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的加工和包装
黄花菜的加工和包装
虽然黄花菜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菜,但非常不易保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黄花菜品质逐渐变差,失去食用价值,即使在冷藏条件下,黄花菜保鲜期也十分有限,常规冷藏可保存3--4天,鲜食供应时间非常短。所以说黄花菜以干菜销售为主,目前黄花菜干菜制作主要以家庭作坊蒸制晾晒为主。
一,民间家庭作坊蒸制工艺
采收ーー-蒸制--一-晾晒--分级--贮存-一-包装
二、采收
黄花菜采收一要把握采摘时间,采早了花蕾未成熟,对产量、质量都有影响;采晚了,既影响质量又增加母株的营养消耗,造成植株早衰。所以采摘应掌握在花蕾饱满,顶部呈浅黄色或黄褐色,饱满花瓣上纵沟明显,花蕾刚咧嘴始开而未开时采摘,其产量最高,加工质量好;二要掌握采摘技巧,采摘时应轻巧细致,要避免碰伤花臺和小花,以带花蒂、不带梗,茎梗和花蕾交接处断离为好,每一株自上而下,由外向里逐一循序采收。盛花时不要用手挤压,以防花嘴开裂。一般晴天在下年三时左右采摘、阴雨天在下午一时前后采摘。将采收的鲜菜进行分级,拣出开放的花菜,除去杂物及时进行蒸制。
三、蒸制
黄花菜蒸制时间很重要,时间短了,花蕾未熟风味不好,时间长了,花蕾发粘,且呈黑色,出干菜率低,形状也不好看,影响品质。一般将分级好的黄花菜装入木制或竹制容器中密闭,放在蒸汽锅中加温,先用大火蒸5分钟,再用文火焖3--4分钟,蒸至黄花菜由鲜黄绿色变为黄色,用手捏住柄,花蕾稍下垂,体积约减少一半时出锅即可,取出后让其自然散热。
四、晾晒
(一)自然晾晒:将散热后黄花菜均匀摊在室外的凉席上或在水泥制作的晾晒台面上暴晒,晾晒厚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中间稍作翻动,晚间收回,3~4天后,用手紧握干菜,松手后仍然能自然反弹开即可。一般干菜水分含量为13%--15%。若遇阴天不能原晒时,可把鮮菜装进塑膜袋,抽去空气后封存3~4天,待天晴后再蒸制晾晒。
(二)人工千制:在阴天不能晾晒时,可采用烘烤机或烘房进行干制。先将烘温调到70-80℃,放入蒸制好的黄花菜,黄花菜大量吸热后,再将烘温调至60~65℃,维持此温10~12小时,直到烘干为止。烘干期间,注意通风排湿,翻倒3~4次。
目前,人工蒸制费工、费时,若遇阴雨天,因无法晾晒,容易导致黄花菜发霉而损失。同时人工蒸制,卫生条件差,产品卫生得不到保证,影响产品质量。建议各地种植户要依托企业或合作社,引进现代化干制设备,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
五、分级
(一)特级千莱:色泽呈金黄色,条色均匀有光泽,透明,无青条菜;条形均匀呈直条形,顶端无咧嘴,无杂质;肉质肥厚,无开花菜,无霉毒、无其它异味,具有黄花菜的独特香味。
(二)一级千菜:色泽呈金黄色,条色均匀有光泽,透明,无青条菜;条形均匀呈自然弯曲,顶端无咧嘴,无杂质;肉质肥厚,有极少量开花菜,无霉毒、无其它异味,具有黄花菜的独特香味。
(三)二级千菜:色泽呈金黄色,条色均匀有光泽,透明,青条菜根数不超过2%;条形均匀呈自然弯曲,开花菜、青条菜、熟条菜不超过5%,杂质不超过1%:肉质肥厚,有少量开花菜,无霉毒、无其它异味,具有黄花菜的独特香味。
(四)三级干菜:色泽呈棕黄色,青条菜不超过4%;条形呈自然弯曲形,开花菜、青条菜、熟条菜不超过7%,杂质不超过2%;肉质肥厚,有少量开花菜,无霉毒和其它异味。
名词用语解释:
直条菜:指蒸制后晾晒过程中不用翻动,直接晾晒成的干菜,呈直条形。
熟条菜:指在蒸制过程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或由于蒸制过程中受热不均匀而晾晒成的干菜。
开花菜:指超过采摘期已成花瓣,蒸制晾晒成的干菜。
青条菜:指在蒸制过程中,未达到熟化程度,晾晒成的干菜,颜色呈青色。
六、贮存
烘干的黄花菜含水量低,质脆易断,要放进木制或竹制的容器中进行短期吸湿回软,含水量达13%15%,即可进行包装外运或贮存。
干制的黄花菜易吸收水分而发霉变质,因此,大量的黄花菜一般可采用双丝麻袋包装,放在干燥阴凉处贮存。若保管过程中返潮,应及时晾晒,以防霉烂变质。小量的黄花菜可用复合塑料袋或双层塑料袋包装,放在阴凉干燥处贮存即可贮存仓库应清洁、干燥、通风,不得与有毒和有异味的物质混合存放。
七、包装
黄花菜包装很重要,将分好等级的黄花菜一根一根捋直,采取100克、250克、350克、450克精致包装,贴标品脾销售。
相关知识
黄花菜锈病病症及防治方法
黄花菜和萱草的区别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
阳台黄花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花菜的历史追溯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
黄花菜试管苗培育成功
黄花菜种苗——冲里花
【萱草】萱草和黄花菜的区别
萱草和黄花菜的区别
网址: 黄花菜的加工和包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