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精典课件国频危动植物之大熊猫
中国濒危动植物 组员:许秋敏 陈宏利 马福光 张志贤 走近国宝大熊猫 IUCN:濒危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中国的国宝动物 “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的特产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是动物界的奇葩,被誉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1、介绍 2、百科:关于大熊猫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3、现状与保护 一、简介 常用名:大熊猫 本名:猫熊 英文名:Panda 学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 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白熊,黑白猫。 性格:温顺、可爱、憨态可掬 生活习性:大熊猫喜欢独自生活,除了成性会和伴侣生活1个多月。 分布: 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竹林内,现在大熊猫仅分布于我国四 川和与四川相邻的甘肃,陕西两省的少数地区,野外数量也仅存1000头左右, 非常稀少。 起源进化: 大熊猫已经历七八百万年的沧桑历史。它们的祖先叫始熊猫,与森林古猿是一个时代的动物。后来又进化成小型大熊猫,其躯体为现在的二分之一大。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 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动物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 大熊猫的发现 说到大熊猫的“发现”,就会提到法国传教士戴维,认为是他在1869年发现了 这一让当时西方世界都难以认同其存在的“奇怪”动物,很多人认为世界上不可能 有这样“构思”特别的生灵。 对于戴维神父的“发现”,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由他将大熊猫这一神奇物种介 绍到了西方,并由确信它存在的科学家在1870年按现代分类学的规定给与了科学 命名。 其实在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知道大熊猫的存在了,只是当时不叫 大熊猫,而称为“貔貅”,地理著作《山海经》记载:“似熊,黑白兽……产于邛崃 山严道县南”。 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首次在重庆一公园内展出大熊猫,说明牌上分别用 中、英文写着“猫熊”和“Panda”,大熊猫的这一现代名称才走进了记载。 形态特征: 人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 其体长120~180cm,尾长10~20cm,肩高一般为65~70cm,体重60~125kg。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有一个第六趾。背部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细而长。 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无论棕色或白色大熊描,确为世界罕见。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独特的食物特性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有时也吃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 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 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 传 说 相传远古时候,大熊猫是黄龙的坐骑,它经常驮着黄龙云游四方,驱邪降魔。一天,黄龙预感到大地要发生重大变化,届时山崩地裂、沧海桑田,食肉动物将难以生存,就规劝大熊猫修心吃素。 温驯的大熊猫听从了黄龙的规劝,改吃箭竹。后
相关知识
打铁花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课件:《园艺植物病毒病害》PPT课件.ppt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精 ppt课件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精)课件.ppt
花卉病害防治课件.ppt
大班科学课件《生活小帮手》PPT课件教案《生活中的好帮手》ppt课件.pptx
园林花卉的分类和命名教学课件PPT
插花培训ppt课件
《4. 编花篮》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四季的花PPT课件
网址: 中精典课件国频危动植物之大熊猫.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3997.html
上一篇: 濒危“植物熊猫”红豆杉 将入寻常 |
下一篇: 大熊猫+高山杜鹃 独特CP等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