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青藏高原东缘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与海拔的相关性

青藏高原东缘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与海拔的相关性

青藏高原东缘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与海拔的相关性

【摘要】:通过采样调查法和烘干称重法,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高度的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禾叶风毛菊的个体大小、营养器官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个体管状小花数目、雄蕊质量均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P<0.01);繁殖分配、管状小花生物量、雌蕊质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P<0.01);(2)繁殖分配是依赖个体大小的,个体越大,繁殖分配越小(P<0.01);(3)禾叶风毛菊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P<0.05)、雌雄蕊重量(P<0.05)之间存在权衡关系。由此推论:(1)海拔作为外界因子对禾叶风毛菊花期各生物量及繁殖分配有显著的影响,但海拔并不是影响禾叶风毛菊繁殖分配唯一生态因子,植株个体大小也与其繁殖分配策略密切相关;(2)禾叶风毛菊的垂直分布的特征很有可能就是海拔通过影响植株个体大小变化来完成的。


1 郑拓;王稼轩;丁志峰;常利军;宁杰远;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动力学意义[A];2022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二十三: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专题二十四: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C];2022年 2 杨胜男;崔恺悦;范月峥;胡军华;两栖动物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青藏高原东缘放牧活动对食物网的扰动[A];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3 肖卓;孙新蕾;高原;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波速结构及其构造意义[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五)—专题十三: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和风化剥蚀、专题十四: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专题十五: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C];2020年 4 王绪本;李军;朱介寿;余嘉顺;张兵;韩超;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球物理模型与动力学特征[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24: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25: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C];2017年 5 王绪本;余年;高嵩;夏时斌;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九)——专题57: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及其应用[C];2017年 6 谌刚;严春杰;朱小燕;韩利雄;青藏高原东缘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田云涛;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剥蚀过程及其机制[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八)——专题16: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1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C];2018年 8 胡元邦;青藏高原东缘松潘-甘孜褶皱带印支期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探讨[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C];2018年 9 雷建设;青藏高原东缘大地幔楔深部结构与动力学[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C];2017年 10 花茜;梁春涛;苏金蓉;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噪声层析成像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4: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的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研究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知识

青藏高原东缘星状风毛菊生殖分配对海拔的响应
青藏高原东部大通翠雀花的花特征和繁殖分配的海拔差异
华北地区风毛菊属辨识攻略
【免费】海拔变化对椭圆叶花锚繁殖策略的影响资源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披针叶黄华的生长、繁殖特性及其对管理措施的响应
施氮对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呼吸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缘杜鹃花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不同海拔梯度下椭圆叶花锚的生存和繁殖策略变化模式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植物去除的响应.PDF
风毛菊的功效与作用

网址: 青藏高原东缘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与海拔的相关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81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河南花卉旅游开发优势与策略分析
下一篇: 北美海棠的繁殖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