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上植食作用可以跨越土壤界面影响地下食物网及土壤营养动态等生态系统功能。然而,对入侵植物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相关的实验来研究其在植食作用后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和土著植物应对植食昆虫时产生土壤响应的差异。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广泛入侵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来植物。本研究以长江河口地区的土著昆虫素毒蛾(Laelia coenosa)为植食动物,比较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和土著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在昆虫取食压力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素毒蛾取食互花米草和芦苇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线虫数量和铵态氮有效性均显著增加;同时,微生物和线虫的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其中细菌比例显著上升,食细菌和捕食性线虫数显著增加。此外,我们还发现,入侵种互花米草在素毒蛾取食后,土壤微生物、线虫及无机氮营养的增加比例都要明显高于土著种芦苇,这种积极的土壤响应可能更有利于入侵植物在虫食压力下的快速营养吸收和补偿生长。本研究表明了入侵植物在土著昆虫植食压力下其土壤生态系统可能具有比土著植物更为强烈的积极响应,或许是其在植食压力下自我增强入侵性的一种策略。
相关知识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湿地、入侵互花米草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芦苇与互花米草入侵的光合生理比较研究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
天津海岸带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植物入侵生态学——互花米草案例研究
互花米草引种后随着其快速繁殖,会入侵本地植被群落,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图是某沿海互花米草入侵区域植被群落及主要鸟类类群分布图。请回答:(1)互花米草入侵后
硫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耐镉胁迫的调控机制
揭榜挂帅,锁定入侵者互花米草
[题目]互花米草在潮间带湿地生境中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能力.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 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 生态工程实验.但随着互花米 草的定居和大面积扩散.威胁到湿地生境中的“土著 物种.同时还影响滩涂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1)互花米草入侵的前期.种群数量将呈“J 型增长.原因是 .(2)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网址: 昆虫取食压力下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土壤生态系统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942.html
上一篇: 近30年植物传粉者骤减,自花授粉 |
下一篇: Pessl植物生理生态系统: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