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

  对照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九华山目前已发现的珍希名贵树种有13种,其中I类保护2种,II类保护11种。根据九华山农村工作处2 006年局部普查,发现九华街、闵园、甘露寺景区及九华乡境内有百年以上古树名木449株。现择记如下:

  银 杏 拉丁学名:ginkgo别称: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 中国特有种,国家I类保护树木,九华山分布较广,心安禅寺、老常住盆地、东崖禅寺、太白书堂等地有零星种群,树龄在100年~1200年之间。

  水 杉 拉丁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别称:水桫 国家I类保护树木。九华山人工栽培有零星林带。

  金钱松 拉丁学名:Pseudolarix amabilis 别称:金松、水树 第三世纪以来子遗植物,世界五大观赏树种之一,属国家Ⅱ类保护植物。九华山小单线丛林数片,分布在半山寺、九华街、小天台、闵园等处。

  香 榧  拉丁学名:Torreya grandis 又称“中国榧” 榧树属常绿乔木,国家Ⅱ类保护树种,九华山有零星分布,其中青峭湾、龙口地域有20余株。木材结构细致,坚实耐用,耐水湿,抗腐性强,是建筑和家具的上等用材。果实供食用。

  鹅掌楸 拉丁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is (Hemsl.) Sarg 别称:马褂木,双飘树 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之一,国家II类保护树种。属木兰科高大落叶乔木。叶形如马褂,花形似郁金香,为珍贵的中国特有观赏树种之一。

  凹叶厚朴 拉丁学名: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 et Law  国家II类保护树种。在九华山海拔200~900米山体之间有分布。花大且香,叶形美丽,树皮可供药用,为珍贵的观赏树种。

  毛红椿 拉丁学名:Toona ciliata Roem.var. pubescena (Fr.) Hand-Mazz. 又称毛红楝子 常绿高大乔木。九华山主要分布在海拔300~800米的山坡上。甘露寺和九华街都可见有,一般树高12~1 5米,胸径0.6~0.8米。木材淡白色,树皮呈鳞状片纵裂,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种子亮褐色。材居纹理直,光泽好,较硬适中,耐腐,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为世界著名的珍贵树种之一,列为国家Ⅱ类保护树种。

  喜 树 拉丁学名:Camptotheca acuminate 别称:旱莲、水栗、水桐树、天梓树、旱莲子、千张树、野芭蕉、水漠子 国家Ⅱ类保护树种。高大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皮灰白色而平滑。果实呈暗褐色,多数相合为球形。生长快、球状形、花美丽。九华山有分布。

  紫 树 拉丁学名:tupelo 又名蓝果树,珙桐科紫树属。乔木,高达1 3余米,小枝有短柔毛,叶椭圆形,长8~1 5厘米,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侧脉上有短柔毛。雌毛有色梗,果实长椭圆形,蓝色。分布于九华街肉身殿、闵园至天台一带。

  擦 木 Sassafras tzumu Hemsl 属樟科树种,九华街至天台均有分布。树形挺拔,高约10米,胸径20~30厘米,枝繁叶茂。该树材质好,耐腐,纹理美观,富弹性,属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之一。

  青栲树 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 Oerst. 又名“格氏栲”、“青构栲”,主要分布在九华街肉身殿附近(海拔700米左右)。青栲树常与枫香、木荷等针叶林杉伴生。主干圆满通直,一般树高25米左右,胸径0.6~1米左右。平均树龄在70~80年的居多,少数达150年以上。

  天女花 Magnolia sieboldii 别称:小花木兰、天女木兰 是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之一。属木兰科高大乔木,百岁官附近有3棵,树高10~12米。胸径0.4米左右。天女花一般在5月中下旬枝头开花,极为美观,香气袭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列为国家Ⅲ类保护树种。

  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 Iljinskaja别称:摇钱树、麻柳 第三纪古热带区系的孑遗树种之一。九华山从甘露寺到闵园共有12棵,其中以金沙泉旁一株连理树最大,树高30余米,胸径0.7米。该树春天长绿色花瓣,瓣呈一圆形膜,瓣瓣相连,似一串串铜钱。秋季花瓣呈金黄色,秋风萧瑟,树根四周落满金灿灿的“钱币”。被列为九华山“三宝”之一(金钱树、娃娃鱼、叮当鸟)。

  黄山松 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本地习称“九华松”,学名“台湾松”,属裸子植物松科,是一种高大常绿乔木。九华山广为分布。由于生长条件和风向的影响,该松常形成平顶、旌形树冠,千姿百态。如回香阁的“迎客松”,高13米,胸径0.7米。中闵园“凤凰松”,高7.68米,胸径1米,树龄1400余年,树形酷似凤凰展翅欲飞,为九华山著名景观之一。

  桂皮树 Cinnamomum tonkinense 常绿乔木,高达17米。属樟科肉桂之一种。树皮赫黑色,香气浓郁,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九华山慧居寺与长生古洞古道东北侧,转身洞等区域有野生树分布。

  臭辣树  Evodia fargesii Dode别称: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 高大落叶乔木,枝暗紫色,花白色或暗绿色,花序顶生,果实供药用,可散寒止咳。肉身宝殿边一株高23.5米,胸围1.15米。

  灯台树  Cornus controversa 别称:女儿木、六角树、瑞木 落叶乔木,高12~20米。树枝层层平展,形如登台,枝暗紫红色。伞房状聚伞花序生于新枝顶端,花白色。灯台树以树姿优美奇特,叶形秀丽,白花素雅,被称之为园林绿化珍品。肉身殿周围有分布。

  女 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 别称:白蜡树、冬青、蜡树、女桢、桢木、将军树、女贞 常绿乔木。树皮灰色,平滑。枝开展、无毛。叶革质,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核果长圆形,蓝黑色。甘露寺前有一株,树龄已达300余年。

  黑壳楠  Lindera megaphylla 别称:岩柴、楠木、八角香、花兰、猪屎楠、鸡屎楠、大楠木、枇杷楠 常绿乔木,高达25米。其树根、树皮可入药。甘露寺前有两株,一株高17.9米,另一株高9.3米。树龄分别为480余年和250余年。国家Ⅱ类保护树种。

  刺 柏 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别名:缨络柏、台湾柏、桧柏、红柏、红心柏、圆柏、珍珠柏 中国特有树种,九华山广布种,主要种群分布在花台景区内。为常绿小乔木,树形美丽,叶片苍翠,冬夏常青,是优良的景观树种。

  皂角树 拉丁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 又称皂荚 高大落叶乔木。树型、花型优美。材质坚硬,肉质细腻,是上等品家具用材。皂角树的果、刺、叶、粒均有药用价值。九华山中有零星分布。

  南方枳棋 Hovenia dulcis 别名:拐枣、金钩子 其果实形如鸡爪,故又俗称“鸡爪树”。落叶乔木。九华山闵园文殊洞上方,转身洞、肉身宝殿有散生。其中肉身宝殿边一株高16.3米,树龄280余年。其果实入药,鲜食速解醉酒。

  黄 檀 Dalbergia hupeana 别名:檀树 落叶乔木。九华山广布种,九华街至闵园已发现百年以上黄檀10余株,其中肉身宝殿边一株高达25.6米,树龄530余年。黄檀木材坚韧、致密、质硬重,材色美观悦目,是优良用材。果实可榨油。

  锥 栗 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 别名:珍珠栗 落叶乔木,高达30米,广布种。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等用。其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可提制栲胶。九华山琵琶形处最大一株高13.8米,胸围2.3米。

  三尖衫 拉丁学名: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片状开裂。种子椭圆状卵形,未熟时绿色,外被白粉,熟后变成紫红色。其叶、枝、种子及根的提取物(多种植物碱),可治疗癌症。九华街、闵园等地有零星分布。

  华东野核桃 拉丁学名: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var. formosana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叶互生、羽状复叶。核果圆球形。果仁含油。九华山有分布。

  枫 香  拉丁学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别名枫树 落叶乔木,高达40余米。干直,树寇宽阔,气势雄伟,深秋叶色红艳,美丽壮观,为九华山分布较广的风景树。

  香果树 拉丁学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九华山仅发现两棵,一棵长在海拔900米的古长生洞旁,高15米,树围2.60米。另一棵在老虎洞,为小树。香果树为国家Ⅱ类重点保护树种,属茜草科的落叶高大乔木,叶对生有长柄。顶生聚伞花序,花萼一裂片扩大成叶状,外形很美。

  花榈木 拉丁学名:0rmosia henryi Prain 别称:花梨木,降香黄檀 属豆科,又称“花架木”,多散生在海拔500~700米的山坡上。九华街东侧可见,但数量极少,一般树高10~12米,胸径0.5米左右。树质优良,为上等用材,树叶可供药用,已被列为国家Ⅱ类保护树种。

  紫楠木 拉丁学名:Phoebe sheareri (Hemsl.)Gamle 又名黄心楠 属樟科高大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但有一定的耐寒性。九华山的紫楠木一般散生在海拔900米以下阴湿山谷中,闵园的龙溪两侧有少数几棵,树高8~10米。紫楠木是我国珍贵的材用树种,素以材质优良闻名中外,列为国家Ⅱ类保护树种。

  榉 树 拉丁学名:Zelkova serrata (Thunb.)Makino 别称:红榉树,青榉,白榉,血榉、金丝榔、沙榔树、毛脉榉 属榆科高大落叶乔木,故又名大叶榉。树体高大,春夏绿荫浓密,秋叶红艳。是著名的风景树种。国家Ⅱ类保护。九华山有分布。

相关知识

江苏共有古树名木2万余株,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正式启动
海南:立法全面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古树名木保护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护古树名木,留住绿美乡愁
武汉:为234株古树名木购买健康长寿险
以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保护珍贵遗产)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解锁生态修复“密码”让古树名木绽放异彩
洞头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联合巡查工作

网址: 古树名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370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浙江古树名木上云入库
下一篇: 《古树名木》 400年古银杏 记