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当好新安江流域源头水保护的“压舱石”——绩溪县参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好新安江流域源头水保护的“压舱石”——绩溪县参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绿叶》 2022年1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当好新安江流域源头水保护的“压舱石”——绩溪县参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周明助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挖掘生态、山水、文化等特色优势资源,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使绿水青山这一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变成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更好地造福百姓。缘起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宋代杨万里在《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一诗中盛赞绩溪奇山秀水,“泉从山骨无泥气,玉漱花汀作佩声”。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助;当好新安江流域源头水保护的“压舱石”——绩溪县参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绿叶;2022年12期 2 戴胜利;李筱雅;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以新安江流域为例[J];行政论坛;2022年06期 3 刘青松 ;胡勘平 ;聂春雷 ;薛瑶 ;刘志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新安江流域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生态文明;2023年Z1期 4 试点成效显著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J];国土资源;2019年05期 5 宋晓萌;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河长制应用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思考——以新安江流域为例[J];长江技术经济;2020年S1期 6 郭少青;论我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构的困境与突破——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6期 7 余陶然;治理视角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协商机制构建——以新安江流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年26期 8 彭玉婷;“新安江模式”下的流域生态补偿可持续投入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21年08期 9 杨爱平;杨和焰;国家治理视野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新思路——以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流域为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0 傅涛;李伟;一个目标 三个机制系统 五个支撑体系 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迈向3.0时代[J];环境经济;202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怡;流域生态补偿中行政契约的适用问题研究——以“鲁豫对赌”为背景[A];《法治实务》集刊2024年第1卷——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文集[C];2024年 2 张登成;李斐;陈蕾;翟红娟;赤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究[A];2022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22年 3 刘国庆;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应用——以厦门汀溪流域为例[A];2022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22年 4 彭丽娟;李奇伟;《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水量奖罚)暂行办法》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报告[A];新时代环境法的新发展——流域(区域)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201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制度编)[C];2018年 5 梁春艳;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问题研究[A];新时代环境法的新发展——流域(区域)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201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制度编)[C];2018年 6 袁少华;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演算研究[A];建设生态水利 推进绿色发展论文集[C];2018年 7 薄鑫;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A];适应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要求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论文集(1)[C];2021年 8 周子航;朱晓宇;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模式与立法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C];2021年 9 冯颖璇;李怀恩;成波;赵王奔;宋凯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主要方法及进展研究[A];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C];2021年 10 严有龙;王军;王金满;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会议交流材料[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强;水资源二级产权设置与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明凯;流域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渠道及效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3 赵云峰;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意愿及其支付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曲富国;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与保障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刘融融;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23年 6 郑云辰;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7 倪琪;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8 王雨蓉;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流域生态补偿规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 9 钟绍卓;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10 陈自娟;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家远;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 2 赵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1年 3 徐帆;新安江流域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增收效应及政策偏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 4 陈磊;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5 温清轲;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21年 6 白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高攀;流域生态补偿仿真模拟与效益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22年 8 倪东东;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22年 9 温笑含;流域生态补偿中行政契约的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10 王景群;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及推进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虹 宋璟;全国首个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在新安江流域开展[N];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 2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白雪;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进步大,缺口也大[N];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李俊杰 窦皓;一条江,打开人们思想文化空间[N];人民日报;2023年 4 记者 包松娅;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18年 5 记者 朱磊;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开始操作[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巩持平;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N];解放日报;2023年 7 本报通讯员 周明助 本报记者 张敬波;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N];安徽日报;2023年 8 本报记者 任俊锰;一条新安江 一场双赢“角力”[N];解放日报;2018年 9 记者 水金辰 刘方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N];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 10 本报记者 童彤;浙皖升级跨省流域生态补偿[N];中国经济时报;2023年

相关知识

当好新安江流域源头水保护的“压舱石”——绩溪县参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广东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讨
“内外联动” 云南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论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新视角
重庆生态环境系统4个集体和2名个人获全国先进表彰
科学高效实施生态保护补偿
论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
为小清河流域做“健康体检”——山东科学制定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守护沿河区域多样生态促进水环境改善(中国环境报)
绿色湖南建设纲要

网址: 当好新安江流域源头水保护的“压舱石”——绩溪县参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1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广州首例!大气污染损害赔偿在华南
下一篇: 关于《平邑县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