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艺知识丨带你探秘欧洲插花史

花艺知识丨带你探秘欧洲插花史

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前的西方插花,可谓是源远流长。

起源

早在4000~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学会了将齿叶睡莲插入瓶、钵中作为墓室壁画的方法,以此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与哀悼。

古希腊人则常常用在落地的大花瓶中插的花来装饰结婚的新房,烘托喜庆气氛;也会用鲜花作成的花环,欢迎胜利归来的战士,或把花环作为情侣之间互赠的礼品.

在古罗马人喜欢在宴会桌子和地板上洒满蔷薇花的花瓣,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用餐氛围。

后来,这些插花装饰的形式,随着贸易往来、战争和文化交流,逐渐从埃及、希腊和罗马传到意大利、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

文艺复兴

随后,西方各国先后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封建神学住在了人们的思想,文化艺术形式开始笼罩上了浓郁的宗教色彩,人们习惯用一束盛开的花送给上帝,这就是圆形花的雏形。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文化艺术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插花艺术也不例外,插花类型多样化,并初步形成了几何型大堆头式风格。

到了17世纪,随着荷兰、英国航海业的发达,欧洲从世界各地引入了大量的新型品种,并广泛运用在了插花中,同时,插花艺术也不在是专属于贵族的艺术,而是开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巴洛克艺术

在文艺复兴以后,插花水平迅速提高,简单随意的花束形式不复存在,各国的花艺师们在造型、色彩、花材和容器的选择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用精心的构思和创作,初步形成了西方插花的艺术风格,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的雏形。

此时,“巴洛克”艺术兴起,代替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地位。他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波动的曲线,人们借以打造旋涡动感的S曲线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洛可可风格

在18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一种“洛可可风格”,与同样强调动感的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风格更注重体验雅致和嬉戏。明亮淡雅的色彩,不对称的曲线新月形和贝壳花样,甜美的花卉与蔓性植物,都是表现洛可可风格的花卉设计手法。

洛可可时期的新娘捧花采用当时常出现的贝壳及滑曲线,加上轻柔的花材,充分展现此时期的花卉之美。

胸花诞生

17-18世纪,胸花成了时尚的潮流。当一位男士约会时,必定会在约会前的两上小时,送一束小花饰给女士,并且让她在约会时别在衣服上。

圆形花艺

18-19世纪,当时流行维多利亚时代的圆形花式,这个时期是讲究烂漫与自然主义时期,是西洋花发展丰收的时期,运用多种蕨类、草本、植物与藤蔓植物,以捆紧缠绕方式来表达,这时期偏爱明亮色系,形状以圆形,椭圆形来作设计。

走到今天

20世纪后,东西方插花艺术相互交流、融合。西方吸收了一些东方插花的特点,在保持原来构图的特点外,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不对称的倾斜、下垂、弧形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图,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插花艺术的风格。

花艺设计发展至今,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广纳文化艺术的观念,发展了各种独特的风貌,设计的手法更多样化与另类。现代主义艺术,打破了东西方花艺传统的古板界限,而且只要有花卉材料的存在,就可能出现任何形式的花艺作品。

相关知识

一花一世界丨浅谈插花、花道、花艺的区别
欧洲艺术史:油画与花艺
欧洲历史上的植物花卉故事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重归故里、再获新生,探秘“湿地精灵”栖息地北京麋鹿苑
花艺知识学习丨讲台花一般是什么花,演讲台摆花有什么作用?
「邂逅星空 诗情花艺丨女神节插花DIY圆满结束啦!」
五一游腾冲丨栖花岭赏花攻略,带你玩转首届鲜花节
花之歌 基础花艺知识:插花艺术的分类
北京花艺讲师班
【新书摘】 《瓶花六讲》:中国传统插花史略谈

网址: 花艺知识丨带你探秘欧洲插花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20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人称它为蝴蝶花,法国人认为鸢
下一篇: 鸢尾:一种平淡无奇的野花,为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