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析舞蹈《莲花》的情感表达

浅析舞蹈《莲花》的情感表达

  一、作品《莲花》的概述

  舞蹈《莲花》是北京舞蹈学院学生袁竹在第九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获得银奖的独舞作品。该作品在传统藏族舞的基础上添加融入了许多现代舞的元素及动作,这大大提升了舞蹈的感情色彩,使观众通过舞蹈动作及面部表情神态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和震撼。在作品中,多数的舞姿与音乐都是源自于生活即兴创作。因此,藏族舞蹈作品《莲花》的人物中具有的豪迈、豪爽的性格特点。

  《莲花》这部作品,是对生命、信仰的解读。舞者将独特的艺术和人生感悟,以及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命万物的热爱和敬仰,都充分体现在这部作品当中,充分展示了舞蹈的意境。莲花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花,而酥油灯是藏族人民寄托信仰的圣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代表着藏族女性摒弃浮躁心魔后的宁静,酥油灯虽微弱却有持久的火光,代表着藏族人民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二、从敬畏到钦慕的情感变化

  敬畏一般是指既敬重又畏惧,是对一切神圣事物持有的一种态度。在神圣的神佛面前,藏民们非常敬畏。这一段,男生低吟着藏语,像是藏传佛教中的诵经,显现出藏民在寺庙中祭拜,祈求免祸降福的画面。黑暗中舞者以匍匐在地的姿势开场,匍匐在地代表着众生皆是在黑暗里最普通的底层,即使身处黑暗之中最底层,舞者也不忘民族信仰,自始至终对圣灯持有敬畏之情。舞者将“酥油灯”高举,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即将到来,普照众生。舞者捧着圣灯,当成天赐的珍宝,小心翼翼的护着圣灯的火光,虽然圣灯并没有亮,但内心对圣灯的火光却是满怀期待。舞者弯腰屈背双手捧着圣灯贴在额头前,或是面向圣灯跪拜,都好似信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将幸福和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之情寄托在“酥油灯”上,舞者把藏民对佛教信仰的敬畏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从迷茫到挣脱的情感变化

  酥油灯是信徒们寄托信仰的精神之灯,“灯”是智慧、光明的代表,可以将世间变为一把火把,使这世间永不迷茫于黑暗。在人生中如果少了“酥油灯”的陪伴,灵魂将会失去方向,迷失在黑暗中。迷茫一般指是在生活中不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双眼迷茫,看不清楚,对前方道路虚无缥缈。作品中舞者所塑造的人物身处黑暗之中,在加上舞台灯光的暗沉,没有明亮的灯光为舞者照亮前方,这使舞者没有方向感,无法看清前方虚无缥缈的道路。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从而体现出迷茫。舞者提裙,手端着圣灯,抬脚不知落在何方,迈出一步却又快速收回,从脚上犹豫不决,轻飘且不坚定的动作中体现了人物迷茫的心态;舞者捧着圣灯,护着圣灯似有似无的火光,眼睛注视着前方,不知何去何从,眼神空洞,内心充满着迷茫,黑暗与恐惧,此时舞者给观赏者呈现出迷茫的状态。

  四、从浮躁到顿悟的情感变化

  当面对圣灯的回应,人物内心的焦虑与浮躁之情,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所展现出来。舞者将双手半握拳在头部两边,向前跑,跑到舞台中央前,双臂打开仿佛像是在迎接光明之路的到来,此时舞者给观众呈现出急躁、焦虑的内心;接着舞者手臂左右甩了无数次,再加上恰当的翻身,更能表现舞者的焦躁不安;擦汗的动作,代表着内心的急躁想要迫不及的通往光明之路;舞者提裙慢慢向前走,突然跑起来,手臂大张,夸张而又快节奏地旋转,将紧张又激烈的动作表现的更有张力、感染力,充分体现出舞者浮躁的内心。

  通过对作品《莲花》情感变化的分析,从敬畏到钦慕、迷茫到挣脱、浮躁到顿悟,从而进一步更准确地把握了《莲花》的情感变化。希望本文对今后准备学习该作品的舞蹈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关知识

浅析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的情感表达
浅析针对情感健康的疗愈环境
花意象与欧阳修词的情感表达
用鲜花表达情感
莲花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莲花)
淺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doc
文学作品《孔乙己》与舞蹈《孔乙己》创作的关系 文学作品 舞蹈 创作 关系 孔乙己
花卉形象的情感表达
浅谈幼儿舞蹈对幼儿的影响 陈玉莲 定稿浅谈幼儿舞蹈对幼儿的影响 陈玉莲 定稿.doc
表达情感的诗句

网址: 浅析舞蹈《莲花》的情感表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94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借花表达情感的经典优秀随笔
下一篇: 朝花夕拾手抄报精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