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城名园 大国担当 | “琪林科学讲坛” 第56期回顾

大城名园 大国担当 | “琪林科学讲坛” 第56期回顾

点击上方「华南植物园」可快速关注

科学讲坛

解读科学前沿

讲述科学故事

传播科学精神

启迪科学思考

自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社会上刮起一阵“植物园热”。那么,什么是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的功能有哪些?我国国家植物园未来将建设成什么样?怎么建?8月14日,第56期“琪林科学论坛”上,廖景平博士发表了自己对国家植物园的见解与思考。讲坛由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吴兴主持。

廖景平博士作题为《全球国家植物园概况和哲思》的报告。从“缘起辛丑”“全球国家植物园概况”“迈向国家植物园的实践”“自然静思”四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他简述了我国国家植物园建设新进展以及“四个坚持”“五大功能”和建设目标,回顾了现代植物园的历史发展与功能变迁,系统地阐述了全球国家植物园概况及其体系和主要任务,并介绍了我国植物园的发展、积累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展望。本期讲座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场及线上吸引了众多听众参与。

一. 缘起辛丑

讲座伊始,廖景平博士引以为傲地向公众展示了广州市委宣传部的三幅海报。这三幅海报用艺术手法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景观与广州的诸多地标性建筑同框,推出了华南国家植物园 “龙洞琪林”“广州第一村”“温室群景区”等代表性景区为主体,更加突显出华南国家植物园营造的自然式园林、新岭南园林、栖息地造园园林风格和特色,以及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目标、使命和功能。

国家植物园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巧妙地糅合在景观上

廖景平博士分享了自己创作的一段词,表达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以来自己的所思所想。铿锵有力的声音、精妙绝伦的献词,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听众。他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一阵掌声。

莺啼序 · 香沉绣户

阳春踏青静想,暗香沉绣户。

嘱三最、擦亮名园,莫道春事迟暮。

九十载、雄心未却,栽培镇苑参天树。

应对标国际,扬长绝伦颖悟。

接着,廖景平简单地梳理了筹备建设华南建国家植物园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强调建设国家植物园应遵循“四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坚持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三是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统筹发挥多种功能作用,四是坚持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强化“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加强植物园5大功能:健全迁地保护网络,打造科学研究平台,建科普教育平台,提升园林展示空间,推动植物资源的应用。

▲国家植物园建设“四个坚持” “五大功能”和“建设目标”

筹备努力

在筹备建设国家植物园过程中,华南植物园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第一,制定可研和建设方案,第二是编写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三总体规划修编。国家植物园是实施国际植物园标准规范、功能精准定位、承担国家或区域生物多样性整合保护的研究机构,具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物种保护基础和科学传播能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发掘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我国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中国方案”。国家植物园不仅肩负着国家的重要使命,也担负着全球植物保护的迫切任务。作为华南国家植物园人应该怎么做呢?廖景平指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站在更高维度,全局性思考我们现在和未来工作重点,不仅能埋头苦干,更要超越原有视野,思考如何在植物引种、迁地保育、园林园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贡献于全球植物保护网络。

▲华南植物园自然式园林、新岭南园林、栖息地造园三合一的园林发展和园林特色

科学积累促建设

华南植物园拥有90余年的历史,虽几度易名、迁址,但创建人陈焕镛院士,以及张肇骞、陈封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们始终坚持开展植物科学研究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正是因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研究和研究积累,才造就了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内涵。

▲左1,1956年陈焕镛院士等老前辈为华南植物园选址;左2,1957年何春年教授带队引种;右2,1958年陈焕镛院士到高加索考察植物;右1,1983年陈封怀先生和胡启明教授研究报春花科植物。

▲建于1963年的华南植物园中心大草坪办公楼,是具有典型岭南园林特色历史建筑

▲华南植物园建园初期,陈焕镛院士就实施了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或整合保护的理念

▲华南植物园的研究工作从未脱离社会需求,与国家需求、社会发展和社会责任密切结合在一起

▲黄宏文教授于2007年在《瞭望》提出“急需国家植物园创新体系”,先后组织调查研究中国植物园的现状、迁地保护的现状,著述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制订植物园植物资源管理信息记录规范体系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镇园之宝:(从左至右)望天树、海南黄花梨、越南篦齿苏铁、东京龙脑香,植物园开展了诸多受威胁植物的迁地保护

▲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华南种质资源库

二、全球国家植物园概况

现代植物园伴随着植物学的发展起源于欧洲,从“草药园”“经济植物园”“城市植物园”到“科学植物园”,其基本特征在不断变化,植物园的类型逐渐丰富,形式逐渐多样,内容不尽相同。每个植物园都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和宗旨。每一个国家植物园都与当地国家的政治息息相关。

▲综合型研究植物园典范——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

1840年,邱园由皇家植物园转变为国家植物园。目前拥有19个温室,收集了850万份植物标本,拥有在研究学科领域最强,历史上对世界植物学产生重要影响的Jodrell实验室,2000年建立了千年种子库,而且初步形成了世界性的保护种子库的收集网络……可以说,邱园至今仍在各个方面引领着全球植物园。

▲2019年邱园收集植物物种数

87%的登录已经鉴定到物种水平,39%的登录数是野生来源,3%的分类群是濒危受威胁植物,5%的登录是濒危植物类群,有13个“野外灭绝”物种分类群,登录植物的来源以中国和美国为优先区域,登录数都在6000至12,000。

▲新加坡植物园

第一、二任主任用50年的时间来收集马来半岛的活植物,不但在热带植物的引种驯化和橡胶树割胶技术上有重大贡献,而且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活体植物研究,发表分类系统,尤其是姜科植物,发表新物种,编撰马来植物志。

▲最新的调查显示,在48个国家和地区有133个国家植物园

“除了了解全球国家植物园的总数和分布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全球国家植物园管理体系和标准是什么,规范是如何执行的。”廖景平着重介绍了目前重要的国家植物园体系:英国皇家植物园体系、南非国家植物园体系、法国国家植物园体系、俄罗斯国家植物园体系、印度国家植物园体系和巴西国家植物园委员会。

三、迈向国家植物园体系

目前中国植物园有较好的基础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存在一些问题:整体部署和协调机制缺乏;植物迁地保护功能不强;植物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园林面貌有待改善;科普功能发挥不充分;政策保障力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行相应的措施。

四、自然静思

首先,需建立四个体系:引种保育体系、景观评价体系、公众科普教育体系、活植物研究体系,以至于绩效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

针对“收集与管理不足”的问题,制定措施有:第一,要对各国家植物园所在区域的植物园或植物迁地保护进行家底清查和评价,确定优先收集类群和地区;第二,要实施高质量管理的这个国家活植物收集,要以迁地保护为优先,以研究性保护专科专属的研究性收集为重点,要兼顾支持农、林、草药产业发展的源头资源收集,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植物的收集。而且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包括园林的管理,园艺的管理和科学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第三,资源保护利用的设施,要有相应的平台,提高鉴定查证和野生来源的比例,要实施这个国家的总体评价和考核,同时,加强植物园之间的联系,尤其推动“一带一路”植物园的发展。华南国家植物园要有全球使命,无论是东南亚、非洲,还是南美洲,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都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责任。

建国家植物园的原则:第一,坚持植物园的界定标准;第二,坚持植物整合保护体系;第三,坚持保护研究应用导向的活植物收集;第四,持续提升可持续园艺美誉度;第五,构建科学解说系统和科学教育课程;第六,坚持活植物收集研究;第七,使命定位导向的战略任务;第八,国家植物园的体系一定要以保护和研究的需求为导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承担全球植物保护的使命,建立和保护地球生命共同体。

廖景平再次强调,无论是国家植物园的人,还是热心关心国家植物园发展的人,都必须记住建设国家植物园的“四个坚持”“五大功能”“一个目标”。华南国家植物园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最后,他用一句话勉励植物园全体员工来结束此次讲座,“我们每个人都要投身于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希望每一个同事都能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感谢志愿者陈新影、刘洪敏对本期讲座的大力协助!

图:刘鸿敏(志愿者)

审核:廖景平、吴兴

往期讲座精彩回顾

第55期

植物“皮肤”与我们的生活

主讲:黄 华,博士,长期从事植物角质层及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工作。

第54期

美丽的仙履兰

主讲:曾宋君,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53期

石斛与养生

主讲:段俊,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52期

神奇的生姜

主讲:刘焕芳,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陈焕镛副研究员,植物学博士。

第51期

碳中和背景下海岸带蓝碳碳汇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主讲:王法明,博士,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中科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

第50期

荏苒柔木 君子树之--药食同源植物紫苏的价值与研究

主讲:沈奇,博士后,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微信号 : 华南植物园

新浪微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抖音号:华南植物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城名园 大国担当 | “琪林科学讲坛” 第56期回顾
打卡兰园药园苏铁园,‘花猫’‘香水’很惊艳
生态环保,幸福花城 广州打造四张环保名片
回顾|甲申第218期——中国花文化要义
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
春节赏兰去大园!华南国家植物园2024新春珍奇兰花展开锣
大国工匠吴顺清:让“沉睡”的文物“复活”
首都科学讲堂回顾
锡博讲坛
【九中讲坛】科学探索系列之植物的叶、花、果实和种子

网址: 大城名园 大国担当 | “琪林科学讲坛” 第56期回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6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北京花展|温室园艺进化论: 从拼
下一篇: 女性普遍喜爱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