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9日电 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国家园林城市复审结果》的通报,漯河市顺利通过本次河南省国家园林城市复查。
验收组人员在漯河进行实地复查。 漯河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复检专家组认为漯河市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通过对古树名木和具有时代印记的建筑物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实现场地历史场景的回溯,起到了较好的历史教育和文化延续作用。
据了解,漯河市严格按照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筹的原则,科学编制《漯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漯河市公园体系规划(2022-2035)》《漯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5)》《漯河市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规划(2022-2035)》等一系列规划,规划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着重突出漯河历史厚重、人文荟萃的浓厚文化底蕴,致力打造满城绿色半城水、生态宜居幸福城的生态园林新格局。
沙澧河开发建设作为漯河市建省辖市以来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从2006年启动,总规划区域面积约86平方公里。目前沙澧河沿岸滨河水系景观层次丰富,连续十余公里的滨河生态景观系统与城市相融合,形成自然、生态、美丽、舒适城市生态空间,已成为本地名片和打卡地。
2021年,幸福渠市区段生态水系连通工程正式通水,全长12.5公里,建设面积20余万平方米,包含五福园、文字园、幸福湖、淞江湖、牡丹湖等9个景观节点,绿化种植15余万平方米,栽种水生植物4万多平方米,乔灌结合,四季常青,一段一景。生态水系横穿漯河市城市北部,服务半径覆盖城市居住用地面积达174.89万平方米,已成为新的自然防护走廊、慢行休闲走廊和滨水宜居走廊。
此外,漯河市每年筛选一批园林绿化项目,纳入全市百城提质工程重点项目,通过“指挥部+工作专班”加强过程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近年来,新建、改建街头游园约150个,市区逐渐形成了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小区绿化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漯河城市迎宾大道街景。 漯河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漯河市合理规划布局公园和街头游园,采取建绿、扩绿、插绿等措施,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花灌木与色叶树种合理搭配,丰富道路变化层次,充分利用有限城市空间,在各个社区街道建设小型公园绿地,大量推广以藤本植物为重点的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以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庭院和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着力营造“推门见绿,下楼入园”的绿化景观。
如今,漯河市“城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已初步形成。(漯河市城市管理局)
相关知识
国家园林城市“升级版”出炉 生态宜居城市有了规划图
桂林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诸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典型经验总结.docx
沈阳三年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图)[3]
河南嵩县:修复水生态,打造“聚宝盆”
园林绿化工作工作要点范文
城市绿化 如何更好 ——湖南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观察
做强“花”经济,做好“花”文章!河南获嘉县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2018年河南花生播种指导意见
园艺研究范文(5篇)
网址: 河南漯河顺利通过省级国家园林城市复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47.html
上一篇: 2024成都世园会启幕在即 尽显 |
下一篇: 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