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都之变(六)百里杜鹃:“花”样产业带动菜农变花农

花都之变(六)百里杜鹃:“花”样产业带动菜农变花农

编者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二二四三三”发展思路,认清形势、通时达变、持续加力,严格落实“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部署要求,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及成效巩固战,为全区15万群众昂首阔步迈入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期,百里杜鹃融媒体中心将陆续从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扶贫协作等不同角度,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全面展现百里杜鹃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努力和探索。

相关链接:

花都之变(六)

百里杜鹃:“花”样产业带动菜农变花农

立秋方至,余暑未消。在大水乡后坝村村民肖仕苹的花卉基地里,十万余株菊花花开正艳,十数位村民正在肖仕苹的指导下采收菊花,工人们正在采摘、去叶、捆扎.......忙得不亦乐乎。

后坝村有恒大援建的大棚194个,以往部分大棚用于蔬菜种植,由于村两委精力和技术有限,实施的蔬菜种植效益欠佳,发展大棚蔬菜难以维系。据此,后坝村积极对接有思路、有技术、有发展意愿的肖仕苹,将蔬菜大棚改为花卉种植,主要种植优香、白善、金扇等菊花品种。据了解,因为菊花一年可以开多次,效益较好,一个大棚每年可以有一万余元的纯收益。以前在大棚里种菜的村民与肖仕苹一道学习花卉种植技术,摇身一变由菜农变成花农。

大水乡后坝村菊花种植基地

菊花的种植不仅美化了村庄,也让赋闲在家的村民多了个务工的好去处。“以前是在大棚里种菜,自从肖老板一来我们村里种花,我就在里面跟着种了,几个孩子都在外面读书需要生活费,空闲时我都会过来帮忙除草、打药、摘花、修花头等赚点工钱,就这一个多月我就挣了将近5000元的工资。”遮阳棚下,53岁的高发荣一边捆扎将要销售的菊花一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与大水乡后坝村略有不同,戛木管理区中塘村位于百里杜鹃东部,地处百里杜鹃、黔西、金沙三县交界处,海拔在900米-1300米之间,村内山峰雄奇巍峨,有米底河穿境而过。正是这样的地质环境和海拔高差,导致这里土地较为破碎,村两委也曾千方百计寻求发展之路,动员群众种过辣椒,规模化种植过100多亩“娃娃菜”,但由于销路不畅,菜农们辛苦的成果极易毁于一旦。

戛木管理区中塘村“花田酒肆”项目建设基地

因此,中塘村村支两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按照百里杜鹃“花间阡陌·山水归程”品牌定位和打造“旅游发展新高地”发展目标,结合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与邻近的大堰社区和龙塘村合力共建“花田酒肆”景区。规划种植了千亩月季花,以月季为主打的172种花卉在今年迎来了大规模地盛开。“花田酒肆”也于今年成功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余名群众也从粮农成功转型为花农。

历经转变的村民马家琴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种‘娃娃菜’产量靠天,就算种出来了销路也不好,现在不仅土地流转给村里种植月季花,而且还有老师给我们培训月季花管护技术,有了技术持证上岗,一天至少都能得90块钱,对比起来种花还是比种菜划算多了。”

游客在花卉基地观赏月季拍照留念

“景区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观光休闲体验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愈发合理,经济实力愈发壮大,通过产业分红、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不断提高群众致富增收潜力,为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中塘村党支部书记刘启才如是说。

8月的百里杜鹃虽说已经没有杜鹃花了,但在沙厂乡兴隆村杜鹃花培植基地里,培育的杜鹃苗木依然春意盎然。各种杜鹃苗青翠欲滴。

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对杜鹃苗进行浇水、修剪,他们都是兴隆村当地村民,建在家门口的杜鹃花培植基地让他们多了一份收入。村民陈忠信告诉记者,以前兴隆村没有这个基地的时候,他们种完庄稼就闲到没事干了。现在有了这个基地,对大家都很方便,能在这里挣点零用钱。

杜鹃花作为百里杜鹃的名片,市场需求很大,杜鹃花苗供不应求,谈及未来的发展,基地负责人赵磊满怀信心:“希望把杜鹃花产业做大做强,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百里杜鹃这片因花而立、凭旅而兴的土地上,由粮农变为花农的远不止一村一地。据了解,为更好地推进花卉产业,做优花卉产业,让优势产业富民,百里杜鹃管理区统筹“花期之外、花区之外”两个大局,按照以“杜鹃花为主、其它花卉为辅”的花卉发展思路,将花卉培育基地、容器苗田、苗圃基地“景区化”规划建设,在景区空白地带、核心区周边种植错开花期的小杜鹃、玫瑰、山茶花、月季、雪域花等花卉;差异化培植紫微、大丽花、芝樱花、绣球花、郁金香等观赏花卉,实现“产业景观化、景观经济化”。

监制 | 罗梦

审核 | 李华

编辑 | 李文玉

记者 | 王雪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百里杜鹃:“粮农”华丽转身变“花农”
中国百里杜鹃第三届兰花展览会举行
百里杜鹃:花卉产业美了环境富了民
百里杜鹃: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花产业”提升“生态值”“好生态”催生“新经济”
百里杜鹃“茶花旅”
百里杜鹃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花卉产业
百里山水 花美茶香——毕节市百里杜鹃茶旅融合新观察
百里杜鹃:发展花卉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网址: 花都之变(六)百里杜鹃:“花”样产业带动菜农变花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516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朱家场镇探索农业工厂化 让农业生
下一篇: 在自然界中,玉米作为一种广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