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3日讯 “这些花生种子都是自己培育的,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眼前这个华实9616号品种,是我们以花育16号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属高产优质早熟大花生新品系,具有成熟早、抗病力强、耐涝耐旱、产量高的特点,可谓优质高效,获得了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登记证书。”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元绍介绍说。近日,记者在该公司看到,发往全国各地的运输种子车辆来回不断,日均达100吨左右,年销售额1亿元。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今年51岁的崔元绍,最早在即墨的花生研究机构搞花生良种繁育。细心的他注意到,平度大花生种植历史由来已久,是中国的花生绿色生产基地、“中国花生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区域,还是全国最大的花生集散中心,花生产量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如果能在花生品种培育方面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平度的花生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可期。而此时,在南村镇从事花生业务的陶成军,在酝酿着如何做大花生业务。两人不谋而合,决定一起投资兴业,进行自主花生技术攻关,深耕种业市场。
认真的态度,决定干事创业的高度。2002年8月16日,俩人携手成立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在各级农业和种子研究部门支持下,以“工匠精神”专注花生种子育种。俩人一直干到现在,坚持了19年,由农民成为了专业型的农业技术人才。育种技术逐步完善,相继育出了花成3号、实花1号、华实1号、华实2号、华实9616、花冠1号共6个良种,全部通过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登记审定,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南村镇积极给予企业支持,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力度。2011年3月,帮助企业征地15亩,助力企业发展研发和仓储面积7000平方米,成为集育、繁、推、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花生种子企业。随着研发能力提高和育种能力增强,企业连续7年承担中央财政补贴花生良繁项目,累计面积达到10万亩,受益农户6万多户。2019年,高产优质出口抗逆性强系列花生新品种引进选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获得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推动种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加速器”。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按照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在高产的基础上培育出适合一年两熟、小麦和花生套种的早熟品种花冠1号,实现了“粮油双丰收”。
青岛农业大学落户南村后,企业又与学校联合攻关花生良种繁育,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品种研发、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良种联合攻关体系,企业的育种能力随之稳步提升。
发展绿色标准化种业基地。企业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和良种、良法集成示范繁育模式,统一提供原种,把一个个良种推向田间地头,收购价高于市场1a'd'f's'XSA0.8元/公斤,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抢抓历史机遇,攻坚技术难题。企业所在的南村镇,是青岛市出口食品加工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临空经济区设立后,给食品出口企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也给青岛华实种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育种舞台,企业在研发出口感好、适合出口的华实1号品种后,又转向攻关更健康、更营养、更安全、更高效的高油酸花生育种。
“我们下步计划联合科研院校,构建花生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振兴花生产业为出发点,实行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由常规育种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实现育种新突破,使品种创新进入快车道,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值、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让花生产业链持续拉长。”谈到未来发展,陶成军信心满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责任编辑:马妮娜
相关知识
【媒体看莱西·青岛日报】全国顶级花生大会缘何花落莱西?
现代农业
创“芯”育良种 助“耕”深远海 饶平县着力建设省级花鲈良种场
浙江种苗花卉亩均产值超6000元 位居种植业首位
青岛农业大学杨然兵:脚下沾泥土 创新有支撑
深耕特色优势 谋划产业创新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走出“花样”发展路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莘县新增20万平方米育苗温室 年产优质蔬菜种苗达18亿株
“中国兰花之乡”翁源产业集聚发展
农业
科技部 林业局关于印发《主要林木育种科技创新规划(2016
网址: 育出6个国家级花生良种!青岛这一企业种苗跨越式发展达全国领先水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221.html
上一篇: 脱贫致富好品种:款冬花种子种苗2 |
下一篇: 国家农业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