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目—金缕梅科(二):马蹄荷
8.蚊母树属
蚊母树属(学名:Distylium)是金缕梅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18种,分布于东亚和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12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此外,日本2种,其中1种同时见于中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各1种,中美洲有3种。
本属的种类在叶及花的形态和水丝梨属 Sycopsis 很相似,容易引起混乱。但本属的花为下位花,蒴筒极短,花后脱落,蒴果无宿存萼筒包着。水丝梨属则为周位花,萼筒壶形,花后增大,并包着蒴果。本属的种类在花和果实的形态方面缺乏明显的差别,主要是根据叶的形态作为分类的标准。
(1)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星状绒毛或鳞毛,芽体裸露无鳞苞。叶革质,互生,具短柄,羽状脉,全缘,偶有小齿密,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或杂性,雄花常与两性花同株,排成腋生穗状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早落;萼筒极短,花后脱落,萼齿2-6个,稀不存在,常不规则排列,或偏于一侧,卵形或披针形,大小不相等;无花瓣;雄蕊4-8个,花丝线形,长短不一,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药隔突出;雄花不具退化雌蕊,或有相当发达的子房。雌花及两性花的子房上位,2室,有鳞片或星状绒毛,花柱2,柱头尖锐,胚珠每室1个。蒴果木质,卵圆形,有星状绒毛,上半部2片裂开,每片2裂,先端尖锐,基部无宿存萼筒。种子1个,长卵形,种子角质,褐色,有光泽。
(2)蚊母树
蚊母树(学名:Distylium racemosum)为金缕梅科蚊母树属下的一个种。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鳞垢,老枝秃净,干后暗褐色;芽体裸露无鳞状苞片,被鳞垢。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多生于亚热带常绿林中,海拔100~300m之丘陵地带,日本亦有分布。长江流域城市园林中常有栽培。植物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土壤均能适应,而以排水良好而肥沃、湿润土壤为最好。萌芽、发枝力强,耐修剪。
分布于福建、浙江、台湾、广东海南岛;亦见于朝鲜及日本琉球。安徽、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也有。
环境树种:对烟尘及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很强,能适应城市环境。树皮内含鞣质,可制栲胶;木材坚硬,可作家具、车辆等用材。对二氧化硫及氯有很强的抵抗力。
园林价值:蚊母树枝叶密集,树形整齐,叶色浓绿,经冬不凋,春日开细小红花也颇美丽,加之抗性强、防尘及隔音效果好,是城市及工矿区绿化及观赏树种。植于路旁、庭前草坪上及大树下都很合适;成丛、成片栽植作为分隔空间或作为其它花木之背景效果亦佳。若修剪成球形,宜于门旁对植或作基础种植材料。亦可栽作绿篱和防护林带。
药用价值:主治水肿、手足浮肿、风湿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9.秀柱花属
秀柱花属(学名:Eustigma)是金缕梅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秀柱花(Eustigma oblongifolium)、褐毛秀柱花(Eustigma balansae)、云南秀柱花(Eustigma lenticellatum)三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至东南部地区以及越南。
(1)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被星状毛。叶草质,互生,长圆形或椭圆形,全缘,或靠近先端有齿突;托叶细小,线形,早落。花小,两性,被簇毛,排成总状花序,每花有苞片1,小苞片2,均宽卵形至倒卵形;萼筒陀螺形,与子房合生,萼齿5枚,镊合状排列;花瓣5枚,细小(长仅1毫米),倒心形(楔形2浅裂),具爪,或为鳞片状,基部具2枚侧生背着的腺状突起;雄蕊5枚,花丝极短或几无,花药钝,近方形,基部着生,2室,中部以上裂开;子房近乎完全下位,2室,每室具1枚垂生胚珠,花柱2枚,伸长,柱头膨大,具乳头状小突起。蒴果卵圆形,几乎完全为萼筒所包,木质,两瓣裂开,每瓣2浅裂,内果皮角质,与外果皮分离。种子长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种脐凹入。
(2)秀柱花
秀柱花(学名:Eustigma oblongifolium)为金缕梅科秀柱花属下的一个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种子长卵形,长8-9毫米,黑色,有光泽。秀柱花叶形变异稍大,矩圆形或披针形,全缘或有少数齿突,蒴果无毛,宿存萼筒几完全包着蒴果,仅先端突出萼筒外。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岛、广西及贵州南部。
10.马蹄荷属
马蹄荷属(学名:Exbucklandia)是金缕梅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乔木植物。该属共有4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至中国。其中马蹄荷E. populnea(R. Br. )R. Br. 和大果马蹄荷E. tonkinensis(Lecomte)van steenis 等3种产我国西南部至南部。树姿美丽,树干通直,叶大而亮。适作庭荫树或在山地营造风景林,孤植、丛植、群植均宜。
(1)形态详述
常绿乔木。枝在节处增厚,具环状托叶痕。叶革质,互生,具长柄,阔卵圆形,全缘或在幼苗及抽条上掌状3裂,具3—5掌状脉;托叶2枚,大而对合,苞片状,革质,早落。花两性或杂性同株,在花瓣基部合生,成头状花序,每一花序有花(7—)8—l6(—20)朵,初为一对托叶所包被;萼筒与子房合生,萼齿不明显,常呈小瘤状突起;两性花:每花承以1个微小苞片,花瓣2—5(—7)枚,线形(一匙形),短小,或不存在;雄蕊10—14枚,花丝线形,长短不等,花药基部着生,2室,内向,纵裂成2瓣;药隔突出;花盘(“萼齿”)5—10浅裂,腹背压扁;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枚,稍伸长,钻形,叉开,腹面具下延多乳突的柱头,果后早脱;胚珠每室6—8枚,2列着生于子房隔壁上;雌花:花瓣4枚,退化或不存,雄蕊缺。果序球形至近球形,蒴果卵形至倒卵形,木质,室背裂开为2瓣,每瓣2浅裂;在萼筒顶围以一圈细黑腺体状附属物(即花盘);每室有种子6(—8)枚,下部1—2枚发育完全,具一长翅,其余不育、无翅。胚乳薄,肉质,子叶扁平。
(2)马蹄荷
马蹄荷(学名:Exbucklandia populnea)为金缕梅科马蹄荷属下的一个种。乔木,高可达20米,头状果序直径约2厘米,有蒴果椭圆形,果皮表面平滑,种子具窄翅。
自然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适宜生长在西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根系发达,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红黄土壤,对中性土壤也能适应,生长较快,萌芽力强,具有抗干旱瘠薄、防风耐压、抗火性能好的特点。
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及广西的山地常绿林;亦见于缅甸,泰国及印度。该种最先在印度东部被发现,中国西南各省的标本。
经济:马蹄荷防火林带能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木材收入,使林种多样化。马蹄荷树形高大美观,林带内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是马蹄荷防火林带所起的绿色防火屏障作用,已得到国家林业局重视。
药用: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主治偏瘫。
11.牛鼻栓属
牛鼻栓属(学名:Fortunearia Rehd. et Wils),金缕梅科,只有牛鼻栓F. sinensis Rehd. et Wils.1种,产中国西部。
牛鼻栓属和蜡瓣花属很接近,只是花瓣针形,无退化雄蕊,蒴果有柄,先端伸直,尖锐。
(1)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有星毛。叶倒卵形,互生,具柄,具羽状脉,第一对侧脉有第二次分支侧脉;托叶细小,早落。花单性或杂性,排成总状花序。两性花的总状花序顶生,基部有数片叶子;苞片及小苞片细小,早落;萼筒倒锥形,被毛,萼齿5裂,脱落性;花瓣5个,退化为针状,细小;雄蕊5个,花丝极短,花药2室,侧面裂开;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个;花柱2,分离,线形,反卷。雄花葇荑花序基部无叶片,缺乏总苞,雄蕊有短花丝,花药卵形,有退化子房。蒴果木质,具柄,室间及室背裂开,宿存萼筒与蒴果合生,长为蒴果之半,内果皮角质,与外果皮常分离。种子长卵形,种皮骨质;胚乳薄,胚直立,子叶扁平,基部微心形。
(2)牛鼻栓
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金缕梅科植物,因常被用来做牛鼻栓而得名。独属单种,在植物分类上有重要价值。其枝叶也是重要的药材。属名Fortunearia为纪念18世纪英国旅行家Rabert Fortune(1812-1880)而命名,种名sinensis意为“中国的”。
常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岩隙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它的枝叶还可作药材,夏秋季采用,晒干或鲜用。其性苦涩平、益气止血。主治气虚乏力,创伤出血。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12.金缕梅属
金缕梅属(学名:Hamamelis)是金缕梅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6种,分布于北美和东亚。中国2种,北美及日本各有2种。此外还有化石见于北欧第三纪的地层里。本属树种多于早春开花,颇为美丽,且秋叶常变黄色或红色,故常植为庭园观赏树。
(1)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绒毛。芽体裸露,有绒毛。叶阔卵形,薄革质或纸质,不等侧,常为心形,羽状脉,第一对侧脉通常有第二次分支侧脉,全缘或有波状齿,有叶柄,托叶披针形,早落。花聚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两性,4数;萼筒与子房多少合生,萼齿卵形,4片,被星毛;花瓣带状,4片,黄色或淡红色,在花芽时皱折;雄蕊4个,花丝极短,花药卵形,2室,单瓣裂开;退化雄蕊4个,鳞片状,与雄蕊互生;子房近于上位或半下位,2室;花柱2,极短;胚珠每室1个,垂生于心皮室的内上角。蒴果木质,卵圆形,上半部2片裂开,每片2浅裂;内果皮骨质,常与木质外果皮分离。种子长椭圆形,种皮角质,发亮;胚乳肉质。
(2)金缕梅
金缕梅(学名:Hamamelis mollis)为金缕梅科金缕梅属下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东部[2][3],其种加词mollis的意思是“柔软的”,指的是其叶子[4]。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嫩枝有星状绒毛;老枝秃净;芽体长卵形,宽倒卵圆形叶 形美丽。2月前后先叶开放,花数朵簇生叶腋,色金黄,其金瓣如缕,翩翩起舞,婀娜多姿,早春开花,迎雪怒放,状似蜡梅,故名。由于其耐寒能力又名“忍冬花”。
多生于山坡、溪谷、阔叶林缘,灌丛中;为高山树种,垂直分布常在海拔600~1600米。金缕梅系暖地树种,耐寒力较强,在-15℃气温下能露地生长。喜光,但幼年阶段较耐阴,能在半阴条件下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土壤中都能生长,尤以肥沃、湿润、疏松,且排水好的砂质土生长最佳。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及广西等省区。
观赏价值:金缕梅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木,树形雅致,树冠呈圆球形或圆卵形或阔圆球形,特别是花期早,花期从冬季到早春,正是一年中少花的时期。其花瓣纤细、轻柔,花形婀娜多姿,别具风韵;花色鲜艳、明亮,从淡黄到橙红,深浅不同;先花后叶,香气宜人,树形轻盈,花相靓丽,在冬日庭院中格外醒目。宜孤植,欣赏奇特的花瓣,婀娜的树姿,若再配以景石花草,一树一景,油然生情。亦可丛植群植,花开时节,满树金黄,灿若云霞,蔚为壮观。其可作为风景区和城乡园林绿化建设中重要的早春花木,可与多种花木,如梅、桃、杏、樱、蜡梅、结香及紫荆等配置,能收到绿化、花化、香化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
药用价值:益气,主治劳伤乏力。
美容价值:金缕梅内含单宁质多种如Ellagtannin和Hamamlitannin可以调节皮脂分泌、具保湿及嫩白作用。促进淋巴血液循环,可专门克服早晨眼脬和黑眼圈。具有镇静、安抚的效果,对龟裂、晒伤、粉刺有改善效果。可有效帮助肌肤夜间的再生能力。去除眼袋、放松以及缓和对于油性肌肤或是过敏的肌肤都有很优异的效果。有舒缓、收敛、抗菌、抗衰老的效果,因有收敛控油、杀菌的显著疗效,对于青春期少年或是出油状况较严重的皮肤,是不二选择。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金缕梅科:双花木
【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金缕梅科(一):双花木
【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景天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报春花科(上):点地梅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山茶科(一):木荷
【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虎耳草科(上):岩白菜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报春花科:点地梅
【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芍药科:芍药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岩梅科
256.【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杜鹃花科(二):杜鹃花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金缕梅科(二):马蹄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02256.html
上一篇: 杨梅叶蚊母树 Distylium |
下一篇: 艾叶的药用功效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