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
【核心观点】
●中国花文化包括花卉文学、花卉画、花卉工艺品、插花艺术、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
●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 ,内 , 让病人密切接触 , 从而发挥其康复作用 . 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 , 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 , 但有关的文学记载和应用历史比后者更为悠久 . 比如 ,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香花疗法中 , 解郁的有牡丹花、芍药花、桃花、梅花、茉莉花、兰花、桂花、紫罗兰、木芙蓉等 , 可适用于情绪不乐、抑郁寡欢的病人;宁神的有菊花、百合花、水仙、莲
花、兰花、茉莉花等 , 可适用于烦躁易怒、性急、失眠等症;增智的有菊花、薄荷、茉莉花等 , 可使人思维敏捷 , 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散寒的有丁香花、梅花等 , 可适用于虚寒症状等 .
c
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花卉画等 , 是把花卉的自然美转化成了文学艺术美
首先来看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中国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不可胜数 , 其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
的是咏花诗词 . 《诗经》中提到的花花草草 , 不计重复竟多达 132 种;《楚辞》里 , 屈原也描绘了大量花木香草 . 不过 , 这些都是只是以片言只语借花草比兴寄托 , 并无以咏花为主的篇章;直到六朝时代才出现
典型的咏花之作 , 咏花诗这一门类才继田园诗、山水诗之后正式形成 , 从此历久不衰 , 后来更扩充到词中 . 历代许多诗人的咏花名篇以及他
们与花的佳话和轶事被《全芳备祖》、《广群芳谱》等收藏汇集 , 一直流传至今 . 迄于清代 , 前人留下的咏花诗词粗略统计不下 3 万首 .
除诗词外 , 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 . 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 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 , 其中《冥判》一折 ,
就涉及花名近 40 种. 《聊斋志异》里也颇多花仙、花精等形象 .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 , 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红楼梦》 , 曹雪芹继承借鉴了以往诗词歌赋、小说、戏剧中经常出现的花木题
材, 并加以发展和妙用 , 诸如富贵的花、清幽的花、斗寒的花、迟谢的花、结子的花、解语花、并蒂花 , 以及鲜花著锦、浇花葬花等情趣迥异的境界 , 喜则以花为戏 , 悲则以花志痛 , 把花卉的自然美转化成了文学的艺术美 .
再来看中国花卉画 . 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有力的中心题材 , 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 , 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 , 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 不同的花卉组合具有不同的涵义 , 构成中国花卉画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 . 比如荷花与梅花组合而成的花卉吉祥图案象征“和和美美” , 插在瓶中的牡丹象征“富贵平安” , 这些是与汉语有关的中国花卉文化 , 与西方人的花文化不同 .
d
花卉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期望 , 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西方花文化的一些异同. 西方人非常推崇中国
花木 , 英国有一本园艺书 , 开篇说“欧洲的花园
相关知识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doc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
谈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差异对比
“花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
西方电影对中国的“文化误读”研究
大花蕙兰的花语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和传统中有哪些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花卉文化教学研究
学习插花丨各具特色的东方和西方花艺
植物考古什么造就了景观改造自然的植物世界——生产食物.doc
中西方花艺师同台献艺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网址: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501.html
上一篇: 慢性病患者的良药,就藏在日常生活 |
下一篇: 人体悬案之谜葬礼上的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