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推测该墓地为较晋国低一级的诸侯国国君墓记者 杨荣 特约记者 李建斌
本报太原4月27日电
经过4个月多的紧张发掘,山西省文物局考古所在山西绛县横水村北部的山坡上发掘出一处可能是西周时期比古代晋国低一级的诸侯国国君墓。墓中发现多部铜质车马器构件的陪葬车和大量的玉器、铜器,其中出土的荒帷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专家认为,该墓地对研究西周时期当地的文化、经济有极大价值。
此次发掘的墓地是一处西周并可能沿用到东周和汉代的大型墓地。目前已清理出的3座大墓中,1、2号墓是一组夫妇并穴合葬墓。1号墓中出土了铜质车马器构件的陪葬车及大量玉器、铜器和骨器,其中骨器中的骨牌玛瑙管料管组佩达10组之多,骨牌上镶嵌有绿松石图案;玉器中的玉璜无论是玉质还是纹饰都非常精美。2号墓随葬品有车马器、铜鼎、铜辖、陶鬲、簋、尊、觯、盘、爵、卣、甬钟等。鼎、盘、尊和卣内均有铭文,铭文共230个字。其中鼎和盘上的铭文为“伯作宝鼎……其万年用永”、“伯作宝盘其万年用永”。第一个字不太清楚,但从笔画上看,似与“倗”相同。专家分析这可能是一个封国的国名,如再结合后面的“伯”字分析,该封国应是较晋国低一级的诸侯国。第3字漫漶不清,但与前面的“伯”连起来,可能是该国国君的名字。尊和卣上的铭文几乎相同,其中有“东征……于成周”等字,作何解说,专家说有待深入考证。
据专家介绍,1号墓最重要的发现是椁室内出土的总面积达10平方米之大的荒帷。荒帷即当时的棺罩,位置在棺椁之间。此次出土的荒帷围在一个长方体架子上,主体为红色纺织品布,布的外面有非常精美的刺绣图案,图案内容是凤鸟呈祥。布北面的图案保存较为完整,目前至少可观察到3组大小不同的鸟纹图案痕迹,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形象,大勾喙、圆眼、翅和冠的线条以夸张的手法作大回旋,流畅舒展,气势磅礴。在大凤鸟的前后,各有4只小凤鸟,上下排列,造型与大凤鸟基本相同,只是稍含蓄点。
考古人员认为,从埋葬习俗和随葬品看,该墓地埋葬的是一个不见于文献记载的西周时期小封国的国君。
相关知识
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
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北京琉璃河遗址发现七十六年后,又有重要考古新成果——探访“北京城之源”
考古2021︱科技考古:“大”“小”兼备,百川汇流
市内多家博物馆推出精彩活动
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考古2020︱科技考古:运用先进科技,衔接过去与未来
第三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会议纪要
新疆境内考古发现的丝绸文物
网址: 山西绛县西周墓地考古有重大发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2307.html
上一篇: 福建南宋黄升墓出土的丝绸衣物,考 |
下一篇: 暴雨后露出牛角,希腊考古学家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