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代文人雅士为何对赏梅花独有一番偏爱?

古代文人雅士为何对赏梅花独有一番偏爱?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 》

梅花在中国有3000余年栽培历史,是极具观赏性和文化象征的植物。1929年,梅花曾被中华民国国民 ... 确定为国花。自1980年代开始,一直有人积极推动定梅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还有许多地区把梅花定为市花、县花。

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我们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都在它身上得到很好地体现。我们古代就有诗人咏诗歌颂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花种。另外梅花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依然快乐的绽放,表达了一种迎接希望的乐观的性格。

在山中,搭起帐篷,三面为实一面为虚,帐中设炭火,即可取暖又可温酒。在园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这么精细而又隆重的准备意欲何为?竟然是为了观赏梅花!在山中帐篷里,一边饮酒,一边赏梅;在园中纸屏里,将窗随花所开,尽情赏花。这是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描绘的明人早春赏梅的情景,爱梅如此投入,赏梅如此优雅,怎不叫今人惊羡?!

梅,在中国文人雅士的观赏花木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举为“岁寒三友”。在古人咏唱的梅中,大略有三种:杨梅、腊梅和梅,但严格地讲,岁寒三友指的是梅。古人对梅的认识,在《诗经》里已有许多表现。汉代时,汉武帝的上林苑已栽植有多种梅树。宋代时,街市上卖梅花,以梅插瓶养梅已是十分普遍。李渔讲:“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是有道理的。南宋《群芳备祖》、明代《群芳谱》、清康熙钦定《广群芳谱》,均推梅花为群花之首,民国时期的南京 ... ,曾定梅花为国花,在1987年上海举办的全国性传统名花评选中,梅花亦名列榜首。可见,梅花不仅为古代文人雅士更爱,也受到了古今人们的一致追慕。

相关知识

踏雪寻梅万里春——清代黄慎《踏雪寻梅图》轴赏
花中有四君子,为何古人偏爱菊花?
中国古人赏樱其实赏的是樱桃花?
花中“寒客”腊梅,为何称作“梅”?和梅花是亲戚么?
中国古人赏樱,其实赏的是樱桃花
唐朝人为何偏爱牡丹花|跟着唐诗学思考
我们为什么偏爱牡丹
古人如何赏樱
古代雅士花事《十花记》【篇壹·梅花】
花鸟千万,为何古人偏爱“梅兰竹菊”?

网址: 古代文人雅士为何对赏梅花独有一番偏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728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古代文人雅士为何对赏梅花独有一番
下一篇: 梅花的寓意和象征风水禁忌(老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