由基, 具有抵御膜伤害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 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强, 果实不易发生裂果。
3.3 生态环境因素
水分与裂果有很大关系,土壤水分含量与空气湿度的剧裂变化, 是引起裂果的主要外因。果实生长前期, 土壤含水量不足, 果皮和果肉细胞体积膨大受到限制,在继续干旱的情况下, 严重影响了细胞的增大, 造成果皮细胞的厚膜化。当果实发育后期, 久旱逢雨或大水漫灌后, 果肉细胞体积增大的速度大大超过果皮细胞增大的速度,就会出现裂果。
气温过高过低、忽高忽低影响裂。夏、秋季, 白天阳光强烈照射伤害果皮, 到夜间果皮又因降温而收缩, 促发了裂果。过于强烈的阳光照射,果皮提早停止生长而出现坏死产生日灼伤, 易发生裂果。
土壤结构不好, 土壤板结, 土壤营养状况不良, 影响植株根系伸展与吸收, 造成生理失调、长势衰弱, 导致生理机能衰退, 是引起裂果的间接诱因。
3.4 树体矿质营养
裂果也是一种生理失调, 矿质元素缺失与过剩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缺钙导致多种生理病害, 包括裂果。钙是构建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份, 可以改变果皮的组织结构, 增加其抗张强度, 另一方面中果皮细胞早期积累大量可溶性钙, 可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 参与果皮海绵形成, 有利于果皮后期的延伸。缺钙导致裂果是由于低水平的钙不足以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细胞壁的弹性。
钾是植物体中多种酶的活化剂, 适宜的钾离子浓度, 有助于叶片同化产物的增加和蛋白质、类脂、纤维素的形成, 从而为果实发育提供充足的结构建成物质, 它对增加果皮硬度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低钾对酶的活性产生严重影响, 进而对代谢产生不良作用, 同时低钾条件下代谢向着衰老方向发展, 组织细胞对水分胁迫忍耐能力减弱, 从而裂果。但后期钾过量也会对钙离子的吸收产生拮抗作用, 影响果胶钙含量, 从而加重裂果。
镁是叶绿素、肌醇六磷酸钙镁和果胶的成分,是许多酶的活化剂, 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硼对细胞壁的合成起重要作用, 缺硼会导致植物减产、品质下降, 氮素有利于赤酶素的合成、激素的调节以及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 使果实的内外组织生长速度相协调, 从而减轻了裂果的发生。
植物对镁、钾的吸收也存在拮抗作用, 在硼、钙的吸收方面也存在着拮抗关系。由此可见, 树体中氮、钾、钙、镁、硼诸元素协调平衡是影响裂果的重要因子。
3.5 栽培管理措施
植物内源激素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到果皮和果肉生长的速度,当两者生长速度失衡时就会形成裂果。在实际生产中,果实发育中后期,因激素失衡造成裂果的现象较为常见。同时,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是造成裂果的原因之一。
栽培措施不当致使树势过强或过弱, 树体营养失调, 造成裂果, 应当注意均衡施肥, 合理修剪, 合理负载量。果树挂果量与裂果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挂果量少, 树体负载量小, 树体营养及水分供应过剩时, 裂果率比挂果量多时要高。
另外、果树选用的砧木,环切或环剥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利、机械刺伤及日灼、药害等因素也是诱导裂果产生的原因。文章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农作物裂果原因分析
如何防治柿子裂果(从养护、灌水、肥料到病虫害防治,全面解析柿子裂果问题)
花卉微距摄影总是不清晰,终于找到原因了
终于清楚鲜花销售技巧
杜鹃花养不活,终于知道原因了,原来是你做错了4件事
防治油桃裂果的措施
西红柿开花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激素影响或缺乏光照等
全能蟹爪兰养护手册,你遇见的问题全在这里了
一种缓解樱桃树花果期裂果的光环境调控方法
终于大结局了
网址: 你担心的裂果问题,原因终于清楚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7322.html
上一篇: 作物为什么会裂果?怎么防治裂果? |
下一篇: 果实“裂果”的5大原因,看完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