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知竹”文化展,呈现现代生活的“竹文化”意向

“知竹”文化展,呈现现代生活的“竹文化”意向

 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知竹”文化展将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此次展览将展出画家韦小宝书画作品66件,龙泉青瓷、青花瓷、紫砂等24件,以及绘竹符号的丝绸、羊绒、围巾、文房、茶具、茶席、家居等衍生品,展览试图营造竹文化艺术与生活的雅集。

韦小宝画梅瓶

“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从魏晋“竹林七贤”的高标自诩,到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的由衷赞美,再到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痴心偏爱,“竹”已然成为文人士大夫们趋雅心态的一种外化符号。在绘画中“梅兰竹菊”作为传统符号被演绎,竹入画,约始于唐,宋代苏轼弃双勾着色法,枝干、叶均以水墨演绎,此后吴镇、柯九思、郑板桥皆为画竹名家。

从文同、苏轼带有文人意味的竹到“画谱”中“个字法、介子法”的画法解读,再到民间艺术,“竹”成为了一种符号,大抵会拿毛笔的人,都可以画几笔竹,但其高下却不仅包含了笔墨素养,更包括了画者的人格高度。

韦小宝作品

1970年代出生的韦小宝,是金石篆刻家韩天衡的弟子,长在四川,处处有竹,儿时的玩耍都在竹林中,家中器皿也有多用竹编。回忆儿时生活的韦小宝说:“居有竹根本不用刻意去追求,那是一种唾手可得的生活标配。因为竹在身边,画画就从竹开始了、一枝、一叶、一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韦小宝作品

1996年韦小宝来到上海,繁忙的工作之余喜爱在书画中享受自由自在和宁静的快乐,并将自己的创作运用到饭店的装潢和餐具中。鉴于此,他的“知竹”文化展更注重的是书画和工艺美术、生活方式的结合。所以此次展览将通过“小宝的竹”、“生活的竹”、“艺术的竹”三种形式向观者传达竹文化的外在与内涵,通过场景与意境的烘托,将抽象的雅竹神韵置于生活之中,使观者更好地领略竹文化与生活的相契交融。

扇面

“知竹”文化展的书画展品中,有嫩竹、风竹、雪竹、月竹、秀竹、墨竹等多种形式的竹子,韦小宝说自己喜欢去安吉看竹海,也喜欢在醉后画竹,并以竹子体现自己的审美趣味。

此外,在青瓷上画竹韦小宝的一个创新尝试。“一件好的精品青瓷要有好的器型、好的釉色、好的工艺,三者缺一不可。青瓷基本都是素面不需要图案,图案不好反而会给好的青瓷减分,所以在青瓷上画画不是什么图案都适合。”此次作品的创作者韦小宝如是说,“而竹子本来的颜色与青瓷很合,再画竹枝可以更秀美一点,也增加了青瓷的文气。”

韦小宝与工艺美术大师合作的瓷器

在听觉上,韦小宝还委约了音乐作品《竹亦禅》,以及制作生活用品,实现了竹文化的跨界,并注入快节奏下“竹文化”的意向。

(实习生乔梦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知识

百合竹——和平与希望的象征(百合竹的文化寓意与生态价值)
发财竹开花花语及寓意剖析
中国竹文化与姜子龙墨竹画
“浙江安吉竹文化系统”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
丹竹镇开展“遇见扎染 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国画竹谁画的最好 当代擅长画竹名家肖洪辉
夏威夷竹养殖指南(了解夏威夷竹的种类)
竹笙——一种独特的竹类食材(探秘竹笙的来源、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
美术报:文人的竹派:文同与“湖州竹派”

网址: “知竹”文化展,呈现现代生活的“竹文化”意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82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清华社区空竹文化表演受热捧
下一篇: 中华竹文化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