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南洛河上游黄土地层年代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旧石器考古中的意义
《第四纪研究》 2007年04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东秦岭南洛河上游黄土地层年代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旧石器考古中的意义
鹿化煜 张红艳 王社江 R·Cosgrove 赵存法 T·Stevens 赵军 开通知网号
【摘要】:近年来,在东秦岭南洛河流域发现了大批旧石器地点,该区域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旧石器工业的交汇和过渡地带。但是,早期人类在这一带的活动时间和环境背景尚不清楚。由于第四纪黄土的定年方法相对成熟,旧石器遗址的黄土堆积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证据。对洛南盆地上白川和刘湾两个遗址的黄土剖面进行土壤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以及光释光年龄和磁化率测定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黄土堆积可能从11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地层有明显的黄土-古土壤旋回,指示了气候和环境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的变化。黄土地层下部出土的石制品表明,至少在约80万年前后人类就在这一带活动并制作工具。石制品两面加工技术被广泛采用,大量制作精美的手斧和薄刃斧等Acheulian工业类型工具的发现,显示洛南盆地的旧石器工业可能已经突破了“莫氏线(Movius Line)”的框架。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化煜;张红艳;王社江;R·Cosgrove;赵存法;T·Stevens;赵军;东秦岭南洛河上游黄土地层年代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旧石器考古中的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7年04期 2 鹿化煜;张红艳;孙雪峰;王社江;Richard Cosgrove;Chen Shen;张文超;张小兵;王先彦;弋双文;马萧林;Ming Wei;中国中部南洛河流域地貌、黄土堆积与更新世古人类生存环境[J];第四纪研究;2012年02期 3 王社江;鹿化煜;张红艳;赵军;R.Cosgrove;弋双文;孙雪峰;魏鸣;J.Garvey;马萧林;东秦岭南洛河中游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和黄土堆积[J];第四纪研究;2008年06期 4 赵军;鹿化煜;王晓勇;张红艳;王社江;东秦岭地区黄土堆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磁化率增强机制探索[J];沉积学报;2008年06期 5 东秦岭地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6 陈雷;聂潇;刘凯;庞绪勇;张英利;东秦岭官坡地区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矿物学和年代学特征[J];地学前缘;2023年05期 7 张晓凌;高星;陕西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召开[J];人类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李葭萌;王社江;孙雪峰;鹿化煜;张小兵;张红艳;张改课;夏文婷;别婧婧;陕西洛南盆地延岭旧石器地点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3年02期 9 柳玉虎;姜克全;谢克家;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J];矿产勘查;2012年02期 10 符光宏;河南东秦岭构造演化的六个主要阶段[J];河南地质;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宇;李开文;张森森;方怀宾;张正伟;伟晶岩中石英的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及石英纯度评价——以东秦岭某花岗伟晶岩为例[A];第十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2 梁涛;卢仁;马玉见;豫西栾川龙王幢岩体稀有、稀土元素的找矿建议[A];河南地球科学研究进展(2022)[C];2023年 3 焦建刚;袁海潮;东秦岭八里坡C型埃达克质岩体的发现及钼成矿[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丁培榛;金同安;孙秀芳;东秦岭镇安地区二叠系及其动物群[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5 赵金洲;王昊;乔保龙;王夏涛;魏明君;崔小玲;东秦岭(河南段)钼异常特征、矿床分布规律及成矿区带划分[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6 丁培榛;金同安;孙秀芳;东秦岭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7 姜高磊;刘林敬;毛欣;毕志伟;赵华;河北丰宁黄土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柳玉虎;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9 卢欣祥;罗照华;李明立;谷德敏;祝朝辉;东秦岭—大别山花岗岩成矿的主要特征[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10 黄安平;时维允;张陇平;黄土地层中洞桩法地铁暗挖车站施工技术[A];2020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晶;东秦岭中生代造山型金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张红艳;南洛河流域更新世黄土沉积揭示的古人类生存环境变迁[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文超;东秦岭南洛河流域表土及黄土地层孢粉分析揭示的环境演变[D];南京大学;2013年 2 李琳;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保护与活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3 董兵;洛南盆地的手斧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刘曦;黄土地层湿陷对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5 刘洋;深厚饱和软黄土地层地铁隧道暗挖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6 彭森;西安黄土地层中地铁施工-运营期诱发的地层移动规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 7 顾超;东秦岭木头沟钼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构造动力[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8 郭波;东秦岭金堆城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动力学背景[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王忠霞;穿越黄土地层 无扰快稳质优[N];中国交通报;2019年 2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60万年前已有古人类活动遗迹[N];西安日报;2022年 3 记者 文艳;洛南盆地张豁口遗址出土原始人类旧石器2万多件[N];西安日报;2011年 4 曾禾;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油气资源研究启动[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记者 周泓洋;庄浪县南洛河治理工程引入新机制[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知识
滇西北地区旧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科技考古视野下的裴李岗文化研究及相关问题
江苏环境考古研究三十年
“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全面立体反映早期人类社会图景
“2019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证五千年文明
陕西横山杨界沙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研究
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概览
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
网址: 东秦岭南洛河上游黄土地层年代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旧石器考古中的意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2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