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葡萄产业正处于传统农业与工业农业混合型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一些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正在快速融入葡萄产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设施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重要的原因是设施栽培后果实品质好,品种种类多,市场售价高,效益好,已成为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热点。在南方各地利用避雨技术栽培葡萄亩产值都在万元以上,最高达亩产值5-6万元。但在葡萄设施栽培条件下,江苏由于主栽葡萄品种比较单一、成熟期搭配不合理,上市相对集中,葡萄产业已出现相对的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造成了卖果难的现象。

近几年,在北方日光温室以及广西等低纬度地区少量开展了葡萄二次果成熟期调控和二次果花序分化机理的相关研究。但国内外对葡萄二次结果研究多集中在低纬度地区,对葡萄在中纬度地区二次结果技术的研究较少。在葡萄二次结果技术方面,从采取简单的修剪措施到采用各种物理方法、化学药剂等措施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打破休眠等,但对葡萄二次结果系统、全面的研究甚少。

在江苏地区对葡萄开展二次结果技术研究,不仅能够延长葡萄鲜果的供应期(葡萄二次果的成熟期在江苏地区一般在11月份成熟),避开集中上市,调节鲜果市场的淡季供应,而且葡萄二次结果作为一种储备技术,对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弥补一次果产量的不足有积极作用。

申请人的发明专利《一种一年两熟的葡萄栽培方法》(申请号为:201410406617.3)提供了一种一年两熟的葡萄栽培方法,利用单氰氨溶液促进冬芽萌发,并通过在合适时期的施肥和管理,实现了葡萄的一年两熟,并且增加了葡萄的产量。在该申请研究的基础上,申请人对一年两熟的葡萄栽培技术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一年两熟葡萄的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实现了葡萄的一年两次结果,提高了葡萄的品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1月上中旬对葡萄枝条进行冬季修剪;修剪时,结果母枝留基部2芽,其余剪除,修剪半个月后扣棚,扣棚时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地面采用秸秆覆盖,秸秆厚度为3-5cm,自然升温;

(2)待棚内日均温度达到5-10℃后,喷涂破眠剂a,进行催芽处理,迫使冬芽萌发;所述破眠剂a含有0.07-0.09mol/l的硝酸钾、0.01-0.03mol/l的肌醇、0.006-0.008mol/l的hclo、3-5g/l的壳聚糖、0.4-0.6g/l的乙二醇、0.2-0.3g/l的ga3、0.008-0.01mg/ltdz、0.01-0.03mg/l吲哚乙酸、0.5-1.5g/l的矿物油以及1-3g/l的烷基聚氧乙醚;

(3)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5-23℃,晚间温度为10-15℃,湿度为60-80%rh,2月中旬开始萌芽,4月中旬开始开花,待花序前端有4片叶子时摘心,促进叶片成熟和花芽分化完成,以后每长出2片叶子后摘心,到枝条总计有12-15张叶片后,控制枝条伸长,在开花前1周至盛花期,进行花穗整形,去除副穗及以下8-10小穗,去除穗尖1cm,留中下部15-18段,开花前花穗长5-6cm;在4月中旬将内层薄膜撤掉,改为单层膜促成栽培;

(4)5月中上旬将大棚膜四周掀起改为避雨栽培;

(5)第一茬果进入膨大期后,选留果穗,追施一次复合肥,复合肥的用量为2-6kg/亩,6月下旬至7上旬第一茬果成熟;

(6)待第一茬果葡萄成熟采收后,让枝条空载生长半个月至一个月,期间喷施一次900-1000ppm的kclo3和300-400ppm的烯效唑混合溶液,接着进行二次修剪;修剪时,在结果母枝基部留4-6芽,其余全部剪除,并将叶子全部疏除;修剪后1周,用破眠剂b涂抹枝条顶端2芽,迫使其萌发;所述破眠剂b含有0.2-0.3g/l的ga3、0.008-0.01mg/ltdz、0.01-0.03mg/l吲哚乙酸、0.5-1.5g/l的矿物油以及1-3g/l的烷基聚氧乙醚;

(7)第二茬果萌芽前,施一次有机肥与复合肥,有机肥用量为5-10m3/亩,复合肥的用量为20-30kg/亩;

(8)8月中下旬,第二茬果冬芽萌发,9月中下旬开花,待花序前端有4片叶子时摘心,促进叶片成熟和花芽分化完成,以后每长出2片叶子后摘心,到枝条总计有10-12张叶片后,控制枝条伸长;

(9)第二茬果生长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当第二茬果进入膨大期后,选留果穗,追施一次复合肥,到11月中下旬,外界日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时,将大棚改为全封闭进行延后栽培,12月前后第二茬果成熟,采收第二茬果。

本发明在申请人专利《一种一年两熟的葡萄栽培方法》(申请号为:2014104066173),优选了葡萄的破眠剂,使得葡萄第一茬果的成熟期变短,第一茬果成熟更早,此外,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即在单层膜内部再增加一层全封闭薄膜,以增加大棚内部温度,有效增加葡萄冬芽萌发所需的有效积温;地面采用秸秆覆盖,能够有效提高地温,促进葡萄根系提前活动;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将第二茬果的上市时期提前,第二茬果采收后,增加来年葡萄的休眠期,使得葡萄的两熟时期分配更加合理。

在第二茬果生长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以增加叶片营养,提高叶片光和能力。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破眠剂a含有0.08mol/l的硝酸钾、0.02mol/l的肌醇、0.007mol/l的hclo、4g/l的壳聚糖、0.5g/l的乙二醇、0.25g/l的ga3、0.009mg/ltdz、0.02mg/l吲哚乙酸、1g/l的矿物油以及2g/l的烷基聚氧乙醚。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晚间温度为10-12℃,湿度为65-70%rh。

本发明中,利用破眠剂a促进葡萄的萌发,提高了葡萄幼芽的抗逆性,故第一茬果在萌芽期的温差、湿度可变区间较大,同时,在萌发期间内,由于破眠剂a对葡萄的萌发的促进作用,该生长期内,葡萄的生长温度比正常萌发的葡萄生长温度较低,同时需降低萌发的湿度,避免温度和湿度过高,葡萄幼芽萌发过快,影响葡萄的成苗率。

优选地,步骤(5)中,在第一茬果坐果后,每隔10天左右将枝条喷施一次900-1000ppm的kclo3和300-400ppm的烯效唑混合溶液,喷施2-3次,促进结果枝或营养枝低节位冬芽成花。

优选地,步骤(6)中,控制所述第一茬果产量为950-1100kg。本发明中相对原种植技术,第一茬果的产量略降低,目的是为了提高第二茬果的产量,对葡萄的第一茬果和第二茬果的产量进行更加合理地分配。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破眠剂b含有0.25g/l的ga3、0.009mg/ltdz、0.02mg/l吲哚乙酸、1g/l的矿物油以及2g/l的烷基聚氧乙醚。

在选用破眠剂b时,由于此时葡萄生长温度适宜,故在破眠剂b中无需使用乙二醇与hclo,故最终选择ga3、tdz、吲哚乙酸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破眠剂,添加剂矿物油以及烷基聚氧乙醚可增加活性成分的利用率。

优选地,步骤(9)中,在第二茬果生长后期,期间为10-11月份,在傍晚采用led光质进行补光2小时(17-19点),光质组成为红光(波长630-660nm):蓝光(波长440-460nm)为3:1。

优选地,步骤(9)中,所述在追施一次复合肥后,扣棚,保持棚内温度为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晚间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0%rh。

本发明中,在追施完复合肥后,进行扣棚培养,对第二茬果生长期间进行控制,可显著地提高第二茬果的产量。

进一步地,步骤(9)中,所述第二茬果的产量控制在600-650kg/亩。

为了保证葡萄生长,步骤(9)中,所述第二茬果采收后,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25-30m3/亩。在二茬果采收后,有机肥可保证葡萄生长的有机物质,同时对棚内土壤进行疏松,保证土壤肥沃,通气性好,保水力强,排水畅通。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为质量百分比。

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施促成栽培,在生长期相对较短的长江流域地区,打破休眠,使葡萄提早萌芽开花结果,并通过双层覆膜、覆盖秸秆,增加棚内温,促进葡萄根系提前活动,最终达到第一茬果早熟;(2)本发明第一茬果坐果后喷施kclo3和烯效唑混合溶液后,葡萄二次果的枝条成花率,从而能够有效保证第二茬果的产量;(3)本发明在第二茬果生长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以增加叶片营养,提高叶片光和能力;(4)本发明由于第二茬果生长后期光照时间变短,在第二茬果生长期增加光照,增加叶片的光合积累,提高果实品质;(5)本发明在第一茬果采收上市后,对葡萄进行第二次萌发,结合后期保温及延迟栽培技术,达到促早和延迟相结合的一年两熟栽培模式,延长鲜食葡萄供应期;(6)本发明优化了葡萄第一茬果和第二茬果的生长周期,使得葡萄的上市时间及产量进行合理地分配。

附图说明:

图1为2016年本发明设施内外旬平均气温的变化;

图2为不同覆膜在典型天气条件下设施内温湿度的变化;其中图2-a为不同覆膜在典型晴天下的空气温度日变化,图2-b为不同覆膜在典型阴雨天气下空气温度日变化,图2-c为不同覆膜在典型晴天下的空气湿度日变化,图2-d为不同覆膜在典型阴雨天气下的空气湿度日变化;

图3为秸秆覆盖对晴天条件下设施内外空气温度的影响;

图4为秸秆覆盖对阴雨天气下设施内外空气温度的影响;

图5为秸秆覆盖对晴天条件下设施内外土壤温度的影响;

图6为秸秆覆盖对阴雨天条件下设施内外土壤温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栽培方式的对葡萄生长影响的调查结果

1.1覆膜层数对设施内外物候期的影响

本发明在第一茬果生长期间,扣棚时采用双层薄膜覆盖,由表1可知,不同覆膜层数使设施内外夏黑葡萄的物候期出现了较大差异,双膜覆盖较单膜覆盖萌芽期提早了近10天,成熟期也提早了10天,说明双膜促成可以明显使夏黑葡萄的物候期提前,并且提早了其上市时间,从而增加单位面积收益。

表12016年不同覆膜层数对夏黑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表22017年不同覆膜层数对夏黑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1.2覆膜层数对设施内外空气温度的影响

图1为2016年本发明设施内外旬平均气温的变化,图2为不同覆膜在典型天气条件下设施内温湿度的变化;其中图2-a为不同覆膜在典型晴天下的空气温度日变化,图2-b为不同覆膜在典型阴雨天气下空气温度日变化,图2-c为不同覆膜在典型晴天下的空气湿度日变化,图2-d为不同覆膜在典型阴雨天气下的空气湿度日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设施内外的温度在1月到3月下旬,单棚和双棚内的温度均高于外界温度,在促成栽培期间,双棚内的温度又明显高于单棚,说明双膜促成比单膜促成增加了设施内的温度,从而更加有利于葡萄的生长,促进其提早成熟。

由图2可以看出,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促成栽培均显著提高了设施内的温度,白天提高的尤为明显;双棚内的温度在夜间也要显著高于单棚,这样就更能保证在促成栽培期间萌芽的枝条免受冻害。

1.3秸秆覆盖对设施内温湿度的影响

图3和图4为典型的晴天和阴雨天气条件下,秸秆覆盖对设施内外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晴天还是阴雨天,秸秆覆盖均能有效提高设施内的气温;晴天条件下,秸秆覆盖的棚温在中午前后达到了最高,虽然在夜间其降低的幅度较大,但是仍然要高于不覆盖秸秆的气温;阴天条件下,秸秆覆盖下的气温升温幅度减小,在中午前后与不覆盖秸秆的温差达到最大,同样在各个时间段秸秆覆盖的气温均要高于不覆盖秸秆。

由图5和图6可知,秸秆覆盖在两种天气条件下均有效增加了土壤温度,晴天下土壤温度变化成s型,而阴雨天下的土壤温度变化则趋于直线型;说明秸秆覆盖可以增加根系的活动积温,促进根系活动,从而达到提早萌芽的目的。

1.4不同覆膜层数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和果皮颜色的影响

表3和表4统计了不同覆膜条件下夏黑葡萄果实品质之间的差异,由表3可知,薄膜覆盖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的单果重和纵横经,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薄膜覆盖下,夏黑葡萄果皮颜色的l、a、b和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但是双膜覆盖和单膜覆盖相比,增加了果实的单果重,同时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说明薄膜覆盖提高了夏黑葡萄的果实品质,双膜促成和单膜促成更能显著提高夏黑葡萄的果实品质。

表3不同覆膜层数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4不同覆膜层数对夏黑葡萄果皮颜色的影响

1.5药剂喷施对不同葡萄品种枝条成花情况的影响

第一茬果采收后,对葡萄枝条进行第二茬果试验,对药剂喷施与否的葡萄成花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第一茬果坐果后喷施1000ppmkclo3和400ppm烯效唑混合溶液后,能够显著提高夏黑和红巴拉多葡萄夏黑葡萄二次果的枝条成花率,从而能够有效保证第二茬果的产量。

表5药剂喷施对不同品种第二茬果成花情况的影响

1.6补光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在第二茬果生产后期对葡萄叶片进行led光源人工补光,在傍晚17-19点补光两小时,光质组成为红光(波长630-660nm):蓝光(波长440-460nm)为3:1,led光源参数为1.8μmol/w,通过对第二茬果生产前后两季果的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发现其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由表6和表7可知,经过补光,处理组的果实单果重和纵横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比对照组的高。就果皮颜色而言,处理组也要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补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二次果的果实品质。

表6补光对夏黑葡萄第二茬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7补光对夏黑葡萄第二茬果果皮颜色的影响

二、应用结果调查

2.1栽培条件

种植基地为镇江丘陵山区句容市白兔镇,调查时间为2016年至2017年,选用两年生夏黑品种,采用棚架栽培方式,进行以下处理,对夏黑葡萄采用棚架一字型极短稍修剪方法,主蔓南北向,株行距3m*3m,每个臂上间距20cm培养1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个结果母枝;新梢抽生后左右均匀垂直两主蔓绑缚在棚架架面上。

2.2葡萄栽培

实施例1:

(1)2016年1月3日对葡萄枝条进行冬季修剪;修剪时,结果母枝留基部2芽,其余剪除,修剪半个月后扣棚,扣棚时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地面采用秸秆覆盖,秸秆厚度为3-5cm,自然升温;

(2)待棚内日均温度达到5℃以上,喷涂破眠剂a,进行催芽处理,迫使冬芽萌发;破眠剂a含有0.08mol/l的硝酸钾、0.02mol/l的肌醇、0.007mol/l的hclo、4g/l的壳聚糖、0.5g/l的乙二醇、0.25g/l的ga3、0.009mg/ltdz、0.02mg/l吲哚乙酸、1g/l的矿物油以及2g/l的烷基聚氧乙醚;

(3)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7℃左右,晚间温度为10-12℃,湿度为70±5%rh,2月12日开始萌芽,4月11日开始开花,待花序前端有4片叶子时摘心,促进叶片成熟和花芽分化完成,以后每长出2片叶子后摘心,到枝条总计有12-15张叶片后,控制枝条伸长,在开花前1周至盛花期,进行花穗整形,去除副穗及以下8-10小穗,去除穗尖1cm,留中下部15-18段,开花前花穗长5-6cm,在4月18日栽培棚的内层薄膜撤掉,改为单层膜促成栽培;

(4)5月10日将大棚膜四周掀起改为避雨栽培;

(5)第一茬果坐果后,每隔10天将枝条喷施一次1000ppm的kclo3和400ppm的烯效唑混合溶液,喷施3次,第一茬果进入膨大期后,选留果穗,追施一次复合肥,复合肥的用量为4kg/亩,7月1日第一茬果成熟;

(6)待第一茬果葡萄成熟采收后,让枝条空载生长20天,期间喷施一次1000ppm的kclo3和400ppm的烯效唑混合溶液,接着进行二次修剪;修剪时,在结果母枝基部留4-6芽,其余全部剪除,并将叶子全部疏除;修剪后1周,用破眠剂b涂抹枝条顶端2芽,迫使其萌发;破眠剂b含有0.25g/l的ga3、0.009mg/ltdz、0.02mg/l吲哚乙酸、1g/l的矿物油以及2g/l的烷基聚氧乙醚;

(7)第二茬果萌芽前,施一次有机肥与复合肥,有机肥用量为8m3/亩,复合肥的用量为25kg/亩,扣棚,保持棚内温度为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晚间温度为22℃左右,湿度为65-70%rh;

(8)8月20日,第二茬果冬芽萌发,9月23日开花,待花序前端有4片叶子时摘心,促进叶片成熟和花芽分化完成,以后每长出2片叶子后摘心,到枝条总计有10-12张叶片后,控制枝条伸长;

(9)第二茬果生长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第二茬果生长后期,在傍晚采用led光质,在17-19点期间,进行补光2小时,光质组成为红光(波长630-660nm):蓝光(波长440-460nm)为3:1,选留果穗,追施一次复合肥,扣棚,保持棚内温度为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晚间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0%rh,当外界日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时,将大棚改为全封闭,进行延后栽培,12月1日第二茬果成熟,采收第二茬果,第二茬果采收后,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30m3/亩。

实施例2:

(1)在2017年1月10日对葡萄枝条进行冬季修剪;修剪时,结果母枝留基部2芽,其余剪除,修剪半个月后扣棚,扣棚时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地面采用秸秆覆盖,秸秆厚度为3-5cm,自然升温;

(2)待棚内日均温度达到5℃以上,喷涂破眠剂a,进行催芽处理,迫使冬芽萌发;破眠剂a含有0.09mol/l的硝酸钾、0.03mol/l的肌醇、0.006mol/l的hclo、4g/l的壳聚糖、0.4g/l的乙二醇、0.2g/l的ga3、0.01mg/ltdz、0.03mg/l吲哚乙酸、1g/l的矿物油以及2g/l的烷基聚氧乙醚;

(3)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左右,晚间温度为12-15℃,湿度为70±5%rh,2月16日开始萌芽,4月17日开始开花,待花序前端有4片叶子时摘心,促进叶片成熟和花芽分化完成,以后每长出2片叶子后摘心,到枝条总计有12-15张叶片后,控制枝条伸长,在开花前1周至盛花期,进行花穗整形,去除副穗及以下8-10小穗,去除穗尖1cm,留中下部15-18段,开花前花穗长5-6cm,在4月16日栽培棚的内层薄膜撤掉,改为单层膜促成栽培;

(4)5月15日将大棚膜四周掀起改为避雨栽培;

(5)第一茬果坐果后,每隔10天将枝条喷施一次1000ppm的kclo3和400ppm的烯效唑混合溶液,喷施3次,第一茬果进入膨大期后,选留果穗,追施一次复合肥,复合肥的用量为4kg/亩,6月25日第一茬果成熟;

(6)待第一茬果葡萄成熟采收后,让枝条空载生长30天,期间喷施一次1000ppm的kclo3和400ppm的烯效唑混合溶液,接着进行二次修剪;修剪时,在结果母枝基部留4-6芽,其余全部剪除,并将叶子全部疏除;修剪后1周,用破眠剂b涂抹枝条顶端2芽,迫使其萌发;破眠剂b含有0.3g/l的ga3、0.008mg/ltdz、0.01mg/l吲哚乙酸、1g/l的矿物油以及2g/l的烷基聚氧乙醚;

(7)第二茬果萌芽前,施一次有机肥与复合肥,有机肥用量为7m3/亩,复合肥的用量为30kg/亩,扣棚,保持棚内温度为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晚间温度为24℃左右,湿度为65-70%rh;

(8)8月20日,第二茬果冬芽萌发,9月22日开花,待花序前端有4片叶子时摘心,促进叶片成熟和花芽分化完成,以后每长出2片叶子后摘心,到枝条总计有10-12张叶片后,控制枝条伸长;

(9)第二茬果生长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第二茬果生长后期,在傍晚采用led光质,在17-19点期间,进行补光2小时,光质组成为红光(波长630-660nm):蓝光(波长440-460nm)为3:1,选留果穗,追施一次复合肥,扣棚,保持棚内温度为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晚间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0%rh,外界日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时,将大棚改为全封闭进行延后栽培,12月10日第二茬果成熟,采收第二茬果,第二茬果采收后,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25m3/亩。

对照1:采用申请号为2014104066173中的方法栽培。

本发明的方法与对照产量的结果见表8。

表8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不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前提下,基于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条件下,设施内温、湿度调控管理技术和第二茬果成花技术,提早了第一茬果上市时期,延长了第二茬果的生长周期,同时调控了果实的产量,合理地利用市场的空档期,使得单位面积的总产值大大提高,与申请人原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相比,进一步优化了栽培技术,第二茬果的成熟期在12月前后,并能显著改善第二茬果的果实品质,提高销售单价。同时,枝条生长充实,有利下一年度葡萄的生长。

相关知识

一种高产葡萄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大棚葡萄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树葡萄扦插育苗的方法与流程
嘉宝果矮化盆栽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怎样栽培葡萄
一种有机嘉宝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阳台葡萄的种植与修剪方法
一种农业废弃物堆腐生产花卉栽培基质的方法与流程
葡萄一年多次结果的修剪技巧
一种防治月季白粉病的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葡萄二次结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025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葡萄的繁殖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葡
下一篇: 葡萄花授粉有哪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