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苏轼在《东坡志林卷一》中说过:“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这段文字强调了食物的珍贵与饥饿时的满足感,引发人们对食物的思考。在探讨食物的历史与价值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片大陆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欧洲人的到来开启了美洲的开化与灾难,而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一个重要的食物——马铃薯(又称巴巴)的传播与演变,成为了一段充满血腥、挣扎与改变的故事。
一、印第安人的“巴巴”与谢卡的命运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洲以来,欧洲人纷纷涌入美洲,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寻找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名叫谢卡的西班牙人,他率领一小队人前往美洲,却遭遇了伏击,伤亡惨重。在即将饿死时,谢卡和几名队员被一群印第安人救下。这些印第安人不知道他们是侵略者,却在部落中招待了他们,用一种叫“巴巴”的食物拯救了他们。谢卡在印第安人部落里休养生息,亲身经历了“巴巴”的重要性。然而,他的推广努力却受到了冷眼,晚年郁郁而终,留下了一个坚信“巴巴”将拯救千万人的信念。
二、改变历史的果实:马铃薯的发现与普及
直到16世纪晚期,一位农学家烤熟了“巴巴”后,人们才发现其实这个食物并不难以下咽。农学家向法国国王推荐了“巴巴”,并将其花戴在王后头上,使得“巴巴”的名气与身价大涨。在欧洲频繁发生饥荒的18世纪,马铃薯成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得力工具,其种植得到了大力推广。马铃薯不仅易于种植,产量高,而且味道也非常好。这个曾被称为“下等人的水果”、“恶魔果实”的食物,因为其改良后的口感,迅速成为了欧洲的主食,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三、马铃薯的传入与影响:从欧洲到中国
虽然马铃薯在16世纪已传入欧洲,但直到明清时期才传入中国。马铃薯在中国的种植广泛分布于山西、云南、贵州等地,又被称为土豆、山药蛋、洋芋等。其高产、口感好的特点使得马铃薯在全球范围内风靡,成为世界性的主食之一。作为第一个将马铃薯带出美洲的谢卡,虽然未能在当时得到理解,但每一个因有马铃薯可食而幸存下来的人,都应该对他怀有感激之情。
结语:马铃薯,改变世界的食物
从谢卡的命运和努力,到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与普及,再到其最终传入中国,马铃薯的故事是一段改变世界的历史。这种食物不仅仅是填饱了欧洲人的胃,更是拯救了无数人于饥荒之中。谢卡的智慧与坚持,使得马铃薯成为世界性的主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资源,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开心果是什么树的果实(开心果是什么树的果实)
和花草姐姐一起学习植物学知识——让人眼花缭乱的果实(一)
橡树的果实能吃吗
正人生:花蕾,花朵,果实
如何让果实迅速长大
山里红树繁茂多年,果实终现丰收(探访山林之间的自然奇迹——山里红树成果之谜)
橡子树的果实能吃吗
荀子植物果实作用
果实
梨树果实什么时候采收
网址: 他发现一果实,让百姓免于饥饿,自己却因果实郁郁而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32327.html
上一篇: 24孝成语故事朝花夕拾 |
下一篇: 全球最好吃的十大顶级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