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蜡梅”不是“腊梅”,两方面证据足以证之

“蜡梅”不是“腊梅”,两方面证据足以证之

蜡梅

蜡梅花开,芳香四溢。每年此季,“蜡”还是“腊”的争论之声,总是如期而至。

2017年,笔者曾撰《蜡梅非腊亦非梅》一文,对此问题辨析甚明,该文后收录《甬城草木记》一书之中。

时过七年,很多人依旧概念模糊。前日发文,推荐三处赏花佳地,笔者标题之中明明写着“蜡梅”二字,但很多人转发时,还是习惯性写成“腊梅”,让人哭笑不得。

蜡梅

故此,很有必要在旧文基础上,补充有力证据,再度深入辨析,以期正本清源消除迷误。

蜡梅作为我国传统名花,讨论其名字,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文学问题,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均辨析清楚,答案才能明晰。

尊重科学,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基础,也是本号聊草木遵循的第一原则。凡事不能“想当然耳”,必须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才能让人信服。

在植物分类学科领域,有严格的命名法则,《中国植物志》相当于业内法规,一般必须遵循。据该志记载,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蜡梅

在蜡梅科条目之下,有这么一段:“本科植物具有油细胞,雄蕊多数,并且螺旋状着生,花被片多数,未明显地分化成花萼和花瓣等性状,似与木兰科、番荔枝科、樟科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此段研究表面,蜡梅科植物之所以是“蜡”而不是“腊”,主要是植物体内含有“油细胞”,故花瓣看起来有蜡质感,阳光透射之下或雨水浸润之后,花瓣晶莹剔透,蜡质更加凸显,常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刻印试卷的蜡纸。

再从花期来说,“腊”字就更加站不住脚了。蜡梅科之下,有二属:一为夏蜡梅属,另一为蜡梅所在的蜡梅属,其中夏蜡梅属为模式属。

三哥拍摄的夏蜡梅

从属名即可看出,夏蜡梅属植物的花期,在夏天,而非冬天。笔者曾于2018年4月21日在杭州植物园拍到了当令的夏蜡梅花,雍容似牡丹,清雅似水仙,一见倾心,非常喜爱。后来发现宁波植物园亦引进了夏蜡梅。

蜡梅属在我国有3种:即柳叶蜡梅,山蜡梅和蜡梅,此三者花期亦非一致。

柳叶蜡梅/摄影冯琦栋

柳叶蜡梅花期在8-10月,正是夏末初秋时节;山蜡梅花期约在10月-翌年1月;蜡梅花期在11月至翌年3月。

诚然,在腊月赏蜡梅花最佳,但并非所有蜡梅都在腊月开花,夏、秋、冬开花均有,我们不能因蜡梅之故,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所以,从科学角度来说,蜡梅只是蜡梅科大家族的一员,按照植物命名法则,它的学名(拉丁名)和中文名必须含有其科属信息,不能科属名是“蜡梅”,而种名是“腊梅”,这是不符合规范的。

所以,稍懂一点植物学的花友,都不会有“蜡”还是“腊”的困惑,即使记不住科属名称,植物志一查就十分明了了。

蜡梅

从科学角度说清楚此事之后,我们一起回到北宋,读一读“苏黄”吟咏蜡梅的作品,看看他们如何为蜡梅扬名并且定格,从文学史角度为蜡梅彻底正名。

在宋代之前,蜡梅还只是秦岭南坡、大巴山、神农架、汉水两岸等地山间的一种野生杂木,其最大功用,是被农人拿来当柴烧。后因元祐年间以“苏黄”为核心的文人群体的集体唱和,才让此花扬名天下,遂成我国千年名花。

在《蜡梅非腊亦非梅》一文之中,笔者曾引用南宋诗人王十朋的《蜡梅》:“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葩”,解析苏东坡黄山谷为蜡梅定名的经过。当时限于篇幅,并未展开。此处很有必要引用其相关诗作原文,分析探究先贤吟咏之本意。

检索东坡全集,他只写过一首蜡梅诗,即《蜡梅一首赠赵景贶》,全诗如下: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

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

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此诗写于元祐六年十一月,东坡先生时在颖州知州任上。标题中的题赠对象赵景贶,即赵令畤,赵宋王室成员,时为颖州签判,有诗才,办事干练,坡公赏其为人,替他改字为“德麟”,有笔记作品《侯鲭录》传世。坡公在颖时,与赵令畤、陈师道及欧阳修两个儿子叔弼、季默等交游频繁,时相唱和。

此诗以江梅起兴,引出蜡梅,回忆当年在杭州欣赏玉蕊江梅、檀心蜡梅的奇妙感受,其中“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一联,想象奇特,描摹生动,为描写蜡梅花的神来之笔。

坡公当年已经观察到蜡梅花瓣含有蜡质这一特性,故以蜜蜡为比,恰如其分,短短十四个字,就把蜡梅花瓣的形态、质地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后世蜡梅诗绕不过去的必引典故。

黄山谷,即与东坡齐名的大诗人黄庭坚,相对而言,他的蜡梅诗多一些,共有四首,分别是《戏咏蜡梅二首》:

其一

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

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

其二

体薰山麝脐,色染蔷薇露。

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

前首重点写蜡梅的花形与颜色,他用“金蓓”形容蜡梅花朵的样子,用“风味极不浅”之句,表达对蜡梅的喜爱。后一首重点写蜡梅之香,蜡梅芬芳馥郁,犹如熏过麝香,即使“披拂不满襟”,也是“时有暗香度”。

另外还有两首,一首是《从张仲谋乞蜡梅》:

闻君寺後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再是《蜡梅》:

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

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

二诗对于蜡梅的吟咏,关键点都在前两句,意象和坡公大致相似,只是换着不同说法,描述蜡梅的形与色而已。

前一首依然是用江梅和蜡梅做对比,本来洁白莹润的江梅,因为皇室尊崇黄色,被蜜蜡染成了宫样黄。后一首说天工像玩游戏一样,用蜜蜂采撷百花做成的蜂房,剪成了又芳香又精致的花朵。

宋末元初人方回,编选过一部唐宋人诗集《瀛奎律髓》,其中有注云:

“先是未有蜡梅之号,元祐中,苏、黄在朝,始定名。山谷有《蜡梅》诗,自书诗后云: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亦五处,类女工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木身与叶,乃类蒴藋”。

此一记载,清晰描述了蜡梅得名之缘由,是花瓣“类女工捻蜡所成”,最后一句还点出了蜡梅叶、树的生物性状,是当时对蜡梅这一物种最明确、具体的认识。后因查慎行在《苏诗补注》之中率先引用,遂广为人知,成为蜡梅名字来源最经典的论述。

因苏、黄在北宋诗坛的盟主、领袖地位,其蜡梅诗被广为流传,并被当时的陈师道及其后的杨万里等许多诗人唱和,蜡梅由此成为文人雅士们冬日必咏之花,苏、黄亦由此而成为确定蜡梅名花地位的唯二人选。

查遍明代以前的诗文集或本草方面的各种典籍,古人多在蜡梅非“梅”上有所提及,对于蜡梅非“腊”上,早已形成共识,没有什么争议。

如《本草纲目》的记载就很典型:

“时珍曰∶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岁月悠悠,时间如流水,到了清代,很多人已忘了先贤们的本意,在“蜡”与“腊”之间狐疑不定,最后以讹传讹,以至于今。

如果您认同赞许小山的考证和分析,请动动手把这篇文字广为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出:蜡梅之蜡,是虫蜡,而非月腊。那就不枉小山一番辛苦了。

--------the end--------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江南四季花历/甬城草木地图

让户外更多乐趣,让刷山更加省力,送人送己好礼物‍‍‍‍‍‍

《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作者亲笔签名版

65元/本(顺丰包邮)

江南寻花好帮手之草木三部曲普通版本

可点击以上链接直接获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蜡梅与腊梅有什么区别?
蜡梅?腊梅?梅花?你分的清吗?
蜡梅
历代咏腊梅诗词选:试问清芳谁第一,蜡梅花冠百花香
到底是“腊梅”还是“蜡梅”?这回我们一次讲清楚!
蜡梅不是梅,凌寒斗雪远胜梅
【蜡梅】蜡梅科蜡梅属植物 著名观赏花卉
蜡 梅
蜡梅花开迎新春
蜡梅图片

网址: “蜡梅”不是“腊梅”,两方面证据足以证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279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腊梅花长什么样子,腊梅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岁寒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