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感谢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让我家从生活条件艰苦的古障镇者黑村搬迁来县城住,现在我有新房住,又可以在小区里的扶贫车间力加微电机厂上班,月工资2000元以上,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生活越来越好了。”家住新红小区安置点张小花感动地说。

张小花家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惠民政策。据了解,西林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共安置1705户7521人,如今这些搬迁群众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加强后续产业扶持,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劳务输出等举措,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管理工作,着力增加搬迁户收入,改善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搬迁户的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产业扶持帮民富

西林县共建设安置点17个,安置方式主要以县城安置、乡镇集中安置、中心村安置、分散安置为主。该县根据搬迁安置点特点将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落实相应的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多渠道整合资金、资源、项目投入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因地制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产业扶持工作。

开发“扶贫果园”。该县针对县城集中安置的725户,筹集资金590万元购买广西西林县泽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90亩果园,开发“扶贫果园”,并委托资质公司管理经营,并按照购买资金20%比例进行收益分成,分成时间为10年。目前该“扶贫果园”运行良好,第一年扶贫果园收益分成118万元,于2019年4月底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给搬迁户,户年分成收益1000—2000元。同时,继续做好“扶贫果园”的委托经营监管工作,探索建立搬迁户管理委员会,参与扶贫果园的经营监管工作,确保果园生产达效,稳定搬迁户的产业收入。

灵活扶持方式。该县围绕乡镇产业结构,探索落实集中安置、整屯搬迁和分散安置搬迁户产业扶持工作。落实产业扶持资金565.312万元,落实集中安置、整屯搬迁和分散安置搬迁户产业扶持问题。主要是依托当地或农户自身的土地资源,并结合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在充分征求搬迁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由乡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通过购买果园或茶园等让易安户发展产业,或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发展壮大,主要发展水果、茶叶、烟叶、生姜、玉米或本地牛、羊、生猪、麻鸭等产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做好搬迁户的后续产业扶持工作。

同时,该县多渠道落实搬迁户2019年新增产业的扶持工作,将搬迁户的新增产业纳入全县贫困户范围内进行扶持,鼓励有条件的搬迁户进一步发展产业,新增产业的扶持标准按照全县的产业标准执行,扶持奖励资金统一向产业专责小组申请领取。由乡镇组织包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做好搬迁户的产业发展调查摸底工作,对于尚未发展产业的搬迁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尽快落实发展的产业,解决搬迁户的长远发展问题。

就业帮扶稳增收

西林县根据搬迁安置点特点制定相应的就业创业计划,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劳务输出或鼓励自主创业,增强搬迁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该县根据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要求,通过整合人社、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烹饪、建筑等本县当地劳动力需求较多的实用技术,鼓励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参加挖掘机、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搬迁群众人力资本,促进部分搬迁群众外出区内外务工,稳定家庭收入。同时,对分散安置、中心村安置等可发展壮大原有产业的搬迁群众,进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涵盖油茶、沙糖桔、茶叶、养蜂、养鸭、养牛等种植、养殖业方面,让搬迁群众能够更好的发展产业,达到增收的目的。

加强就业扶贫。该县通过引进致远毛织厂和力加微电机有限公司、古障锦泰毛织厂、那劳美杜莎毛织厂共建设5个扶贫车间,就近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加大统筹力度,根据县城周边的木材加工厂、建筑工地、果园等劳动密集企业的就业需求,协调争取这些企业录用更多的搬迁群众,帮助群众实现当地就业问题。对于残疾等特殊搬迁户,通过开发学校保安、县城区清洁工、乡村保洁员、乡村水利维护员等公益性岗位,积极解决其就业问题。

鼓励自主创业。该县通过小额扶贫贷款等落实资金,鼓励部分县城集中安置户和乡镇集中安置户自主创业。主要鼓励搬迁户经营摩托车维修、电器维修等低成本,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门店。县城安置的搬迁户,重点鼓励开展小型饮食店、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投资不大,需要员工不多,家庭成员可满足用工需求等店面。最低程度降低搬迁户的创业风险,切实解决搬迁户的收入问题。同时,由帮扶干部全程跟踪帮扶,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后续管理促和谐

西林县强化党员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表率作用,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该县突出党组织堡垒作用,推行“124”工作模式,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即在全县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1”个党群服务中心,同步成立临时党支部和理事会“2”个临时组织统筹开展工作,同时下设产业服务工作组、宣传服务工作组、社会服务工作组和监管服务工作组“4”个工作组具体开展服务搬迁群众工作。把党支部建立在工地上、安置点上,确保在一线把党组织建立起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全县16个集中安置点共成立10个党群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其余的安置点就近纳入村组织进行管理,实现易安点党组织全覆盖。同时聘请9名大学毕业生作为党群服务中心专职管理人员,其余的安置点均安排1-2名兼职人员,更好的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

文化扶贫润民心

西林县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学校、医院、市场、扶贫车间、农家书屋、儿童之家等各项基础设施齐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各类节庆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召开感恩教育座谈会、夜市招聘会、技能培训会等活动增强群众感恩意识和就业能力。通过开展文化浸润活动、素质培育活动、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指数,引导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同时,通过制定社区文明公约、新时代文明风尚进社区、邻里互帮互助等方式,积极引导搬迁群众融入新区生活,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韦素雪 罗兰花)

分享到: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相关知识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新生活 新变化 新气象丨河北秦皇岛:搬出深山沟 过上新生活
大山深处如何脱贫?雪域高原上的蜕变奇迹
醉美菊花香 花开引客来——永靖镇团圆小区菊绽秋景盛
【我和我的家乡】渭源县侯家寺村——幸福像花儿一样
共筑安全防线 守护幸福家园——陇南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工作综述
韩城市金城办:产业扶贫“显身手” 带动村民奔小康
百花齐放酿幸福新生活
精准扶贫 网络先行中国移动让信息之“花”开遍山野
搬迁新居的祝贺词(搬迁新店祝贺词简短)
将灾后重建与精准扶贫、生态修复及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网址: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68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十一、大姜无公害化栽培技术
下一篇: 景区科研所举办生姜大蒜实用技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