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与节俭【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消费与节俭的内涵,时代特征等地方出发,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社会大环境下,谈到了消费与节俭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这将有助于当下倡导的节俭消费观立足于经济和伦理的双重维度,强调人们理性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节俭与消费具有时代性。【关键词】消费节俭时代性【正文】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1723年,当《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时,英国一个郡的地方法院还专门为此书立案,判定此书是“在扰乱社会秩序”,是一种“公害”。英国一位学者克拉布·鲁滨逊曾说,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国语言写出的最邪恶、最聪明的书”。尽管如此,这部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却经久不衰。它不仅影响了无数的普通学人,而且影响到休谟、亚当·斯密和哈耶克这些思想大师。《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但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曼德维尔坚持认为美德与商业社会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紧张矛盾。在200多年之后,这个曾被宣判过为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这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总需求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一场“革命”(凯恩斯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例如,如何看待节俭。在传统观念中,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根据总需求理论,节俭就是减少消费。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减少就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则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由此看来,对个人是美德的节俭,对社会却是恶行。只有增加有效需求,即居民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可以使得国民经济恢复增长。那么美德如节俭,商业社会的动力如消费,这两者之间真的存着不可调和的紧张矛盾吗?我认为通过拉动经济来鼓励老百姓消费和勤俭节约并不矛盾。把消费与浪费混淆起来,把消费与奢侈腐化联系起来,甚至把鼓励消费与提倡勤俭节约对立起来,使消费污名化、标签化,是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宜的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对这些消费观上的认识误区,我们过去缺乏透彻地辨析,致使消费观难以转向科学、消费方式难以转向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当前我国拉动内需方针的贯彻,影响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有赖全社会建立起科学的消费观。另外,消费是形成市场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和繁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基本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积极地满足而不是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这才是
论消费与节俭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光明日报聚焦开学消费:国货崛起,节俭成开学新风尚
元宵节,梅城汤圆延续“节俭风”!
构筑绿色生活 争做节俭先锋
年花再回收 节俭新风尚
既要吃得好又要花得少,小蚕霸王餐满足年轻人消费所需
消费流行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
国庆花坛“瘦身”亮相 节俭环保成节日装饰新风尚
如何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化
抓住节日商机 促进花卉消费
今年国庆节 唐山鲜花摆放显节俭
网址: 论消费与节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14442.html
上一篇: 15种“网红”绿植,个性又时髦, |
下一篇: 近期昆明频现贩龟者 “神龟”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