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观《清平乐》中四位美人插花,赏宋代美学

观《清平乐》中四位美人插花,赏宋代美学


当下正在热播热议的古装历史剧《清平乐》,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

该剧以北宋时期为背景,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将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纷繁复杂的儿女情长娓娓道来。



宋仁宗执政的时期被美誉为“仁宗盛治”,可谓是文人无不向往的时代,而说到宋代的文臣,相信背过中学语文课本的朋友也都不会陌生,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

由于宋朝重文轻武,因此文人墨客谏言参政,也自然是该剧重要的篇幅,我们也有幸借此剧看到一个个被生动描绘的臣子们的性格。




尽管剧情的节奏使得大家对此剧的评价好坏参半,但通过剧中人物的服饰、室内的布景与道具等设计,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宋世时代的文化兴盛与社会繁荣之景。




提到宋代便不得不说,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时期,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曾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此便是文人“四艺”的雅致生活。

而在《清平乐》中,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一场景:

四位美人坐在精致的台案前,边插花,边谈笑风生。


而未来的“皇后”曹丹姝面前的兰花,则是运用源于宋代宫廷雅事插花的易花道“一元式”花型,来表现“曹皇后”的蕙质兰心。


那么说到宋代的插花文化,不仅讲究复杂,样式繁多,并且得到了很广泛的普及。从宫廷到民间,再到宗教,均有不同的插花类型。

宋代宫廷插花按照使用的环境和目的,可分为两大类:礼俗插花与雅事插花。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礼俗插花主要用于节日庆典活动,以及日常的宫殿装饰;而雅事插花则多出现在文人雅聚、书斋斯文等场所。

这两类插花不论是所用花器还是选用花材均有极大的差别。


宋徽宗《听琴图》(局部)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宫内赏牡丹的隆重与讲究:

“堂内左右各列三层,雕花彩槛,护以彩色牡丹画衣,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如姚、魏、御衣、照殿红之类几千朵,别以银箔间贴大斛,分种数千百窠,分列四面。至于梁栋、窗户间,亦以湘筒贮花,鳞次簇插,何翅万朵。”

宋代插花之华丽,在李嵩的《花篮图》、台北故宫所藏《华春富贵图》等绘画中,可见一斑。


南宋李嵩《花篮图冬》

而在民间,插花自然不能像皇家宫廷中般奢靡,但也还是要讲究的。

在北宋董祥绘制《初韶萃庆图》中,两三种花卉植物插制的三主枝造型插花已经出现,显示民间插花创造出了雅俗共赏的新花型。这类形式,后来成为中国插花最重要的形式。


北宋董祥《初韶萃庆图》(局部)

由于插花艺术极其受文人的喜爱,关于欣赏插花的诗词也有很多。

如高翥的《春日杂兴》“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

苏辙的《戏题菊花》“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花插酒壶”;

杨万里的《赋瓶里梅花》“胆样银瓶玉样梅,此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等。


宗教插花也同样有多重样式,总结起来基本都延续自唐五代时期的对称庄严的规制。


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局部)

除此之外,宋代的花事也十分兴旺,前朝有花朝节与牡丹花会等重要活动,而一些节日插花更是成为民间习俗。

据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五月)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寻常无花供养,却不相笑,惟重午不可无花供养。”


宋(传姚月华)《胆瓶花卉图》

宋代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高峰,代表着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独特审美。


相关知识

观《清平乐》中四位美人插花,赏宋代美学
观《清平乐》, 赏宋代美学之插花艺术!
观《清平乐》, 赏宋代美学之插花艺术
宋代花艺美学对当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启示
《瓶花之美》:从文人案头,到寻常百姓家的中国传统插花初探
美人如花隔云端,古诗词中的美学
《红楼梦》里精致花艺的生活美学
宋代的插花艺术:从插花到花德
花艺知识丨宋代插花,仙风道骨的东方禅意
银发课程丨春日花事——赏古人花艺美学,享插花适情雅趣

网址: 观《清平乐》中四位美人插花,赏宋代美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1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女神节|插花活动芬芳来袭,把春光
下一篇: 插花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