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也是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上台阶之年。为展现各区县(市)产业发展成绩,常德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中心开辟专栏《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三年成就巡礼——权威访谈》,专访各区县(市)党委书记,感受各地产业腾飞、项目发展的强大活力。今天访谈的是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伍彩霞。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近年来,桃花源大力推进旅游立区产业兴区,紧扣文旅融合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区、休闲康养新高地的目标定位,集中发力一步一个脚印,谱写了桃花源旅游管理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桃花源景区提质改造完成后,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近年来不断扩大。5A创建、乡村振兴、环境治理,让桃花源的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文化景区、全省首批十大文旅特色小镇,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去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设立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300万元专项产业奖励和100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推动了文创、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打响了千年非遗、茶餐一体的“桃花源擂茶”品牌,目前全区擂茶产业年产值已近5000万元。
管理区先后对接中旅集团、景域集团等国内外文旅企业上百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桃花源、积极参与桃花源的开发,3年累计争资引资超10亿元。桃花源也逐步成为全市文旅康养千亿产业的中坚力量和全省文旅产业的靓丽名片,今年五一、十一期间,景区旅游盛况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现在,桃花源正在朝着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奋进。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伍彩霞:我们举全区之力抓好抓实5A创建,实现了旅游业态、服务水平、品牌影响、旅游人气的全方位提升,通过我们提质改造、5A创建、乡村振兴、环境治理,桃花源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路更宽了、房更新了,桃花源的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真正实现了满眼都是景、处处能留客。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充分激活“旅游+”能量,推进文化、农业、康养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景区、镇区与农区共建共享。建成一批特色餐饮、民宿,注册了“桃花源”商标。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推动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产业蓬勃发展,农田变成了景点,农民变成了导游,正成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一张名片。
旅游的发展、产业的兴旺、改革的推进,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让老百姓受益。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旅游富民、建设惠民,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三年累计投入2亿多元,完成了17个村居村民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建设,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殡仪馆等民生项目顺利实施。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伍彩霞:坚持旅游富民,依托桃花源文旅资源,探索出了旅游扶贫“365模式”,全区649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年均增收超过4000元。《桃花源记》山水演艺先后招募200多名贫困群众当演员,贫困户的牛、羊、鸭子都参与到演出中,都有一定的工资收入,桃花源里的美丽风景,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的美好“钱景”。
桃花源作为全市文旅康养千亿产业的中坚力量,面临新的形式,管理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将继续推进旅游立区产业兴区,全力发展文化旅游、养生康养、文化体育、休闲农业等产业,进一步完善文旅产业链,着力打造以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为代表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伍彩霞:在成功创建5A景区的基础上,继续强化产品转型升级,把文旅品牌转化为产业品牌 ,深入推进产业融合,着力打造以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为代表的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区,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年旅游接待5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
原标题:《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权威访谈 | 桃花源:文旅深度融合 绣出全新画卷》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领导干部微访谈 | 市卫健委:积极推进市儿童医院二期项目建设
新雷一声,催开产业立市“卫生之花”
广西横州市不断推进茉莉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禄丰市推动花卉产业迭代升级
林芝市花卉产业调查研究
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云南百合花“烂市” 花卉产业待升级
两届政协五年接续 助力建设种业强市
市农科中心组织开展花卉产业技术交流活动
守住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家园 马鞍山:着力打造生态强市“新样板”
网址: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权威访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6087.html
上一篇: 永清桃花香天下 |
下一篇: 忠县桃花村 开出脱贫致富幸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