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草莓休眠症状,草莓休眠期如何管理

草莓休眠症状,草莓休眠期如何管理

众所周知,草莓的价格一直不便宜,尤其是早春时节,草莓可谓是消费者市场的“宠儿”,有“早春果”的美称,但是草莓休眠严重影响草莓生长,那么什么是草莓休眠?草莓休眠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草莓休眠呢?

草莓生长进入秋冬季节后,由于日照变短和气温下降,草莓新出叶逐渐变小,叶柄变短,整个植株矮化,草莓新茎和匍匐茎逐渐停止生长,表示草莓在形态上已进入休眠,这是草莓本身固有的、适应秋冬季低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生理现象。

草莓休眠的症状

当日平均气温降到5℃以下及短日照条件时,草莓植株便进入休眠期。露地草莓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进入休眠期。外部形态表现为叶片变小,叶柄逐渐变短,叶色深绿,叶片平卧,呈匍匐生长,全株矮化呈莲座形。

草莓的休眠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两个阶段。

自然休眠

自然休眠是草莓在环境条件适合生长的情况下,植株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矮化状态”。自然休眠是由草莓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只有经历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顺利通过,即使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也不能生长。且自然休眠要历经由浅至深的过程,随后才能逐渐觉醒。露地栽培草莓,一般9月份植株开始缓慢进入自然休眠期,11月至翌年1月下旬休眠达深。

被迫休眠

被迫休眠是指在满足自然休眠以后,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草莓的生长,迫使植株处于“矮化状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给予适当的生存条件,即可以打破休眠,使植株进入正常生长的状态。被迫休眠则是外界条件。

引起草莓休眠的主要因素:

1、低温

平均气温低于5℃

2、日照

一般长日照促进生长,短日照促进植株体眠,试验证明,日照长度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更大。

3、光照

即使处于长日照条件下,如果光线过弱,也会引起植株休眠。

草莓休眠防治方法:

1、提早保温

在促成栽培中,对丰香、女峰等浅休眠性品种实施提早保护,使草莓植株缺乏低温诱因,可有效防止植株进入休眠,达到早采收、多丰收的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次覆膜保温的时间可掌握在10月中下旬,在夜温10℃以下时开始。初覆膜2-3天内要求白天温度达30℃,以后保持在25℃左右,棚内湿度保持为40%-60%。

2、长日照处理

草莓植株在接受一定量低温后,给予常光照处理(光照时间在13小时以上),能使草莓尽快觉醒转入生长。

具体做法是:先让草莓在露地接受相当于该品种需低温总量60%以上,然后保温,给予补光。补光方法有傍晚补光;即日落后连续照光2到4小时;半夜补光,即在深夜23是至翌日2时连续补光3小时;间歇补光,从日落到天明每小时照光4到10分钟。照光时,每10到14平方米用一盏100瓦的白炽灯,灯距地面1.5到1.8米。

3、赤霉素处理

赤霉素是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它可以起到长日照效果。据研究,赤霉素处理2到3天可,比用延长光照时间打破休眠效果快。赤霉素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效果好,一般喷施赤霉素时,棚内温度应持续在25℃以上。

赤霉素在植株体内持续时间短,一般只持续10天左右,所以,除了自然休眠期短的品种喷1次外,一般品种喷2到3次,每次时间间隔时间为7到10天。喷施浓度为5到10mg/kg,喷施量每株5ml,喷施部位为心叶。

4、苗木冷藏

把草莓苗放在冷库中,利用人为的低温满足草莓对低温的要求,打破草莓休眠。据有关研究表明:-2到7℃是打破草莓休眠的有效温度,适宜温度为0到5℃。当温度在-3℃以下时会使草莓造成低温伤害,3℃以上又容℃易引起现蕾、展叶。所有,草莓苗冷藏的温度以略低于适温度更有利于解除休眠,一般品种冷藏的适宜温度为-1到2℃,冷藏时间1个月左右。

以上就是关于草莓休眠症状,草莓休眠期如何管理的全部信息了,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知识

草莓休眠期是多长时间(看品种)
草莓润肺生津、消暑解热,反季节草莓收益翻倍,如何种植与管理呢
大棚草莓温度如何管理
草莓栽培管理大全!
草莓花期管理要点(如何掌握草莓的开花期和管理方法)
草莓种植技术培训教材,如何种植草莓
草莓白粉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
冬季草莓种植方法,冬季草莓高产管理技巧,冬季草莓防冻措施
如何种植草莓和管理
盆栽草莓怎么种植?盆栽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网址: 草莓休眠症状,草莓休眠期如何管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462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管理休眠花卉有哪些方法妙招
下一篇: 长寿花休眠期如何养护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