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山珍本色丨吃花甜粑,愿生活如花绽放

山珍本色丨吃花甜粑,愿生活如花绽放

原创 吴王文化 江湖寻味

//土家族非遗 美味花甜粑//

贵州的“粑粑”们把糯食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风味纷繁多趣。布依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都喜欢吃糯食,于是就有了糍粑、蕨粑、黄糕粑、清明粑、苞谷粑、荷叶粑、花甜粑等有滋有味的美食。

01. 思南文化 非遗美食

思南地处乌江中下游,得天独厚的乌江航运,给思南带来了较早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川楚文化、中原文化、沿海文化逐渐输入,进而与本土文化融合,千百年来的多元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思南文化。思南,也早有了“文化之乡”的誉称。

花灯、花甜粑、花烛是思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号称思南的“三朵花”。花甜粑是思南土家族独有的美食,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甜美而享誉四方。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管粑体有多长,把它横向依次切成薄片,每片花甜粑上都有一模一样的“花”(图案),令人感到惊奇。

02. 物质精神 二者兼顾

生活在思南的土家族,曾经长期经历战乱和流徙,饱尝了生存之艰难,他们渴望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制作花甜粑的初衷是满足食物的需要,是物质层面的。制作的花样如汉字“吉祥平安”等,一方面表达了他们渴望安定祥和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祈福意愿。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跟人一样具有灵性,因此土家族始终都敬畏和尊重它们,所以,花甜粑也寄托着土家族人民渴望自然和谐的愿望。

03. 优质选材 工艺一绝

制作花甜粑时,先要选择上等糯米和粳米按照2:1的比例混合,然后淘去米糠浸泡,待米浸透泡发时 ,用石碓或石磨舂成粉末状的米面。

米面制成后,先取其中四分之一,掺水下锅,不断搅拌直至完全熟透,成为“米浆”,这个过程叫作“打糨子”。接着将米浆混合生米面,放在案板上进行反复揉搓,形成了黏糊的面团。

最后,就进入花甜粑制作的关键阶段——压花。将面团擀成3~4厘米宽的条形面皮,刷一层粑粑红(食用色素),然后将其卷成圆筒状,再用一条预制好的薄竹(木)片,在圆筒的周围向圆心压数条细槽(细槽的条数决定花瓣数量,一般8或12条),再将细槽搭合,然后再包一层未涂色的面皮,最后将粑卷呈水平方向摔、搓、揉、压(不可呈垂直方向压揉,只能从圆筒表面向圆心方向搓压),制成横截面直径2寸(1寸约3厘米)左右的长筒状粑体即可。放进蒸锅,用柴火蒸2~3小时,蒸熟后,待其冷却,即可享用。

压花过程非常巧妙,不同的压花手法会形成不同的花型。花甜粑内部的每一个花纹是“制粑匠人”经过无数次练手才制作而成的。

04. 食法多样 色香味全

花甜粑造型优美,香糯绵滑,既是待客美食,也是家中常用食品,同时可作礼物送人,其用途广泛,食法多样。其一:切片或块儿,配以甜米酒煮食之,汤清口味甘,口感绵柔。其二:切片油炸至金黄,外酥里糯,香气袭人,可将食盐或白糖,洒少许附于表面,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其三:文火炕食之,无需油盐,用炭火、炉火或放在柴灰里烧,吃时能感受到大米的清香,外脆内甜,沁人心脾。花甜粑储存方式独特,放置水中,要勤换水,以保证其不开裂,不变味,食用时从水中捞起来便可。

营养小贴士

花甜粑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脾暖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1

1

文丨吴王文化

编辑丨小熙

监制丨 与君相逢

出品丨铜仁日报社、铜仁日报传媒集团

铜仁食材,苏州味道

苏州市科协编著了一本特殊的美食科普图书——

《梵净山遇见太湖水》

经授权现在铜仁日报·江湖寻味公众号连载推出

精彩回顾

山珍本色|净山食菌 为生活提鲜

原标题:《山珍本色丨吃花甜粑,愿生活如花绽放》

相关知识

史海钩沉丨能吃的艺术品“花甜粑”
武陵山珍丨如花的食用菌——灰树花
土家族花甜粑——藏在美食里的文化
愿梦想如花般绽放
青春如花绽放作文(通用22篇)
遵义桐梓:花秋干粑风行天下
送花祝福语15句,愿幸运相随,开心相伴
飞雪如花娇花似雪,四川汉源20万亩梨花开啦,层层叠叠浪漫唯美!
“六一”儿童节丨愿:童心未泯,所遇皆甜
【原创精选】樱花小镇采野草,虔心做成清明粑

网址: 山珍本色丨吃花甜粑,愿生活如花绽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497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步骤图】油柑的做法
下一篇: 生晒新会柑皮(正宗新会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