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对土壤适应性较广,耐酸、耐旱、耐瘠,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适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熟化的耕作层20厘米左右,保水、保肥力较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比较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种植。同时根据花生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宜的综合技术获取高产。花生生育过程中,需要氮、磷、钾、钙等元素和其它微量元素(见花生需钙特性)。除根系外,叶片、果针、幼果均有直接吸收能力。
目录 1 播种 2 田间管理花生对土壤适应性较广,耐酸、耐旱、耐瘠,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适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熟化的耕作层20厘米左右,保水、保肥力较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比较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种植。同时根据花生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宜的综合技术获取高产。花生生育过程中,需要氮、磷、钾、钙等元素和其它微量元素(见花生需钙特性)。除根系外,叶片、果针、幼果均有直接吸收能力。以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肥最多,成熟期和苗期减少。花生有根瘤菌共生固氮,氮素可提供自身所需氮素的30%,需要量较其他作物少。前作残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酸性土需施熟石灰,碱性土施生石膏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花生必须力争一次全苗,并达到齐苗、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播种前整地,无论平作、垄作和畦作,均要保证整地质量,保持土壤水分。播种前带壳晒种一天左右,可提高出苗率。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可比粒小的提高出苗率,增产10%左右。用药剂拌种,可防治茎腐、根腐、冠腐等病害,毒土或毒饵防治地下害虫。双粒穴播或条播。播种深度一般3厘米左右,如墒情差,土质松,深度4~5厘米,可适度镇压,并要抢墒播种或造墒播种。长江以南稻田花生,因土质较粘,春雨较多,播种不要过深,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率。
合理密植,能获得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产量。一般普通型蔓生花生和龙生型花生宜稀,每公顷9万~15万株。珍珠豆型、多粒型花生宜密,每公顷22万~30万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肥多宜稀,肥少宜密;稻田花生宜稀,旱地花生宜密;春植花生宜稀,夏、秋植花生宜密为原则。麦套花生,夏、秋花生均比春植花生增密20%左右(见图1,图2)。花生的营养面积配置以正长方形的双粒穴播较优;多粒和单粒穴播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土地而影响产量。
图1 小垄麦套花生种植方式
图2 大沟麦套花生种植方式
各生育期的生育特点和管理措施如下:
苗期。种子吸水量大,需氧量大,幼苗生长缓慢,根瘤菌侵染逐渐形成根瘤,但固氮能力差,尚需消耗植株养分,需结合第一次中耕追施氮肥;北方花生区春旱,深播,幼苗不能正常出土,第一对侧枝压于土下时,用小锄扒土清棵。中耕除草一般进行2~3次,也可采用化学除草剂,至始花期结束;长江流域和南方花生区的稻田花生,要排除渍水,保持土壤有充足的氧气,防止烂种,保障根系正常生长和根瘤菌的繁殖。如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加强地下害虫和灰霉病、早斑病防治。
开花下针期。花生营养器官生长快,生长量大,大量开花和下针,需水量和肥量较多。适施石灰或石膏。根据生长势差,适当追肥;盛花后期培土,根据株行距大小而定,可提高饱果率和产量。
结荚期。植株生长最旺盛,荚果迅速膨大充实。要加强叶斑病、锈病和害虫防治;生长势偏旺的花生喷施生长延缓剂或矮壮素,以控制徒长倒伏;生长势偏弱的花生,喷施2~3次过磷酸钙澄清液和尿素;加强稻田花生排灌。
荚果成熟期。营养生长速度减慢,荚果大量增重、饱满、成熟。需加强锈病、叶斑病、鼠害和虫害防治;稻田花生地加强排水;适期收获(见花生收获)。
相关知识
花生高产栽培管理方法
花生栽培种植技术
花生护根育苗栽培方法
东北花生绿色栽培
石河子花生栽培气候适应性分析
花生栽培为什么要轮作
无公害花生栽培管理注意啥?
花生高产抗病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
花生高产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夏花生抗旱栽培四措施
网址: 花生栽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9912.html
上一篇: 花生高产种植技术.doc |
下一篇: 花生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